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t 发表于 2013-10-23 16:52:35

  在豆瓣读书买了电子书,只是因为书名很好听。
  用手机,借着上下班坐车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
  书本身还是有味道,值得读,但是不对我胃口,主要有两点。
  
  一是没有共鸣。
  从书中作者的介绍来看,作者是从小在江苏无锡长大,衣食富足。
  小时候吃馄饨,能够只挑干丝吃了,扔下半碗馄饨不要——如此浪费食物,在我看来真是罪大恶极。
  作者自己也说,小时候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饿的感觉。
  倒是作者自己独立生活之后,因为经济原因所迫,有段时间过得拮据,总算是知道饿了。
  
  二是饮食观念相左。
  作者后记中提到,书中文稿多是26~28岁时期所作。这正是男人事业蒸蒸日上,走南闯北,食欲旺盛的时候。
  书中所述,觉得作者也多是喜好浓墨重彩的食物,尤其喜欢描写男人们吃东西吃得“脸红脖子粗”,一碗热食下去,汗水出来的酣畅淋漓劲。
  已经奔三的我,现在更愿意看的是《吃的真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已经过了为味觉海吃胡吞的年龄。
  书中多次提到鱼翅等,也与我的观念相左。在我看来,鱼翅燕窝这种东西当作食材,也算是国人陋习,早点消停的好。
  
  虽然说是一本美食书,但在我看来只是觉得有趣,并不会觉得“想吃”。倒是书中引了些其他书籍中的典故还能长点“姿势”。还有就是书中有提到仙剑奇侠传和FF9,略有趣。
  
  另外书中用语有一点点掉书袋,仿国民白话风。我看着有点难受。
  
  结论就是能看,长知识,挺有趣,但于我没有共鸣。
  只好三星了。

Phoebu 发表于 2013-10-24 18:15:58

  每期GQ到的时候,楼下的老板娘大老远见我第一句话就是“哎同学你的GQ到了”,仿佛若是不拉着我就会少卖一期,其实在我精简了每月的期刊支出之后,也只剩下GQ这样的读物用来消遣,昌平不毛之地百里方圆也没有太多规模尚可的报刊亭,所以每到月底新刊时,我都会雷打不动的捧一期回去看,手头再拮据也从没动摇。
  说起来我并不是GQ的主流读者,作为一个没有甚多经济来源的学生,这本书里的大半内容都与我无甚大关系,充其量不过是看天书般开开眼界,遇到中意的内容过过眼瘾内憋一口气告诫自己:“这个你一定要挣到!”然后过了几日那什物的品牌样貌早不知忘到哪里去了。
  但不论杂志的内容与我有多么风马牛不相及,每期GQ上来我都会直接跳到后半的“言论”部分,找到“美食”专栏,只要看到张公子略沧桑而又陌生的点阵脸,心里都会无比安然。
  说到吃,我自认达不到一个“吃货”的境界,充其量不过是对吃有点爱好,也有点挑剔,见到不顺心的食物自会退避三丈,见到美食也说不出个中所以,享福的都交给自己的一张刁钻的嘴和贪便宜的胃了,自己除了空瘪的钱包的确落不得什么。
  自从独立于家庭以来逃离了熟悉其实略显单调的东北菜系之后,我才真正的意识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北京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聚留地,随着无数北漂人一同漂泊来的还有来自全华夏的美食荟萃,光看大学三年来我空长的二十斤腱子肉也可见一斑……在这个时期也认识了不少有着一样爱吃爱玩的人们,了解了原来这么不起眼的吃也有如此多的种类与讲究,也感人生历练了许多。
  如果说吃的话想到的自然是君之、吖土这样的名师大厨,大厨们的惊心之作色艳神至令人蠢蠢欲动,但大多有网络和屏幕的万里鸿沟相阻,无缘得见其真面目,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据说科技已经发展到能通过硬件虚拟味道已达到隔着网络传播气味这样的科技了,这一定是气味控和吃货们的一大福音。
  但是相比图片空有余色而无法触及更多的局限,描写吃食的文字在这时则有了更多的优势,与单一维度呈现的图片不同,文字可以发挥人们无穷的想象力,“比所知更加无穷的是未知”,这个真理在生活中无处不显其真。更为真切的是,当你看到旁人在美食下的种种欲态时,也会收敛起自己傲娇的架子,由表及里的向着幻想中的美食食指大动。这不禁让人想到马克吐温曾引用过的引证,一个好的评论家的确是不需要拥有凌驾众人之上的能力的,正如品尝鸡蛋不需要去做一只老母鸡般简单自然。
  关注张家玮也有段日子,常见他在豆瓣上和大家分享一些读书时候的奇思妙想,偶尔是出离路上的一些见闻,有时又会是一些报告和反思,他不像一些学术性的友邻天天钻研着高深莫测的学问,不时发一些最新的研究和成果寻求共鸣,他更多的是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关注一切生活中的简单组成,而这大都是我们常人所容易忽略的部分,正是这样热爱生活的他,字字珠玑中赋予了对生活的简单和美的向往和追求,也让人更关注自我生活中的美好,也许这就是张家玮的可爱之处,或者是他如此吸引人的特性之一。
  在他的文中,食物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仿佛一个小世界的小小公民们,和人类一样也有着各异的种类,有的粗犷大气有如来自北方的大汉,也有的精巧细致像是高宅大院中的清秀千金,每当他说起一种,仿佛能看到他把那小巧的姑娘抓捏在手中摆玩的样子,小心翼翼而又充满爱意的申请令人心动。而浅叠在这娟秀文笔下的一些略显老成的感悟或是经历,又叫人不由得感叹他轻罗年纪下罕有的稳重与大气,让我等同龄人不仅感到汗颜。
  
