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 - 书评
《旁观者》是一代管理大师的亲笔自传,这一代的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神髓、韵味与感觉。《旁观者》的写作的目的就是在于刻画一些特别的人,以及他们的特立独行。可以说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每一章都可个别独立。我希望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3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中国的博物馆在摆放展品的同时也把每一件展品的历史意义做好了标准答案,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标准答案的观点,并把他们当做事实的一部分。
-----------题记
彼得德鲁克的伟大之处,对于管理研究、管理实践、管理咨询的从业者来说,似乎任何的注释都是多余的,‘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名号已经传播至130多个国家,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38篇的文章无人企及的记录,7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获得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德鲁克一生笔耕不辍的努力下,几十本著作以30多种文字出版,《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更是成为全球管理者的必读经典。偏偏近期阅读的《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读后感》(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给我另一种震撼,德鲁克坦言:‘这本是是为我自己而作,这是一本有关‘人’的书,不是以我自己为主题.本书的主旨就在于‘记录其他人物以及我所经历的时代(other lives and mytimes)。这些人物的行踪坐卧,一举一言在作者脑海中反刍20年,所以作者坐在打字机前,敲下第一个字符的时候,行云流水,不到一年光景,完成全书。而它在德鲁克心中的地位“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难怪会有资深读者对德鲁克先生说:“您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了,对我工作的帮助非常大,但是在您的作品里,《旁观者》给我的乐趣最多,我之所以这么喜欢,是因为其中的人物真是特别。”
作者的书中全面描述了各路人等,各种职业,各种背景,各种命运,各种性格,只有这些“社会图像”中的人物才能反映出社会的面貌,而社会终究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和他们的故事组合而成的。马克思认为在其现实意义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我们不能按照类来研究一个个鲜活的人,更不能削足适履的强以归类。德鲁克先生笃信的: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对抗极权当道、讲求统一与一致的时代。只有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才能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鉴于此,真应该让更多的中国人读到此书。
书中鲜活的人物描写刻画立体,入目三分,有趣的老奶奶反映了她的时代以及她自己的出身,她博爱,大智若愚,我相信这必然深深影响着德鲁克以及他的父亲。赫姆和安妮特像是一对神雕侠侣,不走寻常路,却享受着自己高雅的生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埃尔沙和苏菲小姐以各自的禀赋成为优秀的教师,她们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给他们鼓励,这样的老师必然影响所教学生的一生。弗洛伊德同志的轶闻,更让我们知道牛人的真实,而这些真实恰恰才是牛人的魅力所在。而伯爵和女伶的故事则像是武林中的一段传说,没人会想到沉默而身残的伯爵以前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带头人,他们像是归隐的高手,那些传奇已成为传说。波拉尼一家更是带有传奇色彩,老波拉尼把他的理念传给他的子女,他的子女们为了寻找完美的社会而投身于不同的领域,纵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显示出他们对理念的信仰和坚守。而那个长相如同伊布拉希莫维奇的德国小子克雷默坚守自己信仰的普鲁士军人精神,发掘和培养了基辛格,成了他的再造恩师。而怪兽和绵羊,则反映了在强权面前,人要么变成吃人的怪兽,要么就成了不能自已,任人宰割的绵羊,哪怕他有一腔热情,有真知灼见。布雷斯福德先生居然和社会主义革命有着深远的渊源,纵然他在沉静与孤独中逝去,但是他坚持了他的良知,并以此奋斗一生。而最让我痴迷的则是弗里德伯格的世界。在那里,合伙人罗伯特痴恋于一个年长而丑陋的女人,而另一个合伙人则对她避之不及。亨利伯伯坚持他古典的经营理念,他活到104岁。荷兰人帕尔布只让他的每任妻子给他生三个子女,然后再娶另一个,他是并购的天才,但是却讲求在追求利润的时候为社会做贡献。美国报阀鲁斯运用东方的御人之道管理他的团队,他自己充满才华,也敢于用人,但是德鲁克先生对他的管理之道却不以为然。在这里,富勒和麦克卢汉像是荒野上的先知,他们将科技理解成人与神的和谐相处之道或者人自身的延伸,他们不讲求物质利益,只醉心于科学思考及对未来的发现。他们纵然穷困,但是却指引着人类的发展。在通用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不同风格的管理者,他们性情各异,却都富有远见,善于发掘人的长处及时代的机会。这些有意思的人和有意思的故事构成了德鲁克先生生活的一部分,他必然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充满了有意思的故事。
大时代下的人物渺小孱弱,挥舞着整齐步伐的队伍也终究只是幌子。透过他们的平庸与才华、坚持与放弃,折射或反射出来的就是社会的图像。
在卓越、当当等地方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本书的评价,而旁观者给我最大的触及点就是:旁观者必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刻画立体的人。哲学上,常常讲人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客观存在,甚至只是一株会思考的苇草。但是这个客观存在具有社会意义。他的美丑善恶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不要把观点当做事实
