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邦骑士 - 书评
我全身酸痛的在长椅上醒来,一点儿也记不起是怎么来到这儿的,记忆像是烟雾一般消失了。但是当我偶然认识石川良子和占星师御手洗洁之后,我的命运却被引向另一个方向。我发现了自己以前留下的日记:“我要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4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整本书看下来,唯一的感觉就是结构精巧。不过作为岛田的代表性特征,结构精巧貌似也算不了什么突破。
全文有150余页都是在进行感情描写,不得不说,岛田实在是,不适合写感情。作为引导剧情走向和推动的元素,这部分感情显得干涩,又有一些不合理。
到中间部分的时候其实已经隐约猜到了谜底。但看到后面还是不得不说谜底没猜透。或许说成猜不透要好一些。信息的不对称,条件的失衡,都导致了这本书是无法当做一本本格推理来看的。
但更多的,关于剧情的构想。简简单单的失忆,被玩儿出了这么多花样。还是不得不赞一个! 御手洗和石冈的初次相遇,福尔摩斯和华生的邂逅。
御手洗庞大的推理能力再次强力展现,不到最后一刻,真相就不会发现。
失去记忆的我爱上了良子,就算我叫石川敬介还是益子秀司,良子都充满着家的气息。
但是这一切难道都是一场将我引入无尽深渊的骗局?良子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我只是帮助她过河的卒子,是开始就准备舍弃的一次性用品吗?
我失去的记忆如此得骇人听闻又悲惨得让人落泪,复仇成了我唯一的执着。但良子的眼泪是那么令人心碎,她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女子,是我愿意放弃仇恨重新开始的契机。
但是,他们连良子都夺走了,出现在我面前自己的幻影,步步紧逼的敌手,一封良子家人的求救信。我只有杀人了,像一个骑士救出心爱的人。
心爱的人啊,就算你亲自把荆棘放我的脚前,为了能一吻香唇我会毫不犹豫,因为你善良的眼泪让我心醉,当一切尘埃落定,恢复记忆的一刻,我的心不是释然和忏悔,而是失去你让我的心饱受疲累。 一、剧情概括
“我”在长椅上起来,却忘记了自己是谁!在与陪酒女郎良子相遇后,与她住在一起,产生了爱情。“我”患有“恐镜症”,并且似乎能够预测未来……在探索过去的过程中,结识了占星术师御手洗洁。而随后“我”发现了自己过去的驾照,知道了“我”是益子秀司,在找回自我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了一本日记,随后知道自己是为妻子千贺子报仇的杀人凶手!千贺子被涉黑人士井源和山内性虐待已久,最后不忍受辱,携带孩子菜菜一同上吊。知道此事后,“我”立马决定复仇!然而就在“我”即将杀死井源时,良子却忽然出现阻止,随后“我”误伤了良子,御手洗赶来阻止“我”继续复仇,告诉了我真相:一切都是良子的哥哥,真正的益子秀司策划的!良子母亲本是井源原配,但为了夺取遗产和保险金,决定利用患有记忆障碍症的“我”替他们杀死井源,而策划了一系列假日记,并且给“我”下了多种麻醉药,导致产生致幻剂效果,然而良子却在这个过程中,真的爱上了“我”,她抢救无效,去世了……而“我”终于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是石冈和己,记忆恢复,而御手洗对“我”而言,有如独闯异邦时遇到的骑士。
二、结构分析
这部作品在诡计方面的出彩部分在于对读者的诱导。
