书虫百变 发表于 2013-6-14 14:36:53

当我们混在上海 - 书评

  这是茶叶先生在上海的日子,
  这也是茶叶先生年轻的岁月,
  他想告诉我们,他想靠近我们。

作者简介
  他。是大学刚毕业的治愈系美少年。
  他。是怀揣梦想、独闯上海的毛头小崽。
  但他。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1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兜兜转 发表于 2013-7-21 15:38:46

        之前一直在想什么是冷峻的笔调,这部小说大抵如此吧,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眼看待他们中发生的一件件事,刺穿他们的内心,把各自心里的想法拿出来,放在一起比比颜色。
     作者对一切好像没有太多感情,讽刺挤兑较多,但在平乏无奇的生活小事中,用细腻的内心,道出了很多人内心的想法,也包含了诸多对日下的世风的无奈,他总是站在一旁,三言两语把人的虚伪,或者说好听点叫存在需要,勾勒出来,棱角分明,没有明丽饱满的色彩,却清晰无比,一看就明了。
  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华丽的语言,都是简洁易懂的话语,甚至有点土气,但是客观度很高,笔峰犀利,篇幅有点短。
  

司马就 发表于 2013-8-14 15:48:57

      其实 一直都是 很不想工作的 大学毕业 直到读研 都还是不打算毕业就去找工作... 一直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情 觉得 应该 再长大一些才到那个时候
  这本书 看着看着 发现 其实找工作 一个人在一个高压的陌生的地方 磕磕碰碰 虽然很苦很苦 但是那些日子 好生动
  所以 我第一次有了 过两年毕业去上海混的念头
  虽然大家都在说 逃离北上广 但是 我打小就对上海有种亲切感 不喜欢首都...那就去吧~

自然呆 发表于 2013-8-15 14:38:33

      以下言论无任何褒贬作者之意,仅供一阅笑尔。
      怎么说呢,在多年前,我还是个刚上高中的毛头小子,也同样怀揣一颗文学之心,恰时(汶川地震)发现有一刊物正合我意,名为《最小说》,欣喜之下一追就是五年(中间无断层),这是后话暂且不表。现单说这本书,这里首先说下作者。在和最一起的时光里,我同样和所有的读者都体验了让人激动的文学之星比赛。在其中,不乏有很多作者让人难忘,同样,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但我开始关注他,并不是因为他的哪一篇文章,而是从i want里面。想想看,作为一明笔者,让读者认识非是他的作品,就这点也就够苍凉了。但当时我也无太多在意,认为向这种美男子也就是出出镜就完了,官方是一个很有实力定力的团队,一个人是否有才自有公论。但没想到的是,随着比赛的深入,这位选手一次次的晋级。直到四强争霸。我并不是说自己能力多大看轻他人,但每次读到他作品时,真无法让我有稍赞同。一个好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必定会有一个异于他人的眼光和手笔,有一套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灵性,这些,很报歉,本人愚钝未曾找到。在最后一场《起源》的比赛中,当我看到评委对他的点评时,无疑更确定了之前的主张。随着比赛结束,看着不同的粉丝为自己偶象鼓劲祝福,也就在那时,我突然明白了为何这样的人会一路挺进四强。
     之后,这本书便出版了,看着他为自己的书作出的介绍,让我很是无语,“一书两看”这个词彻底征服了我,请问,这是对于自己书的一种解释?我看更为调侃解。书中的漫画我想凡看过的人绝对会有同一种感慨。或许那还是一种我未了解的风格呢。作者在书中一步步为大家展示了在上海的生活,这无疑是对于象我这样没去过上海的人的一种传教,这也是后来我能看下一整本的原因。那时我班有人买之传于我看,一书读罢,只可说,作者很认真的写了画了。至此以后在买到的最小说中,每有翻到此作者之篇幅,我只看图不看字。
      人各有志,我的看法也仅仅是我个人看法,但假若你是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在美男与美文之间有充分的理智,请慎择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我们混在上海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