喜欢历史的人经常会说,在中国研究当代史的人是最悲哀的,因为结论是既定的,他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论据证明论点。中国的博物馆在摆放展品的同时也把每一件展品的历史意义做好了标准答案,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标准答案的观点,并把他们当做事实的一部分。十四亿中国人发出同一个声音让我们可以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自豪中失去了多姿多彩。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3岁的孩子看到电视中日本人被杀死的场面都会高兴,“因为他们是坏人,他们杀了我们的人。”3岁的孩子显然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成人的世界给他们这样的灌输。国家是有3个层面的含义的,land+culture+government,我们不能因为热爱就不去正视他的不足,就如同,我们不能因为熊彼特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就忘记了他狎妓的夜夜笙歌,因为古龙的武侠经典就忘记了他的一生风流饮酒过度。
人是立体的就在于不要把人绝对化,没有只有优点的伟人,也没有只有缺点的贱民。我们需要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的行为、态度乃至价值观有敏锐且练达的洞察。洞察是判断的前提。
追求与对多样性的包容
美国精神一直把多样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价值观之一,是成就美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只有多样才能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才能通过耳朵、尾巴、腿拼凑出完整的大象形象。统一的、唯一的答案并不能保证它所提供的答案就是真理并普世。人与人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不同,使多样性成为了必然。而对多样性的包容成为检验民族素质、言论自由开放的重要指标之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在中国还远远没有普及,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包容并不是说你做错了,我原谅你。而是你很好我也很好,只是我们不一样罢了。
管理者要像木匠
很多人纠结于《旁观者》归类于传记类还是管理类,不管怎样,只是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至于是通过本书看出德鲁克的成长之路成为大家的必然还是管理者如果观察周围的人就是见仁见智了。杰克韦尔奇所说的4E+P的领导素质前提是要有敏锐的洞察了。
管理者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要像木匠一样,不能只知道把大块的木头截断为我所用,也要知道每一个短短的木头甚至下脚料的用处。客观认识员工的长处短处,发挥长处,规避/提高短处才是真正的尊重员工作为人的存在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也就不难理解德鲁克把管理形容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之外的一门手艺了。
最后,如果还是用一句话来点评《旁观者》,我可能会引用这本书的英文名称--Adventure of a bystander。翻译成中文,一个旁观者的奇妙历险。《旁观者》是德鲁克先生自己的奇妙历险,也是他给我们展现的美妙人生。 《旁观者》让我想到了想要成为历史学家,却不得不征战沙场的杨威利。
杨威利只是想做个历史的旁观者,却被推着走向了历史的前台。
世事总是有得有失,如果杨威利只是普通的历史学家,他或许早已在动荡的大时代中丧命。
当然,也有可能是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安静的做个旁观者。
如果他只是一个人,他可以放弃所有,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可是他的身上却背负了太多的责任。
这责任,不仅来自外界,也来自他内心,来自他想要守护某些人决心。
这能说是无奈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简单说下这本书吧,这是我接触的彼得·德鲁克的第一本书,书中有个观念我十分赞同:
无论如何,人始终是整个社会的核心。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应该放弃对人的关注。
刚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是回忆录体裁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大致有了一个行文框架,无非是自传式地追忆人生。翻开第一章,德鲁克把奶奶的故事放在最先,也合情合理,说明家人在他心中的低位无可比拟,缅怀祖先,是不忘本的表现。奶奶作为书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性格爽朗、慈爱,闹出许多奇闻趣事。而从这第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已经散发出德鲁克作为一名管理学大师的独到见解,以及他的人格魅力。他说:“奶奶之所以傻的可爱,在于对基本价值深信不疑,而且力行不懈。”他的观察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在价值观层面上给出理性判断。从第一章,德鲁克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翔实的内容已经吸引住了我。
读到后来我才明白,他有意识地从少年时代奶奶的故事开始,是为他洋洋洒洒的一生做铺垫。在他的一生中,和弗洛伊德,和基辛格有着盘根错节的交集,他可以称呼麦克卢汉为“那个年轻的小伙子”,要知道后者凭借一句“媒介即讯息”,早已成为今天传播学派的神。他不是平凡人,他不会被时代遗忘在角落里,他可以和他所处的20年代里的伟大人物成为朋友,然后在回忆录中写下他们的故事。他和他的朋友们,都是时代的引领者、弄潮儿。书的副标题是“Other Lives and My Times”,而真正贴切的表述应该是“My Friends who lead the 20th Century”。
如作者在序旁观者的诞生一文中所说,这本书并非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或者是我的时代,也非自传,也不是一本有关个人私生活的书。这本书的主题是“把一些人物或者事件记录下来,思考,再三地思索和省思,并将它融入我个人的经验模式以及对外在世界片段的印象与内心世界之中。我希望借此呈现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的人难以想象的那种精髓、韵味与感觉,比如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欧洲、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候的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的价值不在于他与英雄人物的交集,而是在于作者借此表达了对20世纪前半叶整个时代重大议题的看法。
这就是本书和其他种类的自传的不同之处,德鲁克借别人的手和别人的头脑,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书中处处都透露着他对经济政策、政治制度、世界大战、银行业、美国大萧条等严肃话题的议论,可以说,这些话题是时代的命脉。扼住了时代的脉门,德鲁克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时代领袖。
当然归根结底,这是德鲁克众多管理学著作中最与众不同的一本。因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德鲁克说“这本书或许不是我最成功的一本,但是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因为这里面所写的,是他的生活。