首先谈误导,这与阿婆的《罗杰疑案》有相似之处。本篇运用“误导”的手段是首先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同《罗杰疑案》一样,从一开始就让读者站在“我”的角度去推断整个剧情的发展,和主人公经历共同的心理变化过程;其次,是“绝对悬念”的设置,这里我所提出的“绝对”是指在推理小说中特有的悬念设置方式,这与戏剧、电影中的悬念设置有极大的差别,后者讲究的是悬念收放的程度,为了维持并激发观众的兴趣,而让观众站在比剧中人物知道多一点的角度去看待全剧发展,从而使观众的心理产生同情、怜悯、期待等等情绪,而达到剧作家所追求的效果。而推理小说中的悬念设置,则多半是一种对读者的挑战,给出种种线索,让读者去猜想、推理结局。而本篇的“绝对悬念”,则是在设置悬念的过程中,作者没有给出读者任何提示,作品所追求的的效果纯粹是达到最后一鸣惊人之感。这与给出线索、猜想结局的手法也不相同,因为本篇是将读者完全安置在了一个信息死角里,所以除了等待最后出马的侦探给出一个答案之外,读者几乎是无法推测出真相的。
当然,作者也给出了微小的提示,或者说是普通的悬念设置,比如良子前去占星,御手洗的整个预测,这对于一个熟悉推理作品或者心智敏锐的读者而言,立刻便会转变被剧中人物牵着走的被动局面了。
三、个人理解
对于岛田庄司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了,此次下定决心买这本书其实也是一时冲动,宿舍的书架真的彻底被书塞满了……百闻不如一见,一见却因期待太高,而难免有些失望的情绪。这种失望不仅是来源于对作品本身的看法,当然也有笔者个人阅读经历的原因。
首先是感觉作品本身有一些瑕疵。当开始阅读之后,除了关心主人公的命运之外,最引起笔者兴趣的无疑是大侦探御手洗的点点滴滴。御手洗的开场秀被处理得相当精彩,短短描写之中,御手洗的性格色彩、职业特征已经散发除了强烈的魅力,所以无比期待御手洗的每一次出场,而岛田老师无疑也将每一次御手洗的出场写得让人欲罢不能,他泡烂的咖啡、在外面与人争执拖车法案等等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形象鲜明的侦探。然而就是因为岛田老师要将御手洗打造得出彩,所以有几段描写让本应该落在案子或者涉案人之上的戏份,都落在了御手洗身上,后者抢尽风头的同时,也把戏带散了。尤其是本书的结尾,作为石冈和己和御手洗的初次见面大礼,岛田老师把“异邦骑士”四个字扣在了御手洗身上,这样的点题几乎点在局外人的身上,瞬间把整个故事的结构拉跨了。其实如果要塑造御手洗,个人比较倾向的方式还是从一开始就将戏核落在他身上,比如《血字的研究》那样的方式,或者将御手洗的戏份再添重一点,“参与感”更强烈一点。其实很多作品都选择了侦探的推迟出现,而掌握不好分寸的,直接将故事写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案件,一部分用于描写侦探,明明前者的比重要大于后者,但写着写着却把重心丢了。
其次,对于“绝对悬念”的设置有经验的读者,对于这种类型的诡计设置恐怕难以产生再次阅读的情绪。当然这也是推理小说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读者只是期待最后知道真相的“一时爽快”,很难对剧中的其他部分再有兴趣了。而这部小说能够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岛田老师对于爱情的描写,不少读者对于这个爱情故事都非常感动,这当然就是侦探小说突破自身框架,进入情感层面所带来的巨大收获了。这一点做的非常好的无疑使东野圭吾,东野老师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动机,感情描写,所以才会有如此巨大的改编电影电视剧市场,观众所期待的必然还是感情,诡计、真相这些都是看过只能惊叹的东西。回归本篇,其实个人对岛田老师所描写的感情并不感冒,主人公的感情一直利用“我”的叙述在告诉读者感情的深刻程度,但却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外部动作。