  摘录一深爱的段落如下。
  “烟和酒和茶甚至男欢女爱都一样,并不一定是每一口每一次都完美无瑕,所以就会让人想反复尝试,于是一直这样下去。年初二下午我忙完一拨亲戚的应酬后躲到窗口,晒冬天的太阳,抽完一支帕特加,半晕乎乎里就觉得自己要融化在阳光和被阳光照亮的烟里了,而许多事就这么浮在云上。这种感觉难以言喻,只有下次再抽一根才能完全勾回来。所以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瘾都可以说成一串漫长的甜苦交加的故事,许多人自承无趣的瘾故事,追溯到最后总关乎梦或者爱或者一些纯粹时光的美好事物。所以每个人都有戒不掉的某一种烟或某一种事或某一个人,总是如此。”
  来自《烟与其它让人上瘾的东西》。
  
  为评论写评论实在是件极不讨巧的事情,就像炒一份已经被翻炒过的蛋炒饭,由米饭到炒饭的过程是一个美好而又奇妙的质变,空冷残余的米饭经过油和鸡蛋的辅佐下变成一顿别具风味令人神迷的独特美食,也因其出于蓝的质变令人向往,而翻炒炒饭往往不得善终,至此便罢。

潇潇 发表于 2013-10-30 20:31:49

      选了推荐,是以为笔力真算不错。看书看到一半,想起翻翻作者简介,才知道原来是83年生人,顿时吃惊以及惊喜。
  
     但书中有些硬伤,作为也偶尔写一些美食文字的人来说,看的时候尤其扎眼,虽然瑕不掩瑜,但作一个写多美食散文的作家,基本功底和常识还需再多补充一些,或者是拿不定主意的是否在下笔之前应该先经过证实,才算对作者和笔下美食负责?
  
        现列出书中几处小问题:
  
        1、书中写到南方米粉的做法,跟面相似,用米磨粉和水搓成条即成米粉。
  
         实际情况:米粉做法是米和水泡发,连水一起打成米浆,澄清去掉多余的清水后,剩余的浓稠部分后,舀到特制模具里滴漏到锅中成均匀不断的米粉。宽的米粉、河粉做法是将浓米浆摊在平盘中,隔水蒸成粉皮,再晾半干切条或丝。
  
        2、热干面、涮羊肉用的花生酱
  
         实际情况:两者用的都是芝麻酱,但为成本和口味考虑,有些可能混入少部分花生酱。如果敢在哪家武汉热干面馆或北涮羊肉店说他们用的调料是花生酱,估计是要被冠上诽谤的名号的。
  
         其它,个别烹饪过程细节的错误还多,这里暂不多说。大致也是作者本身烹饪经验不多,并无详细考证只是自己猜想或者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导致的。
  
         不过尽管如此,仍是强烈推荐此书,写出以上是希望若一本书本身品质已非常不错,细节上的硬伤再少一些,看起来会让人更舒服和享受。

Andy 发表于 2013-10-30 20:43:14

      钱锺书在《吃饭》中有过这样的真知灼见:“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说得正是。在人不用为饥饿而犯愁时,吃饭就是为了满足口腔唇齿运作的满足感。身处在拥有丰富饮食文化的天朝,味蕾的潜能更是开发到无穷无尽。即便是那些被宠坏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一出国,立马就想起家乡菜的好来。上半年一炮打响的《舌尖上的中国》,不正生动地诠释了天朝人民那根深蒂固的吃喝情结吗?
  