最打动我的是麦克卢汉的故事,这和我的学科背景有关。麦克卢汉是传播学的先驱大师,《理解媒介》和他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被传播学界奉为圭臬。在读本书之前,麦克卢汉的形象是由一条条理论组成的生硬面孔,而德鲁克的两个故事让我更加了解了麦克卢汉的生活状态,以及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德鲁克和麦克卢汉是有着20年交情的挚友,他们的交情是维系在对于“科技、人、社会”这个命题的共同思考之上的,不过从书中还是可以窥见麦克卢汉真身的影子,对我来说,吃到一颗美味的鸡蛋,然后见到生这只蛋的优秀的母鸡,是同样兴奋的事情。“于是我找到麦克卢汉,请他过来一谈,那时我们都住在纽约市郊的布朗克斯维尔。后来,只要他到我家附近都会顺道来访。不管我们搬到佛蒙特,或者是在1949年后又回到纽约的蒙特克莱定居,他都是我家的常客。这人是个好同伴,却常陷入沉思。在过去20年的交谊中,我怀疑他从来不问我在做什么,或者仔细聆听我对他说的话。他也从来不提自己的私事,谈的总是一些想法。他好用双关语,记得他只有一次注意到别人,那回我的孩子以《圣经》急转弯来考他:《圣经》中第一次提到棒球是在什么时候?告诉你吧答案是——利百加拿着水壶到井边去的时候(pitcher,在英文中也作投手)。他不禁莞尔,好几个小时都在念着这个不甚有意义的双关语。不过他还是常有惊人之语,道出文字游戏之妙。他满脑子是古怪的念头、奇妙的比喻和观察,显示出他那特别的习性、瘾头和看法,把平凡的对话世界带入一个奇特、神秘和令人惊异的领域——是文字而非图书的超现实,犹如超现实大师达利的作品或者斯坦伯格的漫画世界。”“麦克卢汉每次来访几乎毫无预警,有一次,在新泽西州的仲夏夜,刮起了大风暴,雷声轰轰像是世界末日的前夕。在凌晨1点左右,我们的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原来是淋得已成落汤鸡的麦克卢汉。他咧嘴而笑说道:我刚好到蒙特克蕾雅的上城办事,就顺道走到府上。他把天气因素摒除在外,一身湿淋淋地谈他的理念,直到早餐时刻。这也是麦克卢汉最后一次到访。就在20世纪60年代初,那个风狂雨急的6月夜,他突然有所了悟。那天晚上,在讲学和访友之后,刹那间他顿悟道从前到现在苦思良久的东西,于是急着跑过来告诉我。他那一夜说的,很快就整理成一本书出版,是他最重要、最清晰,却不是最有名的著作——《古登堡银河:印刷人的诞生》(The Gutenberg Galaxy;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他在两年后出版《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 Media),并因此书而闻名天下。虽然我们还是朋友,但是他已不再来访,就在那个暴风雨的夜晚,他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之乡,自此,他再也不需要听众了。”这就是德鲁克和麦克卢汉的故事。
德鲁克评价麦克卢汉的理论,说麦克卢汉最重要的看法不是媒介即讯息,而是——科技不是一项工具,而是人的延伸。以人为中心来构建整个世界的关系网络,体现了德鲁克作为一个观察者的独到。在对于媒介这个命题的思考上,德鲁克的见解同样深刻。更有甚者,他看到了麦克卢汉理论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科技、文化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整合”——科技作为一种工具,和作为一种文化与个性是两个不同的界面。科技的本质不是“东西制成的方式”,而应该是,人怎么做的方式。人类应用科技的结果改变的不仅是生产效率,而且改变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和他人的共存以及对自我的认知。
放在21世纪20年代来看,德鲁克对麦克卢汉理论的补充更显其真知灼见。理论的力量,在于预见并指导未来。在这一点上,麦克卢汉和德鲁克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今天的互联网正在高速变革,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覆盖了人类世界。亚马逊、阿里巴巴占据了今天电子商务的半壁江山,人们早已习惯了足不出户,在网络上进行买卖交易,这改变了整个市场的形态,而且如物流、广告、实体店、融资等等所有的市场分支,都跟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以facebook、新浪微博为代表的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交流平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当人们早上睁开研究习惯性地点开社交网站浏览、分享的时候,SNS就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范畴,而且更深一步,创造了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区关系,新的舆论环境,甚至新的社会组织形态。麦克卢汉和德鲁克没有赶上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但是他们在60年前的理论放在今天仍然适用。这可能说明了一个道理,“术”的所有变革,都不会离开“道”的核心,他们的理论,就是在“道”的层面上的思考。
但是“道”不能囊括所有的“术”,理论有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了我们的大脑》一书中阐述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如何因为使用互联网而变得注意力涣散,丢掉了人类本来有的一些良好习惯,痛心疾首却欲罢不能。科技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每一次进步,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理论的“盲点”,需要在实践中解决。
在讲完麦克卢汉的故事后,德鲁克的总结又回到了人和哲学的层面,这让他的书有趣、有用、有深度,也是德鲁克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虽然他和他的朋友们的举手投足都会影响时代的走向,但是字里行间也掩饰不住所谓先知面对时代滚滚车轮的无力感。“富勒和麦克卢汉为我们展现了先知的哲理——他们的成功,正是失败。有个门徒问:为什么上帝允许在以色列之子未达到希望之乡前,就让摩西死了呢?那伟大的犹太教士回答:正因上帝爱摩西。在到达希望之乡,且先知口中的异象(vision)成真后,以色列之子应该有所改变、自洁而重生,但是他们却依旧在罪恶中打滚,做神眼中的恶事。事实上,在先知转身离去时,他们早已遗忘了先知以及神赐的异象,开始崇拜金牛犊。对先知而言是真理,而对以色列之子却只是有启发性的教条而已。” 作为肩负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回忆录性质的一本书,《旁观者》是有其分量的。
但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它时而让我感受到作者笔下描写的人物的历史使命和个人影响力,时而又让我感到这些历史故事不必出自管理学大师之手。
自始至终,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作者解读众多在他的生命中对他有过深刻影响,在历史长河中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人们,其意义何在?