再次,诡计的设置如果需要不断的“圆谎”,那么必然会失色一些。比如本篇的“恐镜症”,“致幻剂效果”“催眠”以及一连串的偶然性……岛田老师为了完善诡计的逻辑,不得不设置了很多小的细节去证明可行性,难免让人感到有些牵强。
最后,与笔者个人阅读经历有很大关系。读推理小说还是应该有读推理小说的态度,用对其他文学作品的要求去看待推理作品,一开始就弄错了方向。个人觉得如果推理作品都往东野老师越来越出格的社会派去发展,那么必然会损失这个类别独有的精彩……另外,因为看过了《记忆碎片》,所以难免对比了一下。
四、摘抄
大众总喜欢将真相扭曲到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这是一种充满惰性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形成的道德标准,根本狗屁不如。
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部小说了,从《占星术杀人魔法》中知道了岛田的才华,从《奇想,天动》中看到了岛田的异想天开,从《斜屋犯罪》中看出了岛田的顽皮。从《异邦骑士》里面我看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正如一位读者说的“在今天居然还有让我流泪的小说”极致的骗局!极致的爱情!极致的人性!除了怀疑和仇恨,我们还能坚守什么…… 阅读这本书的经历必须在累赘文字之前好好述说一番,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感性与理性情感,并运用自如。
在我阅读过的日本推理小说当中,能坚持通宵彻读的除了此书之外就只有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与天童荒太的《永远是孩子》了。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感觉,宛如此刻我仍然停留在小说中元住吉公寓里无助地呐喊。
可能是近些年读书习惯的改变,我已经好久没有体会到阅读的快感了,所以必须要好好感谢这一本已经在书架上陈放多年的《异邦骑士》。
与许多推理迷一样,我阅读岛田庄司先生的作品是怀着强烈目的性挑选的。从《占星术杀人魔法》开始,我便陷入无穷尽的期待之中,即期待我每选择的一部作品,都能把诡计演绎到惊天动地的地步而无法附加。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陆续阅读了《奇想、天恸》、《斜屋犯罪》、《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等作品。果不其然,岛田庄司在这些作品中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另人难以想象的犯罪手法,并熟练的运用文字技巧,让读者通过独特的幻视效果,达到精彩绝伦的震撼效果。我想说,这绝对是一种天赋,是不可替代的想象力让我们能够阅读到如此绝妙的推理小说。
《异邦骑士》仅是我选择的第五本推理小说,尽管多年前我曾多次阅读过前面几个章节,但都由于一些意外的原因,让我无法通读,结果竟忘却了此本小说的存在。此次外出,我选择了四本推理小说随身携带,那本封面泛黄的《异邦骑士》被我惊讶地发现,又毫不犹豫的装入行李箱中。这实在是有趣又让人觉得嘲讽的巧合,岛田庄司在完成二十四部作品后,因受到讲谈社集结企划邀请,终想到“被双亲抛弃九年后才重新相认的小孩儿(出自1997年《异邦骑士》完全修订版作者后记)”,顺理成章的,《良子的回忆》变成了有着浪漫精神的《异邦骑士》。
现在来理智的谈谈这部让我感动的一塌糊涂的作品。通常来说,初次尝试创作的写手都会在有意无意中通过笔下的人物来映射与本人相关的事务与幻想,也就是说作者笔下的人物很有可能是就是作者的某个分身。在日本,他们习惯称其为“私小说”。岛田庄司在谈到创作历程的时候说:“个人感觉是将私小说的形式打散,然后掺入了很多解谜的情节,重新组合而成的作品。”如此看来,那位不停地寻找自己车子的失忆男人,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岛田庄司在青年时代的投影。作者之所以称其不能算作是推理小说,大概是创作小说时的心态及创作时强加在作品之中的某种意愿等原因导致的。
