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大心灵 发表于 2013-6-2 21:00:16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 - 书评

  融合了人类心理变化与推理元素的7个短篇。都是以高中为故事舞台的“小小故意杀人事件”。案发地点都未发现凶手,那么凶手在哪里?……挚友突然死亡,就如枯叶一般落到校舍的屋顶上。虽然明知警察会觉得是自杀,但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12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kenshi 发表于 2013-7-29 09:16:39

  
        因为看过2012年由东野圭吾的短篇作品改编而成的11集《东野圭吾 悬疑故事》,所以此次阅读《没有凶手的杀人夜》显得异常轻松迅速。在这部1990年出版的短篇推理小说集里,除却《黑暗中的两个人》与《舞女》没有被影像化外,其余的短篇小说被全部收录,且都呈现出不平凡的精彩演绎。
         但是,就我的个人阅读感受而言,东野圭吾在小说里所表达出的人物情感似乎远远不及电视中拥有高超演技的表演者们。与其他长篇小说不同,这本短篇推理小说集中的故事根本没有给读者更多发散扩展思维的空间,尽管不会影响阅读时的心情,却让我不禁感到些许遗憾。
  
         无论在西方欧美还是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推理小说发展的历史中总有一段短篇推理小说流行的黄金盛世,这个巧合绝非偶然。由于推理小说这种类型文学的特殊性,在发展初期,总是以短小精悍却又不失乐趣的故事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短篇推理小说是将此特殊通俗文学种类发扬光大的不二法门。如今,我们也在做类似的尝试,希望借由短篇推理小说能够让更多的青年读者开始喜爱推理小说。我们知道,早期的推理小说总是被浪漫的气氛与华丽的谜团所渲染,也正因于此,推理小说才得以引起更多的人注意。
         随着推理小说的逐渐发展,规则被重新制定与不断修改,短篇推理小说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可以说在此之前它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任务。它的发展速度开始大打折扣,无论是结构的调整、诡计的创意还是人物的刻画与结局的设计,都无一避免的到达瓶颈。而由于更加自由与宽泛的创作空间,长篇推理小说完全可以完成短篇推理小说所无法加以修饰的细节,并取得决定性的优势。自此之后,短篇推理小说的佳作可以说是日趋减少,我们基本上很难听到有以创作短篇推理小说而功成名就的日本或者是欧美的现代推理小说家。并不是短篇推理小说难以创作,而是读者对待短篇推理小说的态度已然发生了变化(对于推理元素的要求更为苛刻,并更为期待结局带来的“落差之美”)。不过,这种状况并不存在于现阶段的中国。相反,现在的国内是极其需要有着时代特点且具备浪漫均势的短篇推理小说涌现的。
         所以我们现在能够很清楚的明白东野圭吾的短篇推理小说为何不如长篇推理小说作品,不仅仅是他,其他作家的情况也基本一致。在经历了“浪漫的复活”后的日本推理小说,已然朝着更为宽广的疆域发展,短篇推理小说仅仅是排头兵而已。《没有凶手的杀人夜》即是如此,在我看来,但凡东野圭吾有着全新想法的创意,都会以短篇推理小说的形式进行试验,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在阅读他短篇推理小说的同时找寻他笔下经典人物角色的身影,我想一定会获益匪浅。
  
         由于是东野圭吾早期的作品,其文风尚未最终形成,所以故事里的人物尽管有着各种心理憧憬与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却很难有更为深刻的局部刻画。另外东野圭吾在小说人物的行动上也显得颇为犹豫,并不如往后那些果断决绝,栩栩如生的经典角色。不过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东野圭吾的作品明显带有浓厚的青春气息,无论是《小小的恶作剧故事》、《黑暗中的两个人》、《舞女》还是《没有凶手的杀人夜》,都能看出东野圭吾对于青春期少年在成长中所遇烦恼的简单剖析。不仅故事的主人公被设计成为学校老师、毕业生、家庭教师,场景也无外乎是家庭、学校、体育馆或者是练习室这些与青春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域。
         短篇小说集里没有固定的名探,其背景设定也完全不同,可以说是毫无联系。小说大多选择以普通社会阶层中有着特殊心理活动的平凡人物为重点描述对象,展开一个个奇妙有趣却又难以找到固定推理元素的故事,它们大多讲述着有关动机与偶然之间的关联,所以若是以本格为原点进行评述,结果肯定是令人失望的。除了《没有凶手的杀人夜》这篇有着本格推理小说的一些基本元素外,其余作品几乎与本格无关。不过,熟知东野圭吾作品的读者应该不会深深纠结于此,东野圭吾作品的特点就是与本格无甚关联。
  

胡几几 发表于 2013-8-23 02:46:52

  三星半
  冲击不够 感觉也自然没有长篇那么浓郁但是还是很巧妙 很有趣
  
  小小的恶作剧故事:
  如果你和男/女友分不了手怎么办呢
                                 一定要小心枕边人!
  