“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可言”,他们既不是演员,也不是观众。因此能够发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很多问题。这是作者在自序中提到的,或许也正是对“旁观者”这一角色的解读。而这种心态,或许与德鲁克日后成为大师也密不可分。他曾自白,“就在他14岁生日前的一个星期,他惊觉自己已成为了一个旁观者”,那一天,奥地利共和国成立。他开始旁观这个世界与周遭的人物,并从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一位可以拖着酸痛的关节在五层楼中跑上跑下只为给老妓女拿药、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纳粹分子拿下胸前的纳粹标志的老奶奶,“看似见地狭隘、滑稽”,却知道“所谓的社区并非收入、工作阶级和医疗资源的分配,而应以关心别人作为出发点”。就连她把旧物分成“没有把手的杯子”和“没有杯子的把手”,德鲁克也认为老奶奶是先知先觉,她已经能够自动将“不需要的”和“不能用的”进行区分,实在是一种“完全信息系统”。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浅显却深邃的解读,或许不是普通人可以达到的。
对于有着矛盾复杂的个性与人格的赫姆和吉尼亚,德鲁克也付出了大量的笔墨。赫姆不仅“拒绝了奥地利最好的公职”,而且坚定地要去除自己精神中的犹太成分(他是犹太人)。他虽特立独行,被认为“愚不可及”,但终是有所建树的,他成为了奥地利第一个平民枢密大臣,并在一战爆发后晋升为副国务卿,掌控全国的货币与财政。吉尼亚是赫姆的夫人,在某种层面上做出了比赫姆更伟大的成就。她女扮男装进入医学院学习,并在日后建立了奥地利第一所真正的女子大学预校,使得女子有机会通过大学的考试。在淡出学校管理后,她开创了“沙龙”,并活跃于各类“社会活动”。我想,德鲁克对他们的人生选择是认可而尊敬的。
而谈到自己的恩师(小学老师)埃尔莎小姐时,德鲁克多次提到了苏格拉底及他对于“教”与“学”的定义。虽然埃尔莎没有教会德鲁克“该学的东西”,却能够孜孜不倦地发现他身上的优点,践行自己的教学法。从而让德鲁克悟到:对真正的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或是懒学生之别,只有好老师和差劲的老师之分。这一点,或许他已经应用到管理的理论中去了。
这部关于他人的历史中,还出现了很多坚守个人理想,勇敢追求“真理”的极具质感的人物:坚持精神分析法是“科学”的悲剧英雄弗洛伊德;痛恨战争的法国社会主义党领导人特劳恩伯爵;怀着成为军方参谋总长政治顾问或外交大臣的政治导师这两种当时看来天方夜谭、但最终成为了基辛格的政治导师并造就了基辛格的政治思想的克雷默;曾任纳粹党卫军代理队长、残忍杀害犹太人的纳粹头号战犯汉斯;没有听众却坚持不懈、狂热的科技传道人富勒和麦克卢汉;坚持“专业职责”而拒绝“公共职责”、长期担任通用汽车总裁的斯隆等等。
读这本书胜过读很多历史,因为它所涉猎的人物不管是所在的领域、时代还是境遇,都各不相同,却都能引人深思。我渐渐感受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首先把德鲁克头上“管理学大师”的帽子摘掉,因为这本书深层次的作用不是在传达和管理相关的内容。从这本书的意义上来说,德鲁克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社会观察家和历史解读者。
而回头想来,却又能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管理”或者是“领导力”又未尝没有联系。德鲁克自己说,他“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聊”,他对于“人”的观察,其实可以给所有的管理者一个启示或者是模板。所谓的“领导力”,是能够影响并改变目标行动者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力量。而这一切,非建立在对于每一个独特的“人”的充分了解和洞察之上不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是对于旁观者最脍炙人口的解读。而德鲁克早早跳出常人之列,以旁观的视角来解读人和世界,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变革而动荡的年代,更像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强权保持距离、不放弃独立思考、懂得尊重人性价值的人。
“领导力”是对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施加影响,以推动其达到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挖掘组织前进的动力,其中最关键的武器应该是价值观和信念的认同。能否实现认同,或许是一个管理者施加影响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书的封底,赫然印刷着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心灵必然经历不凡的际遇”。我想这是对书中人物历史一个很好的总结,但却远远不够。从这本书发散开去,我不禁对于“影响力”有了更深层次的一些思考。
每个人的际遇造就了人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而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将对周遭的人们施加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在“蝴蝶效应”之下扩散成一个时代的特征。
这是影响力的力量,而这力量并不总是正面的,所以时代也有好坏之分,即使在任何一个时代里,也有好有坏。关于影响力最典型的一个负面例子就是纳粹,这在本书中也有着集中而详尽的反映。汉斯清楚地知道纳粹党内惊世骇俗、无法想象的罪恶嘴脸,他的内心也充满着恐惧,但他人性中对影响力的追求却最终使他背叛了人性。他的纳粹党证是最早的一批,他“终于有希望做大人物”了,他认为“那些聪明,家世不错,关系又好的人太过于吹毛求疵,不知变通”,却对自己“助纣为虐”的行为全然不知。纳粹的思想可以在这些曾经“不得志”的极端分子的心中根深蒂固,或许就是依赖这种对于“成功”的过度追求。