其实我倒是更希望读者诸君在阅读时不是报以推理小说的心态,用更加轻松闲适的心情去阅读这部“青春恋爱小说”才能体会到作者当时那种“青涩隐晦”的心情。前文说过,故事以失忆男子不停地寻找自己车子开始,遇到了改变其人生轨迹的女子石川良子,对其一见钟情的主角,开始了与良子浪漫而又安定的同居生活。此种强烈的青春气息,随着文字流动到另外一个深渊,小说的节奏如乐曲般进入了紧张而又刺激的高潮。
悬念从小说的开头便已经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一个失忆男子的爱情故事就像童话一样在浪漫的氛围中四处蔓延,如此彻底架空自己的“私小说”怎么看都带有作者强烈的幻想意识。随着失忆男子的行动,其思绪出现了复杂的跳跃,而同居女友良子的异常性情,再次将他推入到迷失的深渊。
随着占星术师御手洗的出现,小说开始朝着更加有趣的方向发展。御手洗奇特个性的生动描述为读者理解之后有他出现的作品提供了庞大的支撑条件,包括其名字、性格、癖好等众多细节,都在《异邦骑士》中有详尽的解释。
对于小说的诡计,这里不做评价,因为小说能让我震惊的绝对不是作者在小说里面构建的创新似的宏大诡计。相反,只有真正脱离解谜趣味之后,才能发现小说本身述说的凄美爱情故事。就像是午夜梦回偶尔回忆起那段青涩深刻的过往,而不自觉发出的轻声叹息。这是一种浪漫和困惑相互交错的唯美意境。
可惜,在这里无法对小说中良子的行动展开分析和讨论,不过这却丝毫不影响我借用以上文字表达对此部作品的谢意。
Part0、站在通往异邦的门前,门前站着通往异邦的骑士
『你像突然闯入了意料之外的陌生土地、走进完全陌生人群里的亡命之徒,一边咀嚼着干涩的孤独感,一边放任自己的身体随波逐流,漫无目的的跟着前方的人向前走。
你的故事正要开启。故事的种子已经发芽,在隔着车道的那一边,等待你的经过,只要竖起耳朵,应该就可以听到那颗种子的呼吸声。你不会错过你的故事,因为它将以强有力的手臂,紧紧的抓住你,把你拉到向阳而明亮的地方。
就这样,属于你和你们的故事要开始了。这是以石川敬介和石川良子的名字所展开的故事。然而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会有怎样的结局呢?现在的你当然还不知道。而且,你也没有发现,萍水相逢,现在和你并肩走在一起的她,在刚才的某一瞬间,眼里曾闪过一丝不安的阴影。』
——摘抄、改编自法月纶太郎《二的悲剧》
Part1、良子的回忆,回忆的是良子
回忆良子之前,我先来回忆一下吧。
依稀记得买《异邦骑士》的那天,是去年的正月初几的时候,桌上还堆着好几本岛田的书。和朋友出门逛书店,又买了《羽衣传说的记忆》和《异邦骑士》,我还给朋友一个劲的推荐这个叫岛田庄司的作者——虽然当时我就看了十几本岛田的作品而已。回家之后火速读完了《羽衣传说的记忆》,而《异邦骑士》却在桌上放了好几天都没有动。
等到真正看完《异邦骑士》,已经是在元宵节之后几天的晚上了。
一直不曾忘记读完之后那种感觉,很痛苦,但是没办法表达。之前也被《奇想,天动》感动过。但是与《奇想,天动》那种同情截然不同,《异邦骑士》的痛更加彻底,更加实际,更加绵长。深留在心里的痛很难消散。尤其是反复的阅读,看到七月二十八日,良子与敬介在车站前分别那一段,便不愿意再读下去。
在我眼里,故事中的人物,相互救赎,异邦骑士,既是良子,又是敬介,也是御手洗。
这本书,曾经的名字叫做《良子的回忆》,在出版时改成了《异邦骑士》。虽然按照岛田老师的说法,这是“临时写的标题”。但是我却更喜欢《良子的回忆》这个名字。与《异邦骑士》相比,这个名字没有华丽与英勇,却多了一份平淡与爱意——我只是多么希望敬介与良子就这么平淡的走下去啊!回忆,只是代表过去,而过去,则无法挽回。良子的回忆,就是那段无法挽回的过去。