  
  黑暗中的两个人:
  真尼玛丧尸, 继母应该没想到小小的初中生也有如此
                              强大的精子 所以没做保护措施吧
                              别小看初中生的性欲!!!····
                              给孩子找继母要慎重!
  
  
  舞女:
  谁曾想到 一场纯洁的爱恋···结果却····
              爱就大胆当面说出来吧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了
           不过话说 日本女学生确实凶悍
  
  
  无尽之夜:
  ····看来大阪真的是可怕的地方
                       面对这一个结局我也挺无奈的······
                       警官这个角色我也喜欢就像是彷徨之刃里面的几位警
                       官一样 名字都不齐全 但是人物性格的塑造却很饱满!
  
  
  白色凶器:
   哈哈哈其实有些无厘头·不过这神神叨叨的叙事风格 还      
                    真是让我忍俊不禁啊   大奎也会这样写··
                    警告!还抽烟?说不定哪天就死了!!
  
  
  别了,教练:
  看到这儿就有点审美疲劳啦! 够狠的女的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有意思- - 。。
  
  

采菊鬼 发表于 2013-8-23 04:07:51

  推理的含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把它当作平常类型的故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小小的恶作剧故事》
  RT,只是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却不想引发了惨案。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是死者的挚友。
  虽然文中是两男一女,且是狗血的两男爱上同一个女人,
  但是我从“我”的叙述中,总觉得其实“我”对达也有着连自己也无法察觉的感情。
  最后的真相让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黑暗中的两个人》
  其实很容易猜出凶手的,读者不是BC啊!
  这篇的看点在于被杀的是婴儿,且是三个月大的婴儿。
  关于这个婴儿,一开始就讲诉了他的身份,然后随着故事的结尾,
  婴儿真实的身份也随之浮现出来,这桩杀人案的丧心指数也随之升了一个等级。
  
  《舞女》
  不是为了赚钱去跳舞的女子,是一个跳新体操的女生= =
  【我看到题目瞬间浮现的就是五光十色的酒吧里,一群舞女在跳舞orz】
  一个少年喜欢上了一个在星期三跳着新体操的少女,总会偷偷地去看她,
  然而,后来少女再也没有去了,他也没有再见到少女。
  少女死了,自杀死的。因为被人欺负,践踏了尊严。
  黑田调查了这件事,发现了真相,他却没有勇气将真相说出,
  因为,或许会伤害到另一个人。
  (完全木有推理的方面O O,BS之。)
  
  《无尽之夜》
  丈夫被杀害了,于是厚子从东京来到了大阪。
  厚子讨厌大板,非常地讨厌。
  最后凶手自首了,JC说他早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
  一丝余留在空气中的香味,一个赤裸裸的证据,
  ——因为凶手深爱着被害人。
  【个人觉得这篇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影视版的这个故事要好很多,多加了一个情节,更加能推动故事的发展。】
  
  《白色凶器》
  这篇给我的感触是最大。
  吸烟有害健康,人人都听过,就连香烟上都写着这样的话,
  然而有烟瘾的人却很难戒掉。
  其实可以看看这篇,因为——
  吸烟不只有害健康,也会带来犯罪动机啊!!!!
  
  《别了,教练》
  “别了,教练。”这是贯通全文的一句话。
  因为爱所以恨。
  直美死了,死于自杀,还拍下来死前的录像带。
  但是,总觉得哪里很奇怪,所以胡子刑警还在继续这件案子。
  其实,犯罪手法很简单。
  只是,在凶手看来应该是天衣无缝的,为何会出现本不应该出现的证据。
  只是因为,直美早已经知道自己所爱之人要杀自己,所以她布下了局。
  她从这个世界解脱了,而且也把那个人带到了地狱。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
  一开始,凶手就被推到了读者的面前。
  按照定律来说,这不可能是凶手。果然啊!
  犯罪的手法依旧是简单,只不过抓住了这一家人的心理以及性格特点。
  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怎么完美的犯罪还是会留下一丝破绽。
  可以说,这是死者在不经意间给自己留下的线索。
  因为这个线索,JC们才能找出真正的凶手。
  没有所谓的局外人。
  
  单纯想看一些情感的故事可以看此本,不过若是为了特地去看推理之类的,还是不要看这本,会失望的。

驴儿荡 发表于 2013-9-3 14:06:03

  白夜行是我第一次看东野圭吾,当时不能说感动吧,但绝对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所以买了一些关于他的别的书来看。
  总的说来越看越失望,而他又是那么的高产,你以为你已经看过很多了,可是和别人说起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你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几个短篇的合集,整本书看些来没记住什么,也觉得情节俗套,没有什么技法可言。非常不推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火。

nathan 发表于 2013-9-9 23:18:28

  是我看的第一本还是第二本东野大叔的作品吧,感觉文笔比较稚嫩,描述不够生动,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有不过好,作案手法也有点牵强,但是也看得出来是用心想过的,因为我写的时候也是这样,参考过放学后。
  推荐看过他出名作品后的读者。

