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小学的时候开始看福尔摩斯的。想看福尔摩斯的动机是由于迷上了名侦探柯南,因此对柯南最崇拜的福尔摩斯充满了好奇之心。当我用过年的压岁钱以八十大洋(那时候真是一大笔钱啊)买了三大本厚厚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时候,收银员一副诧异的眼神看着我,怀疑我是否能把这三本书看完。在之后的时间里,翻看福尔摩斯的冒险故事成了我童年一段美好的娱乐活动,在福尔摩斯初次登场时,叹服于他的演绎法;在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教授搏斗双双身亡时,黯然神伤。在那段时光里,福尔摩斯就是我的偶像,我幼小的心里憧憬着将来成为跟福尔摩斯一样的侦探。数不清的夜晚,虽然害怕(那时候还小),却不忍合上书本睡觉,这样的经历是我童年宝贵的回忆。
如今我已成年,但由福尔摩斯培养出来的对推理小说的爱好却不曾削减。感谢那个伴我数载寒暑的福尔摩斯,感谢柯南道尔! 虽然《羊脂球》和《战争与和平》也能让我兴味盎然,但一旦翻开它,不仅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三大短篇大师,以及马克·吐温、杰克·伦敦要被压倒,就连《格列佛游记》和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也得排队。一连几个夏天它都充当了我的“精神西瓜”。
没办法,我的品味就是这么低,也不愿意为提高修养去读那些我提不起精神的高层次名著。
福尔摩斯的故事我早就耳熟能详,上大学时甚至和同学一起流利的背诵福尔摩斯全集的中文故事名,并以此为乐。群众版是我看的最早的版本,这个版本语言优美流畅,富含人文关怀。后来我购买了花城出版社的三卷本全集,里面有西德尼的原版插画,看起来也津津有味,但是我更想收藏一套群众版,优美的语言,粗糙的印刷,借以缅怀那个物质生活匮乏,但是精神生活充实的青涩时代。出版社何不多出些仿古本呢?说不定销路大好啊。 读书,有时影响并不体现在你记住了多少书中的东西,更体现在这本数对你人生的影响。我是在小学5年纪读完的,当时仅凭的是一腔的热情,现在想来,确实没记住多少内容的,可是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敢说与我读过的那本书无关,包括福尔摩斯。
我现在已经少读有益于思维锻炼的书了,想来是前面这类书读的多了,而忽视了灵魂的修炼,不过我想大多数人,尤其是没有读过本书的人,确实是需要补一课,读完这本书才会明白一个理性的人,最终的状态是什么。但是也希望现在已经很理性的人们,当思维的强度超越了灵魂的境界,那么你就别再看这类书了,去读读哲学吧,因为福尔摩斯的强大并不只体现在思维上,更体现在他的人生上。 尽管可以算是上个世纪的老书了,但读来仍觉得十分有趣。福尔摩斯优雅从容的举止,冷静的推理,多样的才能和敏捷的行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部分案子也很考验智商。总的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侦探小说入门的不二选择。 若不是BBC的新版Sherlock, 我也不会将爵士的原著买回家里细细地研读, 也就不会真正地爱上夏福这个神一般的故事人物。
爵士的原著分为4个的长篇故事和56个短篇故事。4个长篇里, 可能由于在夏福的破案过程中穿插了很长一部分的故事背景叙述, 所以自己也并不是很喜欢''血字的研究''和''四签名''这两个被许多推理迷普遍推崇的故事, 反而喜欢哥特味浓厚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而在短篇里, 我也更喜爱后半部分的''最后致意''和''新探案'', 即使爵士的创作热情的缺失,精彩推理部分减少导致故事可看性大大减低, 但与此同时, 爵士对夏福与华生关系的刻画却加重了不少的笔墨。 事实上, 对于这本<<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而言, 我这个逻辑白痴更愿意将其视作华生为夏福执笔而写的个人传记, 一段伟大友谊的记录。