但这又何止是良子的回忆,同样也是敬介的回忆。浑浑噩噩地从长椅上醒来的敬介,忘记了一切,对周围感到陌生又恐慌。此时,良子便如同异邦的骑士,出现在敬介的面前,施以援手,让敬介再一次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幸福。对于敬介而言,自己重生后的回忆,如梦似幻,却又无比真实——
在良子的屋里,敬介第一次品尝了加了柠檬汁的鸡肉锅,也是失去记忆之后的第一顿大餐。
在海边,敬介笨拙地向良子表白。
良子给敬介起了“石川敬介”这个名字,两人像是夫妻一样拥有了相同的姓氏。
良子等待了敬介两个小时,只为了和敬介一起回家过二十岁的生日。
敬介花光了奖金给良子买音响,当送货卡车到达的时候,两人高兴地抱在一起欢呼着。
敬介和良子在横滨玩了一天,良子玩那个小鸡玩具玩的不亦乐乎。
敬介和良子上门拜访御手洗,良子死缠烂打要知道御手洗的名字,把御手洗整的狼狈不堪。。
以上种种,是良子的回忆,是敬介的回忆。是属于两个人的美好回忆。
藤田宜永在《来自巴黎的遗言》中写道:“异乡人的自由滋味,就像一种甜美的毒药。”我感觉敬介就是处在精神的异乡之中,沉浸在这甜美的毒药之中不可自拔——不愿意再回忆过去,宁愿抛妻弃子,打算就这么度过自己的一生。敬介甚至畅想自己的婚礼,只有他和良子两人以及唯一的客人御手洗洁。敬介想要的生活只有这么简单。
但是上天却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无法满足。从良子的T恤被无情毁坏的那一刻,悲剧就拉开了序幕。良子性格的巨大变化隐隐显露出一种不祥的征兆,前半本的幸福与甜蜜场面,瞬间急转直下。
七月二十八日,良子与敬介在车站前分别。
这是温情与悲剧的分割点。
下次相见,却已经是荒川堤上最为凄惨的一幕!
荒川河堤上的这一段的剧情设置真的非常的残酷。任何人都可以伤害良子,但是唯独敬介不会,因为良子是给予敬介新生的骑士,是敬介的灵魂支柱。而最后却是敬介——亲手毁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击垮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心灵世界。那一瞬间,敬介这个人格,已经开始崩塌了。
但是对于良子而言,她却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心愿。
在良子的眼里,石川敬介才是那个来自异邦的骑士。敬介安抚了良子那颗因为受伤而暂时疯狂的心,让她相信爱情,相信世界,相信那些被自己丢弃的东西。回想起老师所说的红绳故事,良子觉得自己也得到了救赎。
而现在,那个来自异邦骑士却被自己带入了悲剧的命运,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这种莫大的懊悔占据了良子的全身。良子醒的太晚,以至于无法挽回。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犯下的错,良子只是想像敬介一样,像一个骑士一样拯救他。
良子躺在病床上,回忆着一切。良子的回忆,快到终点了。
最后一刻,良子见到了敬介。
“对不起。”
“你不能死。”
无论是“对不起”,还是“你不要死”,这都已经没用了。敬介一声声的呼号,只会让人觉得心疼。无力感油然而生。目睹了全过程的读者,不知都作何感想。
建立在阴谋之上的美好爱情,开出了洁白的花,但是生命短暂而又珍贵。弥留之际,良子肯定看到了敬介手指上的红绳吧。
“病人已经去了。”
良子的回忆,结束了。所有的回忆,都只剩下敬介的那一半——这对相互拯救的恋人,崩解了。倒是那只公鸡玩具,那间元住吉的公寓、那封绝笔信似乎还在诉说着什么。手捧着良子的绝笔信,石川敬介的异邦人之梦,在泪水中苏醒了。石川敬介,这个为了石川良子而生的人,却也从此不复存在了。这个名字,这段生活,都是良子给予的,便也随着良子逝去吧。