林南一 发表于 2013-9-11 15:29:18

  相比东野的其他作品、有些小失望、平时读东野的作品、发出「なるほど」「やっぱり」这样的感叹才觉得真心是不错的书、可以当做一本不需要动脑的看着玩的书、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可能更喜欢情节复杂的缘故、、也许其中有东野学生时代的投影、

密密意 发表于 2013-9-11 16:42:00

  推理小说显然没有恐怖小说那么讨好,构思一个精巧的迷局可比散布恐怖诡异的烟雾弹要难的多。
  
  短篇推理小说显然比长篇推理小说要讨喜的多,短篇只抓住主要枝干就可以,而且读起来也不费劲,长篇既要统筹还要兼顾,而且还得保证读者不会半途而废——不得不说大多数长篇推理小说读起来实在考验一个读者的定力。
  
  在这部东野先生的早期作品中,几个故事的构思都很精巧,前几篇采用的是背后出人意料的隐情和出人意料的犯罪动机,最后两篇则是错开手法的运用——错开的录像带杀人,错开的分段描述都为本书增色不少。其中《没有凶手的杀人夜》的分开描述颇有恐怖小说里已死去的人静静描述的诡异氛围。
  
  日本的推理小说向来是不以文字取胜的,文字的要求是叙述清楚,条理分明,而且不过多地渲染感情,作者本人的叙述因此显得冷静沉着,甚至有报告文学的感觉,在平静娓娓道来的叙述中,间或夹杂着冷锐的批判和含蓄的嘲讽,真正表现其功底的是,作者如何搭建一个精巧的宫殿再出其不意地使其轰然倒塌,杀读者一个措手不及。可惜,即便是在东野先生的《嫌疑人X的献身》中,这种效果也没达到。真正达到这样效果,并且读后使人久久难以平静的恐怕要推松本清张的《砂器》了。
  
  东野先生的作品精巧有余,手段也可以,但是规模不大,格局不广,要想像松本清张先生这样揭示一个迷局的同时深深反思这个社会时弊,东野先生恐怕还真得费一番功夫。

宝NA 发表于 2013-9-17 21:50:15

  短篇不太能发挥东野的人情优势。前几篇凶手都很好猜,只有最后一篇【杀人夜】那个有些复杂,但可能是翻译问题,读起来人称混乱,刚开始让我云里雾里的。跟继母XX那个故事不错,符合我的重口味。总体三星半。据说日剧马上播出,超豪华卡斯,超期待。

机械和 发表于 2013-9-17 22:03:01

  有一个名字特别出名,那就是东野圭吾!
  有一个名字出镜率最高,那就是东野圭吾!
  有四个字特别值钱,那就是东野圭吾!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连续推出东野圭吾的两部短篇集《没有凶手的杀人夜》《怪人们》,悄然加入战团,使东野版权再度争夺更加混乱!可见东野圭吾在内地市场炙手程度绝对不一般!
  
  对于书的内容,简单几句就能说明。这两部作品均为东野早期的短篇作品集,主打本格推理路线,两部作品中均有几篇文章比较有亮点,足以见证东野对于布局设计与节奏把握?出色发挥!如果翻开本作的是一位刚刚接触推理小说的朋友,那么这两部作品的水平尚可。如果您是一位对于推理小说小有研究,并且阅尽千帆的朋友,那么这两部作品可能很难给您带来更多的惊喜与乐趣!我本人现在阅读东野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只要出版,肯定会买,肯定会读。所以在此提醒对于作品有高要求的朋友,绕行这两本作品!
  
  自从2008年东野横空出世,他的作品所带来的影响虽然不能说是绝后的,但起码是空前的!东野的出现,也带领中国本土推理市场达到了火热的程度,火到一塌糊涂,以至于有些出版社确实烧糊涂了!只要是和?理,惊悚,悬疑沾边的,必然会在醒目位置上赫然出现东野圭吾四个大字,甚者都看不到原作者是谁……恐怕不久连母婴杂志,烹饪图书上也会出现东野圭吾的身影!南海出版社手握大把东野版权,经典又比较多,热销是必然之势!其他出版社也纷纷效仿。今年加入东野战团出版社就不下三家,目前来看,东野简体版超越台版不是指日可待,而是已成定局!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认真选择。如果您是东野铁杆,如果您是全集控,那么以下的话,您可以无视之。目前东野大部分经典作品已经出版的差不多了,虽然出版社都在疯抢版权,?经典作品就那么多。像《梦回都灵》《与眨眼干杯》这些散文集,都赫然出现,想见东野的版权已经抢无可抢了!东野的优秀作品,集中在中后期。虽然作品强势,但不一定部部优秀,还请大家理性的对待东野的作品。出版社大量引进版权是好事,但是这样更容易导致水平的参差不齐,购书需谨慎,少花冤枉钱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