最可怕的不是领导者无能,而是领导者无德。中国社会之所以怨声不断,其中最深层次的是人们对于腐败无能的政府官员的痛恨。有权力必然会有腐败,这是人类社会天然的逻辑。领导者由于拥有权力,能够以更小的成本施加自身的影响力,这本来可以成为加快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力量,但一旦权力落入无德之人的手中,却硬生生地把领导力拉入了魔鬼的深渊。
在企业管理中依然。由于体制特殊性饱尝甜果的国有企业中的管理者,不仅很少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为他们的存在而奉献税负的人们施加正面的影响,反而利用自身便利将影响力施加于既有利益群体,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可怕的恶性循环和不满民意的堆积,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欣喜的是,中国社会中颇具影响力,或者被认同的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更多的是施加自身的正面影响。
而影响力最需要得到特殊重视的一个领域,我认为是教育。德鲁克在谈及自己的恩师小学老师埃尔莎小姐时,谈到了自己悟出的教育之道。教师是圣神而伟大的职业,因为他们对无数的处在形成自己价值观的人施加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学习的方式就是我们学习的内容”,老师如何教学,就教育出怎样的学生。教育的本质用文中的这句话来阐释并不为过:“对真正的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或是懒学生之别,只有好老师和差劲的老师之分。”这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教育工作是一个启示,更是一个警示。这个道理并不是没有人认同,只是很少人真正去实践。我们的老师,特别是初等教育的老师队伍,还是缺乏一种民族使命感,而怠惰于实践这种教育理念。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每一个正在施加着正影响的老师都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未来。
让我们暂且从对社会的讨论中回到书本和自身。这本书之于我们的影响,是用一个个特立独行的人的人生来折射社会的真相。无论我们追求的是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是简单安定的生活,我们都要给自己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位。像克雷默,立志成为军方参谋总长政治顾问或外交大臣的政治导师,尽管这样的愿望在当时看来是天方夜谭,而且被很多人所不齿,但是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努力,他做到了。选定目标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让自己逐渐接近自己的理想,这也是本书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某些方面或大或小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需要建立在对于每一个独特的个体的深刻的观察和解读之上。至于在何种时刻何种场合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可能需要的是心中的信念来克服最后的胆怯吧。而管理者,更需要时刻反省自己。
“社会终究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和他们的故事组合而成的”,而这些个人和他们的故事在不断影响着这个时代和更多的人,这其中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就包括我们。
一、关于“无趣”的人
初读《旁观者》时,我并未能完全领悟这本书的真谛。
《旁观者》初看上去很像是徳鲁克的自传或回忆录,但是翻过几页后我便发现,书中写的全是徳鲁克生命中所认识的人物的故事,几乎没有他自己的身影。诸多人物里有他的奶奶,他的小学老师,有弗洛伊德,也有通用公司的总裁斯隆。这绝不是一部传记应该拥有的内容。
于是乎,我自信地开始认为这位管理大师是要用一个又一个充满寓意的事例来阐述他的观点。我开始拼命地联系每个故事和人物,以寻求共同点,找到那所谓的“主旨”。但遗憾的是,我又失败了。每一个人物的经历是那样的独特,又那样的普通,以至于当徳鲁克用他那平淡的语气将一个个故事缓缓道来的时候,我仿佛亲自在一旁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但却又不明白这样做的用意。这种雾里看花的状态一度让我将《旁观者》这本书弃置了好久——直到前几天,我终于恍然大悟。
德鲁克所写的,正是那些对他有过重大影响的、形色各异的人。而也正是这些人,让德鲁克成为了之后的管理大师。这些人的身上并不特殊,特殊的是德鲁克对他们行为的解释与看法。我之前一直纠缠在我自己对这些人物的看法,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作者本身隐含在其中的所有判断。
就以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德鲁克的奶奶为例来说,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她并不像德鲁克所说的那样有趣。恰恰相反,德鲁克的奶奶所做过的事情也许会让普通家庭的每一个人为之抓狂:为妓女送食物送药品;将一堆废品拿去银行,要存到她那只有几毛钱的账户上;在纳粹横行的时代,在电车上公然教训一个年轻人,让他取下西服翻领上的纳粹标志;整理碗柜时,将“没有把手的杯子”和“没有杯子的把手”分层放置,并贴上标签……这一切看起来绝不是那样的有趣,即使有那么一点,也只是滑稽而已,我完全不能看出这些行为有何深意。但是德鲁克却从中观察到了很多细节,也领悟了很多道理,这不得不说是大师异于常人之处。他从奶奶对待纳粹标志的态度中领悟到,“如果不尊重个人,无视他人的信仰、决心以及情感,就是步向毒气室的第一步” 。他从她看似不可理喻的去帮助妓女的行为,感受到“所谓的社区并非收入、工作阶级和医疗资源的分配,而应以关心别人作为出发点” 。而至于整理碗柜的那个典故,则直接被德鲁克奉为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序,一种“完全信息系统”,因为它连碗柜里“不需要的”和“不能用的”东西都能够区分开。
