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大心灵 发表于 2013-6-13 00:24:40

罗刹夫人 - 书评

  《罗刹夫人》主要内容:“通俗小说”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学现象,而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应低估的。这类作品的末流,自然有许多可加批判的东西,但就其精彩的一面而言,也有许多引人动情、启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90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西十五 发表于 2013-7-25 03:49:47

        闻朱贞木之名已久,成书于上世纪40年代的《罗刹夫人》也从近现代通俗小说研究读本上多次见到。当初在大学图书馆搜寻包括朱贞木在内的民国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和同时代其他人的作品,结果只得平江不肖生的封面缺失的《江湖奇侠传》与王度庐的《鹤惊昆仑》下部。
  
    像《飞狐外传》里的乡间跌打医生阎基拾得胡家刀谱的残篇断简,便足于横行一时,大败江湖成名的老拳师,从那两本书里,你也可找出往日所读金庸、古龙等人的一些端倪,当真是分量非小。
  
    同样,在《罗刹夫人》中,你大概也会看到会心处。一些武功招式和江湖门派自不必提,其中出现的事物,比如将人类尸体销蚀掉的“归元散”,首先让人想到韦小宝惯用的“化骨粉”;还有两个女主角夜探寺院,在塔上的打斗和放火的情节,立时把《书剑恩仇录》的陈家洛和《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他们的遭遇拉进了脑海。“百尺高塔任回翔”,不同年代的作者笔下的武林高手都是能飞檐走壁的。
  
    以上不过是限于一己经验罗织的“文字狱”,当然,每个人的头脑和阅历不尽相同,从书中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这也算得上“修行在个人”了。我想说的是,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基于文化的传承,武侠小说也不例外。少林七十二绝技驰誉天下,当是集合众人锤炼百年的结果。早有人指出,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之前,武侠小说体例已齐备,故事内容与情节模式也告完型,他们之所以有“新派”的称谓,是源于作品内在的新的思想和新的情感。
  
    小说的故事是精彩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其中人物刻画最成功的,正是作了书名的罗刹夫人。我知道梁羽生这行走江湖的名字跟“北派五大家”之一的白羽有关,却不知道他的《白发魔女传》及《狂侠天骄魔女》等书中有着特异个性和神奇经历的机智与美貌集于一身的“魔女”们同这位罗刹夫人是否有师门渊源?白发魔女便有“女罗刹”的名头,这的确容易叫人望文生义。
  
    曲折的故事应当配备出色的背景。这时候,云南跳脱出来,用其僻远的滇南滇西的高山峡谷和瘴气荒烟作幕布,上演一场奇诡和神秘的好戏。朱贞木不厌其烦,大写滇边风光,那密林古木,那怪石削岩,那青溪绿水,都被他描述得峰回路转,迷离如雾。如果阁下是个“驴友”,想来定会如中了像文内提及的苗人制造的欲罢不能的蛊,一心去探访一番。在这种环境下,貌美如花的罗刹夫人的身世遂有意思起来,她生长于深山秘谷,得猩猩抚养,统率人猿,呼风唤雨,叫巨蟒伏首,令蛮人称臣。
  
    在叙述方法上,朱贞木堪称大手笔,小说由此及彼,逐步推尽,将核心人物罗刹夫人的面纱一层层揭开,随之靠了她的绝技和智谋,歼灭敌党;并且,借着情节的发展,使男女主角的恋情痴缠走向明朗。环顾近年冒出的声称要“诛仙”的人和另几个恃“武侠”成名的美眉,功力自是不逮,希望他们先闭关修炼一阵,尔后再出来闯荡江湖,不迟。
  
    老朱把故事发生地放在了云南,这地方是生长奇幻的好土壤,爱情到此,就有些不适宜了。起码,在男女情感上,作者显得黏糊糊,不够痛快,更不能够像胡一刀和张翠山夫妇那般的惹人痛楚。他眼里的男一号,堂堂沐王府的二公子沐天澜,基本上是个花瓶,特长就是随时跟漂亮的女孩子一见钟情,技艺超群、一向冰冷的罗刹夫人也没能逃过,她的对付反叛的苗人,全看在这个小白脸的面子上。沐天澜有了一个罗幽兰尚不知足,仍要对罗刹夫人恋恋不舍,而这种不舍,还得到罗幽兰一味的鼓动。对此,罗的理由是他们乃“三位一体”。这论调,不是才子佳人的翻版又是什么?清代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即是如此,但似乎后来者很乐意跟他这般搞。
  
    看到这本《罗刹夫人》时,旁边另摆些其他的书。不少是重出江湖,像民国时期许啸天的《话说明朝三百年》,原先见过的署名为《明宫十六朝演义》,这次改头换面的复出,大抵与一个叫“当年明月”的人物相关,风闻他的作品在“明朝”这界内闯下不小的万儿,它坐不住了,从故纸堆里易了容,钻出来一争高下。李安的电影火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跟着印了不少。另外,还有《刺马》,干脆直接将《江湖奇侠传》横腰切开。何时,《罗刹夫人》也可以再小小地风行一回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刹夫人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