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你我他 发表于 2013-6-1 10:41:01

Z的悲剧 - 书评

  血案发生在阿冈昆监狱所在的提尔登郡。一天晚上,树敌无数的福塞特参议员被人刺杀于自己的书房内,当天,一个矮小的男人正好从阿冈昆监狱刑满释放。书房内的一封信将线索指向了这个男人。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受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95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谢耳朵 发表于 2013-8-11 08:43:58

  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断的有一个感觉: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
  
  作为悲剧系列的第三部,奎因有点走下坡路的意思了。这本书在情节上远逊于X和Y。但是它依然保持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所以还是一部好书。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替一个嫌疑人辩诬,第二个部分是找出真的凶手。第一个部分的逻辑推理过程算得上经典,而第二个纯粹是考验读者的肉眼文字搜索功底。如果这是电子版可以按Ctrl+F的话,估计没有人不知道谜底了。
  
  

德盛全 发表于 2013-8-11 09:03:26

  Z之悲剧在大多数人的评价中普遍较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X和Y的珠玉在前,使得大家对Z的评价产生较大的落差。在我看来,如果这部书不是悲剧系列中的一部分,大家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或许会更高一些。
  Z之悲剧较之于前两部而言,读完之后缺乏那种震撼的感觉,这和最后凶手的杀人动机实在是太俗不无关系,虽然这个动机其实应该才是绝大多数犯人犯罪的理由。读者看书多希望能看到一些发人深思的内容,而这恰恰是Z这部悲剧所缺失的。本书叫做Z之悲剧,但总感觉不大恰当,总有点为了叫Z之悲剧才取了这么个名字的感觉。书中最悲剧的人物当属阿伦-德奥无疑,但是他的悲剧归根起来还是源于他贪心作祟,颇有点咎由自取的感觉,而且明明死到临头了还三缄其口(当然这应该是作者为了保持书的悬念而故意做的安排吧),让我觉得发生在他身上的悲剧效果打了不少的折扣。
  另外关于本书的女主角,老实说我也实在是不喜欢这个女主角,倒不是说我对女性侦探有什么成见,但是我实在是不能忍受她利用她的外貌去查案这一点。既然是推理小说了,破案当然要靠逻辑推理了,利用美色去套线索只会让我觉得是作弊的行为。因此书中我最不喜欢的情节就是女主角勾引医生那一段,而且事实证明,她借此得到的线索完全可以在后来自然得到。
  综合说来,Z算是一部优秀的推理小说,只要读者不抱着太大看完之后能有很大感触的期待,Z还是能够带来不少读推理小说的乐趣的。

芭蕉上 发表于 2013-8-14 09:08:36

  与前两部作品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奎因的招牌推理还是不会让你失望。在悲剧系列前两部中良好的人物刻画在这本中没有更好的延续,这点实在遗憾。而且,这部小说的“悲剧”也没前两部“悲”的厉害(当然也没它的后作“最后一案”悲)。
  
  感觉就是希腊最后一重解释的翻版之作,实在是太神似了,都是划名字的推理策略。就是故事本身也没有讲好,感觉条理不是很清晰(与X、Y相比)。也许是因为不大适应首次导入的萨姆巡官女儿佩辛斯这一叙述主题(另外感觉她太轻佻,不喜欢)。
  

cipher 发表于 2013-8-22 12:59:24

  作为一个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因非常注重推理逻辑的严密性和对读者的公正性,XYZ中除了Y稍有牵强外,XZ的读者都能在知道真相后充满彻悟之情,并处于深深地后悔之中——为何自己未能早一步探彻真相,事实和细节都那样公平地摆在作者和读者的面前。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埃勒里·奎因大师并不擅长编撰动机,真的,XYZ的犯罪动机不是异常无聊就是匪夷所思,或者相当老套。致使故事最后结尾余韵严重不足,起承转合之”合”相当之逊色。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XYZ中,Z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较XY生动入胜许多。大约是作者的进步。XY本人一直被乏味无聊的案情陈述折磨到真相揭晓前一刻。

懒懒散 发表于 2013-9-11 02:26:38

  整个悲剧系列,若不论推理之难易,单论剧情之精彩,无疑是X。
  Z是最弱的。
  然而,雷恩的形象,也是到了Z开始让人揪心不已。
  并且最后一案的悲剧,从Z正式吹响命运的终止号。
  因此,整个悲剧系列我都给全五分。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雷恩,请依次阅读,不要漏过任何一部。
  
  

真实最 发表于 2013-9-17 22:52:06

     读后,总是觉得弄个萨姆的女儿在里面搅局,有点不大适应,是来当雷恩的助手的吗?
     可能以后倒是真的能成为拍档。
     要不就是为了以后拍成电影方便,一味的推理会让人睡着的,票房收入一定不乐观,所以弄点刺激的 性感的 来点男欢女爱的(佩辛斯弄个名模演一下子 呵呵 应该不错)卖弄的戏应该不少。
     