这是怎样奇妙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啊!究其一生,德鲁克“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即使是看上去再无趣的人,他也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心的体会,去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理解到这些人做事情的用意,并从中看出其内在的哲理,比如他看似愚笨的奶奶,和他的小学老师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他从不拒绝与人进行交流,因而,再“无趣”的人也乐意同德鲁克做朋友,因为他们能在德鲁克的身上感受到理解和关注。这种素质实是每个管理者所不可或缺的。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本周一课上所放的关于盖茨堡战役的电影片段。电影中,张伯伦正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巧妙的交流,让所有逃兵重新拿起了武器,跟他奔赴战场。这固然与他的沟通技巧和策略有关(诸如理性劝服、施压、激发情感、博取欢心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交流,通过运用同理心而对逃兵们的行为产生的深刻理解。一个管理者,只有当他通过细致观察,明白了被管理者的思想行为过程,他才能够通过言语激发出被管理者内在动机,才能够真正的“领导”而不是“强迫”一群人为他做事。可以说没有这些,张伯伦绝无可能让逃兵们心甘情愿地奔赴战场。
相比而言,在如今数字化浪潮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开始犯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将“人”这个概念不断地抽象化。抽象化,意味着“人”不再是一个个形色各异的、生活着的人,而是变成了某个抽象的数字,变成了一种需求,一种供给,一项成本……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极其荒谬的政策不但能被制定出来,而且还能被审核通过的原因。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无论是政府、军队、公司还是其他机构。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权与授权,学会了如何用成效和目标来进行管理,但是我们更不应该忽略的是,管理政策的制订永远是面向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只是某个抽象的概念。为了管理而管理,终会忽视管理的本质——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趣的人”。
二、关于时代
我认为《旁观者》一书的主线,远不止几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人物典故可以概括。而当“人”本身的因素说完后,深埋在这本书之下的另一条主线就会浮出水面。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直译过来,我们也可以称其为“一个旁观者的奇妙经历”。正如本书的前言所述,德鲁克笔下记叙的,是在其青年时期对他影响至深的人,而这些都是拜“大变革时代”所赐。变革时期诞生伟大的领导者,因为人们总是被迫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德鲁克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不愿意悲剧式地进入历史,成为一个历史的创造者,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记录这一切,这变革中发生的所有事件,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场冒险。相较而言,如今的中国何尝又不是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中呢?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司法体系改革,医疗与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更不要提西方自由民主的文化思潮正在如何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中国社会同样在变革中充满了机遇。而现在,抉择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可以选择进入历史,创造历史,不管结果是否会是悲剧,也可以选择站在舞台之外,像德鲁克一样,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旁观者。
说到旁观者这个词,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懦弱和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感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你具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却不用之去为社会、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难道不算是一种无担当么?但是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意识到,这里的旁观者,更像是福柯所谓的不与强权者进行权力游戏的人,是一个不放弃独立思考的人,是一个不媚俗的人,是一个尊重人性价值的人。