根据爵士''血字的研究''里所写, 1881年夏福与华生经小斯坦弗的介绍而开始合租于贝克街221号(期间华生曾结婚搬出)。直到1914年完成''最后致意''一案, 在这期间, 华生一直陪伴在夏福身边辅助其破案。 此外, 华生还是夏福的个人传记作家, 被夏福称为'' My Boswell ''。而夏福着一个神一般的人物, 也在华生的笔下, 完成了丰满的人物性格刻画:
冷静, 甚至近乎冷血, 讲话经常性带着讥笑和嘲弄的语气, 对于自己天赋与能力的骄傲与自负;对待工作, 他投以十二万分的热情 (很喜欢''血字研究''开篇里爵士对夏福在实验室里拿着试管,像个拿着新玩具的小男孩一般, 兴奋地跑向华生宣布自己实验成功的那一段描写),讲究方法 (选取对于自己工作有帮助的知识而不是囫囵吞枣全部吸取),极端一丝不苟 (仔细收集案件的一切证据, 讲求实地现场考察),但却在别人夸奖自己在侦探术上的成绩时害羞得涨红了脸。
宣称不应该让任何人的特质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 拒绝让情感侵扰自己如机器一般的冷静头脑 (华生曾称夏福为完美的推理机器)。但却在华生受枪伤一刻终于表露自己对于华生的重视, 甚至对罪犯放出了''要是你伤害了华生, 你也不用活着走出这间屋子''的狠话。
由27岁在实验室里一反常态话痨一般的与华生的一番交谈, 莱辛巴赫瀑布最后一案里留给华生的那张字条和那三年里的伤感,到最后致意里夏福对华生说的那一句: ''我还没有好好地看看你, 你看起来还是从前那个愉快的孩子。''看到这句话, 不知为何, 心里总是莫名地温暖和感动。比起朋友, 他们更像soul mate,互知肺腑。有这样一个懂得自己的朋友, 所谓的结婚, 对于夏福来说又算得上什么呢。对于这样的友谊, 真的很羡慕。 高一放假那年,由于期末考试不理想,去转书店时,发现了这本当时对我而言价格不菲的书,买了回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厚厚的一本书自己都不记得看了几遍,里面的字体很小但看的尽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趟在床上手里举着这本书,也不觉得手酸眼疼。自打看了这本书之后,这么多年自己买的多是此类型的小说。一本接着一本的看! 神化一个人总是会被认为是歪门邪道,但福尔摩斯确实在侦探这个行当里算是久练成精、成神了吧?
闲暇时,偶尔看看柯南,也许会被嘲笑成幼稚,但是那些密室也好、不在场作案也罢,福尔摩斯的痕迹却渗透在每一个画面中,让我总是惊叫:抄袭,绝对的抄袭!引来家人阵阵侧目,当然我的“神经质”总是让他们不以为然。
重观此书,很为作者简练的笔触惊叹,精巧的构思,总在这狭小的篇幅中展现无疑,总是把福尔摩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鼻祖来膜拜,虽然我胆小的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刑侦工作者。
他的观察力,细心,渊博的知识,乃至分明的价值观都让我敬仰:一个人如何能对自己知之甚深?想起华生对他的知识结构列的表单,他总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吸收哪些,丝毫不为自己对天文学的一无所知而羞愧自卑,那种淡然、肯定超越了我文字所能形容的。
抛开品质上的优点不谈,天才又总有那么些落寞,比如感情,比如怪癖。也许正因为优缺点都如此明显,我才会如此清晰的牢记他的形象。可难免有一丝心痛,有一丝贪念,如果可以有爱情,如果可以幸福,那是不是更好了呢?当然,也就不成为心中的福尔摩斯神了。
神,高高在上,可以膜拜,却不识人间烟火,于是远离感情。
断臂的维纳斯,永恒之美。。。。 很喜欢这部小说,读它的时候,大脑不停的转动,思维不断的更新,整个人仿佛进入情节里,似乎自己就是福尔摩斯。 高中的时候,迷这本书迷得天昏地暗,真的是非常的好看,感觉歇洛克简直神一样的聪明,从此爱上了侦探小说。用一句很俗的话,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本书的精彩,不仅是故事的千奇百怪,还有华生和歇洛克的深厚友谊。但是书中福尔摩斯死而复生,是一个转折,后面的明显没有前面的好看。总的来说非常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