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 发表于 2013-6-2 19:16:59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 - 书评

  那年夏天,我九岁,然后,我死了。幼小的凶手惊恐地、沉着地奔忙于藏匿 我的尸体在与死亡的游戏中,孩子们究竟是更加狡黠,还是更加天真?

作者简介
  乙一(Otsuichi),1978年10月21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7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水果姐 发表于 2013-7-26 04:55:32

  夏天
  
  夹脚拖鞋 蝉鸣酷热难耐
  
  烟火
  
  夏季浴衣 扑扇 缤纷炫丽
  
  我的尸体
  
  温馨美好之下的毛骨悚然和面目狰狞
  
  我以为阿健年纪不小因为他的成熟稳重处变不惊却愕然发现他只是个五年级的孩子
  
  面对小伙伴的死亡和妹妹的眼泪和不安他竟能如此天衣无缝地应对所有危机
  
  一直很佩服这样的人
  
  阿健的妹妹弥生相信很多人都能在她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做错事之后的慌张和掩饰即使到了最后的最后依然无法说出真相 希望平和的生活就这么继续下去
  
  被杀死的“我”一直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陈述着故事
  
  有时候你觉得她活着但你又分明知道她死了
  
  和式小说一向充斥着这种变态的美丽用平常的语气诉说着不平常的故事
  
  好人终有好报之类的结尾好像与这类小说无缘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而又现实
  
  ——记《夏天·烟火·我的尸体》by乙一

蝶舞 发表于 2013-7-28 14:28:33

         那年夏天,我九岁,然后,我死了。幼小的凶手惊恐地、沉着地奔忙于藏匿 我的尸体在与 死亡的游戏中,孩子们究竟是更加狡黠,还是更加天真?
      这是本书的简介.
     
     我承认当初曾因为,这太过哗众取宠的书名,差点放弃.
      但一直以来,都偏爱关于小孩的故事.
      简单的,深沉的,欢乐的,悲哀的.
      尤其,更偏爱矛盾和冲击力强的东西.
      纯真之邪...又怎么能抗拒呢
  
      小孩子是天真的。他们会对你摆出纯真的微笑说出逗乐你的童稚话语。他们没有大人那些的惺惺作态,他们是最真实的自己。
   是的,真实到,把善良和恶毒,都表现得无比直接而又淋漓尽致。他们也会因为一点小事去恶意地对待自己身边的同伴,抛弃了是非观念,他们因为心里天真的恶意而做出来的事情,因为那种懵懂和直接,会比成人更令人可怕。
  
     夏天的水田,树林,花火...都是童真和美丽.因为想要独占哥哥的爱而杀死五月的弥生,对死亡毫无惊惧,冷静的处理尸体的阿健,还有通身环绕着治愈与黑暗的阿绿...单说故事情节,未必惊艳...用小孩子的视角,用甜美少女的口吻,用阳光少年的口吻平平淡淡,喃喃私语讲述一个仿佛美丽的童话...才是动人之处.11岁和9岁....不过一群孩子,没有黑白之分,亦无对错之别的孩子.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几个孩子相约去河里游泳,其中一个孩子被水淹死了,剩下的几个孩子却一哄而散跑了,回家也不谋而合的不提这件事情,任凭死去的孩子的家人四处寻找...当下就想起这本书来.那时心惊啊,简直背脊发凉.才越发觉得这书的骇人之处.
      后来,有个孩子在连续几天的噩梦后,才告诉了父母.新闻还附了他的一张相片,哭得异常天真...还好,故事毕竟是故事...孩子也是会害怕的.
  
     恩,听说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才16岁.很好奇,他拥有的是怎样的童年呢...

yollw 发表于 2013-9-11 18:07:37

  我一直讨厌小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讨厌。小孩子有一颗纯净的未被尘世污染的心,但同时这颗心也是最接近兽性的。因为他们太小,小到不懂事。为了自己想要的、为了自己认为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事理 。说是讨厌他们,不去说是恐惧,没有人知道在一个小孩的世界里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Paprik 发表于 2013-9-17 14:24:10