而思及此处,我也渐渐开始理解了古人所谓的隐士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远离政治,却以一种若即若离的姿态冷眼旁观着整个历史。所谓大隐隐于市也不过如此吧。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通读全书,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德鲁克总是被无数伟人所围绕。他在奥地利财政部长赫斯的关怀下成长,和佛洛依德作邻居,和基辛格的老师做同学,与希特勒的纳粹党卫军的队长作同事,与最著名的左翼记者成为忘年之交,与科技先知富勒和麦克卢汉为友……这种经历与际遇,我想绝不是随便一个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我并无意强调德鲁克的出身。历史从来只是少数人的历史,而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像德鲁克一样站在创造历史者的身边,做一名历史的旁观者。我在思考的是,在当今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如果我们出身卑微,无法像德鲁克一样有众多伟人环绕,那么我们还能否运用自己的洞察力来不时地跳出历史长河的表面,瞥一眼这条大河的流向呢?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无法解答。但是我想说,即使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像管理大师那样的伟大,即使我们永远无法看清历史的走向,我们依旧拥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仍然能够从旁观者的一个角度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一切,去发现每个人“有趣”的地方,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让我们的生命流淌的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引用《旁观者》全书伊始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可言。他们虽也在舞台上,却毫无戏份,甚至于连观众都不是。一出戏和期中的演员命运究竟如何,就要看观众了,然而旁观者的反应只能留给自己,对他人完全没有作用。但站在舞台侧面观看的旁观者,有如在剧院中坐镇的消防队员,能见人所不能见者,注意到演员或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毕竟,他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并反复思考——他的思索,不像是镜子般的反射,而是一种三棱镜似的折射。”
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做一个自己的旁观者。
读书是为了应对作业- -,不过书写的还是不错的,纵观德鲁克的漫漫一生,似乎他一直接触到的都是大人物,多个将军,还有中枢大臣等。旁观者仅仅只是一本自传体书籍,并没有像序言中所说的会给我带来很大的价值,顺着人来叙述事件,并没有过多的笔墨来阐述管理方面的理念。若非要将本书归为管理学书籍,我也只能微微无奈了。新版的序言中的故事略显晦涩,至少对我这个年纪而言有些难以理解,书中将“笨老太婆”奶奶与弗洛伊德这样的人物并列,尽管两者对世界的贡献完全不能并提,但单单对于德鲁克个人而言,他们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天平更倾向于奶奶——奶奶与他相伴时间很长,而弗洛伊德只是接触过一次。总而言之,我们可能应该撇去德鲁克的管理学大师的身份来看待这本书——仅仅是一个历经世事的年长者对生命中的人们进行的一次追忆。 "我们在做毎一件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傻瓜----因为亊情到最后总是要经由一些傻瓜来完成。"晨读((旁观者))笔记。终于明白为什么巴菲特总能投到好企业,因为这些公司的行业和结构都很简单,不太容易被傻瓜耽误 相对于小说,看德鲁克的文章还是比较过瘾的,小说甚至还不如生活,作者的个人意向与自己的观点交织,就如同性格分裂。而德鲁克的书就像一个老师滔滔不绝的抛给你他的各种看法,你从中一窥别人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这种事情现实生活中,往往少得出奇,一方面很少人能达到德鲁克的思想高度,一方面很少人能用语言描述完整清晰,更不要说从大师的眼中去窥探大师,人生快意莫过如此。
整个小说看起来像德鲁克的传记,但是实际上所去甚远,一方面德鲁克细心的选择了各种行业中,他对人的理解,同时因为是按照他自己成长的顺序,德鲁克看到的东西就越来越深刻,故事越来越有趣,因为德鲁克对其所描述的对象了解的越来越细致,可供说明的材料越来越充分。但是我始终觉得,这有小说的成分,他用了太多的对话,我没办法想象一个人记性好到这种程度,连大段的对话也能还原出来。总之,应该大概意思不错
德鲁克是非常善于聆听和观察的,对很多人的讲话,其他人会表示不耐烦,你可以看到德鲁克是十分注意并且想找到他们说话的重点和含义,能听10分钟的故事来得到一个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德鲁克能够同时具备学者的抽象精炼和深刻同时也能做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何况他对任何人都充满了好奇宽容和欣赏,所以他可能跟任何人的沟通都没有障碍。同时德鲁是非常有启发性的,他观察人的方法,他理解人的思路,包括对事情的记忆程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如何去寻找自己的案例,也整理成这样一套故事集,我想对每个人都有所裨益的
对于老师,我更喜欢那种教方法,教你学习的老师。一般有激情的老师,上过课,你跟着他激情一阵也就完了,实际上这类老师自己掌握知识很多,而你得到的是皮毛。用他的方法往往碰壁,谁知到他肚子里的货色还有多少没有兜出来。绝对的理想主义会让人到处碰壁,就像死亡书社里的基丁老师。(当然他也有教方法)。方法是绝对的,我现在对我读书时代有印象的老师,都是他说了某句让我非常震惊的话,彻底拧转了的价值观和方式的老师,绝对不是那种,上课滔滔江水的老师,事实上我最多记得他们的身形,而彻底不知其所云。实质上,我反对过多的讲课,唯有自我的实践才能达到自我的成长,而上课考试,很多时候是对彻底冥灭了学生的个人特色。