在我眼中,他不是那个和御手洗拌嘴养狗玩冷战的助手石冈和己,他只是那个为了爱情,为了生活,为了幸福奋不顾身,只属于石川良子的丈夫石川敬介。他只属于这部作品。
我只在《龙卧亭杀人事件》和《里美上京》中,依稀看到了石川敬介的身影,但是物是人非,更显寂寞。尤其是《里美上京》中,重走当年的那条路,石川敬介的内心更是五味杂陈无处诉说。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异邦骑士》,只有石川敬介,没有石冈和己。
也仅此希望石川敬介以石冈和己之名好好活下去。
『你一定要打起精神,找一个好的工作,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Part2、异邦骑士,骑士来自异邦
出于叙述的需要,此处的石川敬介、石冈和己的名字会混合使用。敬请见谅。
说到《异邦骑士》,就不得不说御手洗洁。
《异邦骑士》被归入御手洗洁系列第四作,但是是当时的御手洗洁&石冈和己探案初始作。尽管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御手洗洁算不得绝对的主角,但是很多人却不这么想。很多读者,看完《异邦骑士》之后,把焦点集中在了御手洗洁这个人物身上,甚至超越了石川敬介与石川良子的爱情,更加为人津津乐道。
确实,《异邦骑士》这个名字更像是为御手洗洁这个人物起的名字。初次登场的御手洗洁,一上场就给读者带来一种反传统的形象——张狂、放肆甚至疯癫,犹如西洋人一样心直口快……从他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更像是地道的“异邦人”。
再说“骑士”。御手洗洁是整本书中最“骑士”的人,不仅是精神层面的骑士,更是在现实中扮演起了骑士的角色。面对荒川堤上那辆咆哮的摩托车,那华丽的着地,那声震天的枪响,就像是重金属的敲打人心,如同御手洗洁那排山倒海的吉他一般,每个读者想必都会为之震撼不已。御手洗跨骑摩托车的片段,也成为了御手洗洁系列的不朽的镜头之一。
如果没有御手洗洁,良子的牺牲也就毫无意义。但是幸好御手洗洁的出现,让这桩悲剧止住了步伐。
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御手洗洁其实一直在担负着照顾石冈和己的角色。石川敬介不复存在,而石冈和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有依靠御手洗洁。唯一庆幸的是,御手洗洁站在石冈和己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个来自异邦的骑士,不仅是救赎,也是在守护。
时间再往前调,再来回顾一下御手洗洁与石冈和己的初次相逢。
石冈和己初次拜会御手洗洁的场面相当狼狈。石冈走进御手洗占星学教室,前前后后那一段段的心理描写,不同于石川敬介和石川良子之间恋人氛围,更像是两个老朋友之间的“攻讦“。石冈的心理描写也一扫前两章的沉郁气氛,进入了类似于搞笑的模式。然后这种徘徊于元住吉和纲岛之间的,甜蜜幸福和轻快幽默之间的切换,是整本小说里最为酣畅淋漓的部分。
但是多年之后,在多年以后在《御手洗洁的旋律》第四篇《别了,我曾经的思念》中,通过海因里希的转述,首度披露了御手洗当时的心情——
『御手洗清楚地告诉我,那位年轻人长着白净的面庞,总是穿着一件白衬衣,淡薄的身子在他面前晃动着,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哀求似的眼神看着他的脸,这种眼神让他无法装作视而不见,就像一记重拳重重的击打在他的胸前,心痛和怜悯难以抑制。这种感觉他以前从未有过,所以他当时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人,拼尽全力也要让他渡过难关。』
——《御手洗洁的旋律》