  五月是“我”,“我”是尸体。
  全文所要讲述的,就是“那些对我视若家人的朋友们,如何想法设法让我从世界消失的故事”。
  才9岁,五月从树上摔下来的那个夏天傍晚,平淡无奇,一如往日:和弥生一起等着阿健,在橘家吃绿姐姐的冰激凌,去到橘家后面的森林里玩耍。只是多说了一句话,一句自己的心声而已“我也喜欢阿健。”然后,坐在树上毫无防备的五月就被弥生推了下去。
  五月是笨蛋啊!弥生不是说了么,她喜欢阿健啊,她非常遗憾身为妹妹的自己不能成为阿健的新娘。五月在这样的弥生面前吐露心声是什么意思呢?“心声的交换”什么的,能算是理由么!在弥生面前这么说的你,难到不是一种炫耀么:我也喜欢阿健【但我不是阿健的妹妹,所以我还是有机会成为阿健的新娘呢。】在弥生的耳朵里听起来,恐怕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如果不是炫耀的话,或者你是在期待弥生能够帮助自己战胜绿姐姐赢得阿健?哼,傻孩子,你想什么呢。
  于是,弥生把手伸到五月的背后……
  没有想那么多吧,那一刻没有想到推下去之后,对方就会死掉这样的事情。只是内心纯粹地感到因为嫉妒而引起的愤怒。这种情况,不只是小孩子,大人也会做出这种不计后果的不理智行为:比如吵架了,在路边推搡,结果一辆车速120码的汽车驶来……
  杀害不是本意,但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死的不是自己,不是自己最重视的哥哥。不过是一个在别人眼里看来关系很好的“朋友”而已。她的死亡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呢?自己没有受伤,不痛不痒;也许在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会谈论这件事情,但是很快这段时间就会过去的吧。地球又不是绕着她运转的。她除了陪自己玩,又有什么意义呢?66出现时,能保护自己的,是哥哥!
  对阿健而言,这个小女孩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吧。虽然,大家都一直一直在一起玩耍呢。但是,这个位置,无论是谁,都可以替代的啊!
  如果妹妹,不是自己的亲妹妹,也许,也是这样的存在呢。
  这一次,死亡就在面前,也是不痛不痒,或许有那么点吓人,但是在一个男人的字典里,怎么会有“害怕”两个字!
  妹妹希望不被人发现五月的死,虽然她说五月是自己摔下来的,但是阿健也不一定真正相信吧。无论如何,五月是和他们两个在一起是死掉的,大人们绝对会很烦人地问这问那吧。所以,把尸体藏起来,假装我们与这一切都无关,不是最轻松的事情么。那就这么做吧。
  绿姐姐是我不太懂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杀害那么多的男孩子,她喜欢阿健么?这个人,到底是如何黑掉的?又是怎么的一种黑法?我看得朦朦胧胧,只是感受到,她妖精似的红唇和笑声。
  

Erines 发表于 2013-9-17 14:40:4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讨厌小孩,虽然我自己也只是刚刚逃离这个阶段。众多的法律保护小孩犯罪,再大的罪行也能够变得不值一提,最多新闻里轮番转几天加上舆论引导思考人性和内心,一桩事就可以揭过去。这种情绪似乎被日本文学和外国电影影响的最多,中国大陆人还没有谁有胆量做出这种改变。但是无论是曾经的禁片《发条橙》还是评价很高的《猜火车》,东野圭吾的书《彷徨之刃》和201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的日本电影《告白》,再怎么样也是十几岁的少年,做着或悔改或完蛋的事。这些都是给了我很大触动的作品,毕竟正处于相当的年纪。乙一这部写于十六岁的处女作,描写的却是更小一些完全可以称之为小孩的生物,展露出的自私和冷静。
  弥生,我不过是说我喜欢阿健,你怎么就把我推下树呢?
  阿健,你看见我的脸上黑色的血,有没有怀疑过弥生说我自己掉下来的话?几次藏匿我的尸体差点被人发现,你有没有一点点后悔。
  我死的时候是夏天。尸体腐烂的很快吧?阿姨,弥生,阿健,腐烂的气息是不是很难闻?阿姨你早就闻到了吧,弄脏你家的柜子和被子真是不好意思,但是我也没办法控制身上流出的液体。让你忍受那么久来包庇弥生和阿健,真是对不起。
  最后,绿姐姐,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揭穿,要让我的尸体在夏天腐烂,让阿健看到我那么丑陋恶心的样子?冷库里有那么多可以和我一起玩竹笼眼的伙伴,我腐烂的尸体怎么去面对他们?我生前吃的冰激凌,都是干净的吗?快点把阿健带过来吧,我很想他呢,你最终是想杀了他,不是吗?
  绿姐姐,你真是很变态啊。
  
  
  
  小孩?你是小孩那又怎样?

Wbear 发表于 2013-9-17 22:10:12

  书中包含了两个故事,前者即是标题,后者则名为《优子》。两则故事看的时候可能有点压抑但我觉得还不至于算上黑乙一中的标准,前者故事安排的比较容易让人猜到,剧情发展略显单薄,我只能说有些一般,而后者故事我本自以为猜到了结果,剧情也确实按照自以为的方向走了,结局却有些出人意料,不得不对乙一感到惊奇,毕竟那时候他才16岁,我们16岁的时候又在做什么呢?

零崎夢 发表于 2013-9-17 22:21:56

  好吓人…
  到最后才明白过来…
  刚看完一身汗…
  
  
  不过还是有一些疑问的、、
  阿健他喜欢绿姐姐吗?还是喜欢弥生?不然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帮弥生?他这样其实做得不到什么好处呐…还是说这仅仅只是兄妹之情…(_`)?
  总觉得不是这么简单阿…
  
  

淡淡~ 发表于 2013-9-19 21:39:24

  还行吧~主要是之前有人强烈推荐乙一的zoo,看完了以后充分发挥了我的坏习惯,就是看一个作者的书只要看一本,就一定会看完他所有的作品。最后肯定会腻掉。
      不过最近很喜欢以死者的口吻叙述的小说呢,推荐马爱农翻译的《幽灵女孩》(没错就是那个翻译哈利波特的人),书写的畅快淋漓,看起来毫无压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