德鲁克对弗洛伊德的评价近乎完美,这就像张无忌用峨眉剑派的招式破了峨眉道姑一样,首先,德鲁克的客观来自于,他家庭的宽容。尤其是他母亲,尽管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多方质疑,但是依然肯定他是全欧洲最伟大的人。 其次,来自于对弗洛伊德本身生活环境的了解,和第一手的资料。今天看的锵锵三人行中也正好提到,虽然文学评论总是把作家看做是已故的来评价他的作品,但是作家创作一个作品当时的情境和心情,对作品的解读才是最关键。而我们在网络上对某些明星的评价,过滤掉他生活中的实际面目,进行自我臆断的话,也多半是自作多情,很多都无法体现当事者的真实情况。而德鲁克从弗洛伊德的经济情况,学术情况,以及当时奥地利的整体背景和平均基数的人做了比较之后,得出弗洛伊德实际上也在为自己的学术很难定义进行心理挣扎,尤其是对“金钱官能症”的描述和时代背景的结合,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德鲁克是真正懂得人心以及人性的人
伯爵和女伶的故事,根本不是爱情故事,虽然伯爵的命运非常戏剧性,但是伯爵的故事更加反应了历史的真相,德鲁克是个非常能思索的人,他把伯爵给他讲的东西能和自己后来的境遇,以及国家的境遇联系起来,更世界历史的走向联系起来,可以说是管中窥豹。他对历史,以及学术的了解都信手拈来,但是非常让人信服,他真正揭示了历史书上没有展示的,实际的个人的一面。让人心有戚戚。
弗里德伯格的故事,实际上包含了三个人的事情,弗里德,亨利爷爷,以及帕尔布的事情,其实这三个人都属于金融圈。德鲁克把他们三个人一起叙述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通过亨利爷爷的故事,你可以知道,德鲁克为什么会写这本书。抽象和实践的关系,德鲁克绝对不会像毛主席一样写得那么直白,那么具有煽动力,但是你得到的还是抽象的概念。德鲁克学到了亨利爷爷的精髓,他就是那种磨磨唧唧可以给你讲7个小时的家伙,你会被他绕晕了,但是在最后总结阶段,你才能体会到他的精髓所在。而且凭着德鲁克渊博的知识,你还了解了人们思维的形成过程和历史的发展。德鲁克明确的告诉你,他研究的是人,所以他跟帕尔布一样,能把他研究的对象的底子像新闻狗仔队一样都给你挖出来,但是他还能把具有同样品质的人放在一起,跟你分析,他们成功的大致方向,这三个人都是非常爱国,非常有原则,善于总结,更在乎自己为客户所做的贡献,(这对德鲁克影响深远,以至于在卓越的管理者中,他非常强调这一点)察言观色,但是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同时三个人都有别人难以捉摸的思路,不服从社会传统和规范,当然这些思路都来自他们成功的经验。
斯通的故事,再次证明我老爸的错误,他是被蒙骗的一代,我是被洗脑的一代。像通用这种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对外需要宣传员工是从基层做起的,而对于通用真正重要岗位上的员工,却是大学里的博士或是研究生,但是这些大公司不愿意公开这些人的工作经历,而进行隐瞒,从而导致操纵价值观的作用。所以那些老一辈的人都是强调从基层开始干,是错误的,而是你是做什么用的,就应该干什么活。你看看人家诸葛亮,上马打过仗吗?从小兵做起的吗?连张飞,关羽都干过捕快一类的活,但是诸葛亮就是没有,他一下山就是卧龙,就是要刘备这种角色也要三请的。而他下山也不过27岁而已。周瑜更是13拜将。所以什么从基层干起,除非你是当兵的。但是管理人员毕竟是少数,所有人都做高层,低层就没有人做,所以强调从低层做起是符合普世价值观的。就像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还是××社会,对普通老百姓的道德规范教育史非常重视的,而统治阶级却能不断的僭越底线,这是没有办法的 读完这本书,我有个自然的疑问,为什么伟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伟人,那我们这些从凡人堆里长出来的人怎么办?我们不是极少有机会伟大了?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翻看每一个章节,发现之所以这些人扮演了改变德鲁克人生轨迹的风源,是因为他们都着鲜明的个性,甚至有些极端,他们也在各自的领域颇有特别的成就、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德鲁克作为一个观察者的敏感性、判断力、善于发现不同,和精准的表达有关。是这样鲜明的个性伟大,而不是人。我不由得再次联想起凯恩斯传里那一堆同样鲜明的人物,同样也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时局动荡,变化莫测。人们在那样的时代里,仍可以取得诸多举世注目的成就、被后人谈论,靠的也是他们与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不尽相同的想法和行为。
在德鲁克早年期间的那些人物里,我特别注意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吉妮亚和神奇的波拉尼一家。吉妮亚代表着长相一般但有令人羡慕的有遗产生活轻松、但拥有明确的出人头地的意图、敢于折腾、敢于主动创造变化和接受不可逆转的转折,并重新适应新生活的欧洲新女性。这种经历让读者有种彻底突破想象的感觉,在中国可见的历史里是罕见、久远的女性突破太少,太多偶然,以至于被当成了传奇。波拉尼一家的故事,包括在本书中多次提到的那些卓有成就的犹太人,印象深刻地让人体会到犹太教育下的个人潜能有计划(而不是依赖遗传和运气)的成功。在这些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之后,有稳定的文化传承,也有不稳定的异常挑战,在原因背后还有原因,引人深思,去寻找和接入那些神秘的根源。
从奥地利到德国、英国再到美国,从天真烂漫身边围绕着无数很有人物,到纳粹恐怖降临人人自危,再到美国开放、真诚的环境,这些经历没有当然地塑造一个有着很多故事的垂暮老人,而是这样一个同他所见过那些睿智的人同样敏锐、坚定的管理大师,似乎证明了心态决定境遇。这些人和事正是他成长的养分,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又回到了传记的本质,只不过它描述的不是现象,而是原因、是本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