      起初接触这本书,是看到了援引的一段话:“古龙写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那意思,一进菜市,此人定然厄头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话虽夸张些,但意思相去不远。多少励志电影,大佬们一身落魄,下到市井间摸爬滚打,就又有了活气,或洗心革面决定隐退江湖,或重振士气要卷土重来。”读着读着就感到一股暖流从心底流出。多形象啊,弄堂小巷里飘来一阵阵食物的香味,已经勾得人蠢蠢欲动,一碗热气腾腾的饭上桌,哪还管什么壮志林云豪情万丈。正是这种接地气的温暖醇厚,让人倍感踏实自在。
  
      作者看着就是个资深老饕,挺会过日子。“我从小是个馋人,见着好吃的东西挪不了步,推而广之,看到描述吃的字句或影响就目不转睛。看书看电影,总是对吃喝的情景记得最熟。”“试着写些饮食方面的字,是因为远离家乡,不时想起老妈做的鸡汤、老爹的豆腐干丝这些家常,思而不得,于是随笔记下,好比许三观描绘红烧肉做法,边写边给自己解馋。”他说是写来望梅止渴、自娱自乐,却洋洋洒洒写出了一整本吃货人生体验,这滔滔不绝的架势,像是要把菜肴和食料的世世代代说尽,舌尖细腻丰富的体验化成文字流泻纸上,饶是不饿的人也馋了。只可惜吾辈没有传得什么秘籍(在下只会做生拌色拉与开水煮方便面),或是有云游四海只为一桌美食的魄力,对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也只能止步于这样的道听途说。也挺好了不是吗?虽然没有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却也避免了厨房实验的危险性,还能和这些传说中的美食保持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想象力。人生还长,想要体验,可以慢慢来。
  
      用作者后记的一段话作结。
  
      说到底,人生在世冰霜苦旅、得失流离,到头来,真正能令人慰藉的,也无非就是朴朴素素求碗热汤喝。
  
  
  
  
  
  

鱼汤 发表于 2013-11-6 16:35:36

  近日断断续续在翻看张佳玮的《无非求碗热汤喝》一书,经常是在饱餐之后倚在沙发转角边的地板上翻阅,因为怕饿的时候看这本书会勾起胃里的馋虫。有过一次临睡前在床边看,搞得一夜饥肠辘辘,寒意袭人又不愿起床生火煮面,就这么饿了一宿,实在得不偿失。
  
  我是个喜欢喝汤的人,没有热汤这一顿饭就好像没吃过一样,一定要在餐前用筷子沾一下汤水以便不沾米粒才能下筷,从爸爸那里看来的,伴随我成长至今。最爱喝的汤有两款,一是厚实笃重的腌笃鲜,一是清心寡欲的咸菜肉丝汤,当然后者如果做成面条更佳,在欧洲旅行的时候天天盼着的就是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我们这辈人没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脑中关于粮票油票的记忆也少之又少,从小到大,基本就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跟父辈比起来着实要幸福得多。小时候是喝奶奶外婆做的汤,读书了喝妈妈做的汤,然后上大学以后喝食堂里的汤,直到自己做父母了,才开始学着做汤。
  
  味觉是最浓重的乡愁,再好的餐馆也做不出心中的那碗汤。
  
  如今,我最亲的四位老人早已不在了,那些美味也只有在回忆里留存。妈妈的手艺倒是越来越精到,甚至于一些残羹剩菜都能在她手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我贪婪于享受,却很少想到她也终有离开我们的那一天。
  
  要想喝热汤,还得靠自己。于是在我看来,上菜场起油锅一切都成为了很有乐趣的事情,尤其是在冬天,当一锅热腾腾的汤摆在面前雾花眼镜的时候,一切都值得了。只是此时,做菜的人自己却再也找不到吃菜时候的快乐了,咸不咸甜不甜的担心会侵袭你的情绪,只有当家人满足得放下碗筷的那一刻,才会释然。
  
  所以,尽量把爸妈做的汤喝完吧,哪怕吃成胖子,总有一天会再也尝不到他们的手艺了。

包子吃 发表于 2013-11-6 17:55:01

  看这书的时候,正好是酒醒的第二天。空腹喝酒有很多坏处,醉的快,伤身体,最重要的是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绝对让你有种想死而不能的感觉。不信你可以试一试。第二天醒的很早,套了衣服就冲去食堂打稀饭喝,力图挽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胃和肝。中午吃的是屋里姑娘做的疙瘩汤,南方娃娃第一次吃这玩意儿,新鲜的很。下午还不要命的跑去上没甚要紧的公选课,这是标志性的时刻,此后一周,我都没再沾过米饭,作为一个爱吃米饭的南方人,一周都在吃面,你知道有多痛苦吗?
  以上背景。
  因此未来一个星期都是看着食物却没法进食的状态,恰好赶上卓越活动买了这书,靠它来解馋。我记得书里讲过粥(此书最大的好处在于,随手翻到就可读,读完一遍再读也不会嫌烦),凉粥和热粥的配菜。我小的时候暑假都在奶奶家,睡过午觉后,刷过牙洗过脸,奶奶就会端出蓝边大碗的凉粥,夹一些中午的剩菜,坐在椅子上慢慢吃,总会叫我也吃上一碗,我一定会拒绝,粥是好的,可凉粥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我喜欢热的食物。
  做饭的话,我以前学过好几次,都失败了。作为一个坦荡荡的女汉子,每次都说终极目标是当家庭主妇一定会被笑话的,但这的确是我的终极目标。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饿的时候,煮饭给你吃。我想知道倾尽一切对一个人好是什么滋味。
  哎又歪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无非求碗热汤喝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