这一段叙述与《异邦骑士》产生了差别。且不说《异邦骑士》中石冈和己吐槽到脱力,竟然会有一脸的恐慌。居然连嬉皮笑脸、俯瞰世界的御手洗竟是抱着这种痛苦心情面对石冈,让人始料未及。那个因为名字而气急败坏,因为砂糖而团团乱转,因为音乐而兴奋不已,因为嘲讽世人而笑翻在地,因为停车问题而当众演讲的乐天派疯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有悲哀的感觉。
石冈的神色其实很好理解,作为《异邦骑士》的叙述者,他无法描写自己的神色,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脸色有多差。也许是因为太过小心翼翼,生怕外面世界破坏现有的幸福,所以成天吊着一副抑郁的神色来保护自己。从工厂同事们的评价中大概可以了解到这种情况。
但是御手洗的心情则值得深究。首先可以肯定,御手洗的心中肯定是在痛苦。即使与石冈一见如故,但是下定决心愿意帮助他,如果没有丝毫的同情与哀痛的话,那才真的可以说是怪事。但是御手洗的表现又怎么解释呢?直到我读到了《铃兰事件》中的一段话——
『可是,那时觉得痛苦的人,不是只有我自己。我为了想要得到救赎,而整天跟着他。其实或许他比我还要痛苦。这一点我是最近才了解到的。想到我完全不能安慰到他,我就觉得非常痛苦。』
——《铃兰事件》
在《铃兰事件》的末尾,岛田老师借橘惠理子之口,像读者们表达了御手洗洁心中他人无从知晓的部分(当时的御手洗只是个幼儿园学生)。可以看出,御手洗不光在救赎他人,自己的内心中却也在承担着读者们难以看到的痛苦。在多数场合,御手洗表现得事不关己,随心所欲,但是其实他的内心一点都不平静。表现得越是“疯狂“,恐怕内心里越是煎熬。而这种痛苦偶尔会倾泻出来,就例如《水晶金字塔》中御手洗的那段抑郁期应该就是如此。
在不断的迷茫与痛苦中,御手洗可能才是那个最需要救赎的人。他的善良让他承担了太多,最后只会伤害自己来保全他人。由此可见,《异邦骑士》中的御手洗,其实一定也在默默承受着煎熬。他没办法拒绝那种绝望的眼神。他只能用自己的内心分担石冈的痛苦。
『你是否感觉过与另一个人心灵相通,完全能体察对方的痛苦,并把它当做自己的事,真正在感情上融为一体,共同体会对方的悲哀和痛苦,并以此确定两人的关系。』
——《御手洗洁的旋律》
也许就是这个样子,不愿意表露自我的御手洗,却从精神上一直和石冈站在一起。
是不是为昨天写的读书笔记感到天真和愚钝,没看到最后,结论是不应该轻易下的。尤其是推理小说,我们不能感情左右。不错,岛田的作品很能抓住人的情感,让人陶醉在情感世界里,而忘了书的本质是推理,而不是言情。
应该说看了那篇留下的日记里,很难去想象它是如此宏大轨迹的一个插叙,不得不说作者在设计这样一个轨迹真是花费很大的心思,真是很空前的想法,不过应该算是一部分运气存在,石冈和己如果没有全部失忆,那么这个计划会全部落空,偶然和必然的一种结合。
看书的时候我一直没有理解封面的三句话“极致的骗局、极致的爱情、极致的人性”,到最后我才明白,所以说不到最后永远不能轻易下结论,否则是很片面和幼稚的。
关于书中的题目,个人觉得《异邦骑士》不太适合,个人也在想想取什么比较好,《失去的日记》这个题目怎么样?
我是没资格写书评的,只是写写淡淡的感官就好,吉敷竹史和御手洗洁的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其实如果静下心来,很有必要在重读一遍,这样能把故事更好的串通和体会。
最后说一句内心的感触,一生中能有御手洗洁这样唯一的朋友,足矣! 当一个失去记忆的人,从一本日记本中发现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是被人轮奸后杀死,自己进行复仇的时候失去记忆。看完日记哪个正常人能控制自己不去杀人?但却不知道,这一切的回忆都是他人制造出来的,一切都是阴谋是圈套,而他因为一个简单的车祸失去记忆的普通人,却可怜的成为了杀人工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