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问道 发表于 2013-6-13 00:17:44

金庸地图 - 书评

  有多少人因为《天龙八部》去大理?又有多少人因为《鹿鼎记》错把丽江的木王府当作沐王府? 他总以祖国的大好河山来吊人胃口,早在中国旅游业尚未开发的上世纪70年代,他就在武侠小说中高瞻远瞩地让书中主人公们天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2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莫【等 发表于 2013-7-21 15:57:37

   早前看过一个关于张耀的采访。说他写了一本叫《咖啡地图》的德文书在欧洲广为流传。采访中还带有张公的图片,上海人,系着围巾,浑身散发着浓郁的小资气息。
   本对书的名字十分的有好感,但看了张公的样子,好感打了个折扣,嘿嘿,上海男人。。。
   在中国的书店或书市是找不到张公的此书的,他的书据说还没有中文版。但此后,在书摊上,《**地图》的书就多如牛毛,对此很是不屑。鄙视书名为《**地图》的赝品。
  
   那天神差鬼使,翻了这本《金庸地图》竟然爱不释手,感觉从前埋藏在心理的很多问题,终于找到了一位权威的老师来解答。于是这些天捂着牙,从客厅看到卧室,从卧室看到厕所,,,常看得拍案而起,可惜无人能共同分享这种原来如此的乐趣。
  
   喜欢读史书的人不伟大的,伟大的是那些读史书之后把大众也培养成喜欢探索历史的人物。金庸老大和琼瑶阿姨堪称此中楷模。把正史野史乾坤大挪移之前,他们最起码做的事情是去博物馆里看懂些枯燥的历史,之后把他们加工的鲜活和生动。一些名字从前也许只是随便刻在乱坟岗上,加工之后忽然变得神圣。
  
   所以,一定要留下写文字给后人(不是WORD文档),编不进正史也可以编进野史,哪怕只是象雷锋日记那样朴实的东西,也能有机会让你被怀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庸地图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