     不扯了。。。。。
  
     不幸,这个结论让我猜到了,在我知道纸条的时间改了的时候,我就猜到是这个典狱长了,为什么呢?当时没有,其实与雷恩的方法一样,没有考虑动机问题,单纯的排除法推理。
     其实有些读友不明白动机,是很正常的,连雷恩也不知道,不知道你们看了没有最有几页:
  “老绅士的笑容消失了。“非入戏不可,神甫,请记住,我没有任何可以带上法庭的证据足以给马格纳斯定罪。我们必须让他意外地进入异常的情绪激奋状态。我安排了分析的时机,精确的掌握了现场的紧张气氛,也目睹了结果。他面对毫无证据的指控,一时激动而紧张的失控---如我所料,愚蠢而盲目----企图逃跑!真是个可怜的家伙。”他静默片刻,“他后来认罪了。如果我们采取循规蹈矩的手法,马格纳斯就有保护自己的时间,吧事情想清楚,机警地否认一切指控。而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想把他定罪,即使可能,也会相当的困难。”
     
     在雷恩以上的分析上,我当时还是没有推理出来,高人一筹,开始我还因为选择这样的地点、时间感到困惑呢,甚至怀疑过自己的推断,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很多事情在事情很难知道所有的细节,以及背景,但是推理就是要利用周密的方法,找到正确的、唯一的答案就可以。动机只是为了我们能更快的找到正确的方向,加快推理的速度而已。
     我想这个案例,也让他们了解到,不是所有的案子,在破案之前都需要明确的动机的,有些动机的背景是我们无法猜想到的。
     这个要比“X”来的合理的多,最起码他是推理出相关的可能性的,但是“X”实在太难了,对结局我认为读者根本就没有把握的机会。
     
     还有对于推理对了感觉,真是太难忘了,这种感觉真是爽啊,尤其是越到最后,心里越是期待,看着一步一步逼近自己的推理 逼近真实,但是心情越是害怕、兴奋,生怕自己在小阴沟里翻船,呵呵。。。。。挺刺激的。
  
     这就是侦探小说的魅力吧!
     
     所以我更喜欢“Y”“Z”
     

我爱利 发表于 2013-10-4 23:42:23

  这本书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阿加莎的《死亡约会》,但是当时看完那本书时,深深为此折服。可惜看完这一本,毫无感觉。  曾经在某本初中生的杂志上就看过,某个数学家利用概率的断案,最后果然以悲剧收场。若是这种推理用在现实生活中,十有八九也是悲剧。  令我想到恶魔的证明这个名词:一个人他永远无法见到恶魔,他却不能因此证明恶魔不存在。所以,一个人若在实际情况的推理中将所有的可能性列出,再一步步的去掉某一些可能,也是让人比较不信服的。还好,这只是小说。  排除法这种东西,还是只能用在自己本身的某些选择上,用在说服别人这方面,恶魔的证明就可以直接推倒这整个的推理,看似大气磅礴,实则不堪一击。

酱北 发表于 2013-10-8 15:33:16

  这应该是佩辛斯比较出风头的一部。说实话我不太爱佩辛斯抢风头,然而老哲瑞的风格---暴躁、沉思、迅速等等----都像足了一个侦探老头,却还是不够支撑整本书的大局。故事的情节不错,还算迂回。

笑笑云 发表于 2013-10-15 01:31:56

  X的悲剧是我读的第一本埃勒里.奎因的小说。希腊棺材之谜是第二本。可能因为把最经典的在最先读,复杂的线索已经锻炼了我的大脑。在读Y的悲剧和Z的悲剧时,感觉就像是证据放在眼前。在雷恩的思路逐渐清晰时,我也对凶手是谁确定无疑。但不明白为何总有评论说他的小说推理不严谨。或是根本不能推理出凶手。这是缺乏思考,缺乏对大量材料的筛选。
  埃勒里的推理小说有独创的特点。他喜欢把大量的线索摆在读者的眼前。在答案揭晓前,并不告诉你哪些才是有用的。有些线索则很快被作者故弄玄虚的疑阵给转移视线。非重要线索是丰富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佐料,重要的线索却一笔带过,或借他人之口让你误认为这微不足道,而很快遗忘。比如X的悲剧中,希腊棺材之谜中,女秘书在老板死后三更半夜偷偷进入书房翻资料,这任谁看都是一个疑点,但是这个疑点的重点却不在女秘书,而在监视到她与提供这一情报而把她推向嫌疑位置的人。重心稍稍一偏,就让结果与猜想有天壤之别。再比如Z的悲剧中,阿龙右手残疾这个事实是典狱长为了澄清阿龙很可怜而提供的,这种设计本身就让人不由站在了典狱长一边,与他一起同情这个可怜的替罪羊。难以把操纵幕后、利用阿龙的人重叠到他身上。但这一事实又是把凶手指向阿龙的证据。这种心理游戏频繁的出现,但又随着线索增加而慢慢稀薄。结果公布时,有哪一项用来说服读者的证据是前面没有提到过的呢?对付他的这一诡计,我们要做的事时刻尊重现实,而不是自己的推测,那是布鲁诺和萨姆老喜欢做的事。这让我想到金田一杀人事件簿,每次金田一看到的证据都不画出来,只在他揭晓凶手时才拿出做证据。我总是头脑发热的再往前翻去一一比对他提出的证据,看完故事也不知道他的推理有没有道理。这就不说了,金田一是用诡异的故事来吸引观众。
  最后一案还没有看,应该也很精彩。只是知道最后一案的结束也是雷恩这样一个传奇又善良的主角的人生尽头,不免失落。但精神与思想是不会谢幕的,就像埃勒里的小说,他会在另一个人的脑中活过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Z的悲剧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