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3-6-1 10:05:26

高层的死角 - 书评

  护城河旅馆的老板久住政之助在密室中被谋杀,他的贴身女秘书有坂冬子和刑警平贺相好,乍一看,有不在现场证明,警方人员破译了罪犯设置的密室圈套,这时有坂冬子突然被谋杀……

作者简介
  1933年1月生于土奇玉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56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nathan 发表于 2013-8-13 22:30:00

  看了下出版年份,这本书是96年的,点与线是57年开始连载的,很有可能是借鉴了点与线的时间表模式,不过我对这个模式的逻辑性很怀疑,因为涉及到飞机的问题,毕竟大家都知道飞机很多时候都是回晚点的,一旦晚点不在场证明就完蛋了,可想而知现实中是不可靠的。
  还有就是爱情问题,一个男的把女的迷得这么厉害,还真没见过,不是我不相信,只是不敢相信而已。

purrai 发表于 2013-8-17 13:53:10

  看到很多评论说这是社会派小说,但我觉得这是蛮典型的本格啊。社会派不应该是十三级阶梯,虚线的恶意,恐怖分子的阳伞,彷徨之刃,孤独的歌声这类的推理小说么?
  
  说回小说,如果看到小说发表的时间,其实构思还是很有新意的,无论是开头的密室牛刀小试,还是后面解决时间轴的问题。但是在时间轴上的纠结可能会让小说失去趣味性,耐性不好的读者可能就放弃了。

水镜 发表于 2013-8-19 07:23:34

  看了这么长时间推理小说,这是第二本看的社会派(第一本是内田康夫《哭泣的遗骨》)。之前那本看的时候还没有“社会派”这个意识,就不说了,但是这本书真的是一本让我巨爱又巨恨的书!以至于当看完之后,终于能长出一口气,无比激动又无比冲动的想到这句话“原来社会派是这样的!”
  
  本书的前半部是一个经典的双重密室,这个密室绝对证明了作为社会派推理作家的森村诚一如果当初写的是本格,绝对要比现在的某些所谓本格大家强多了。可惜这个密室我被泄底之王二阶堂的某书完全copy了,而且不幸的是那本书我早就看过了!所以对于这个密室的评价,我直接拿当年对老二书的评价套上用了。绝对是经典!
  
  后一个案件则是社会派的重头戏时刻表了!但是也是我看的最累的地方,基本上只是知道凶手用了什么手法,但中间那些分析基本上一页都没看懂。全是晕着看完的。但是看到那个手法后,仍然觉得凶手为了杀一个人如此煞费苦心,还不如多拿点钱让那个人移民到国外简单呢——这个手法太复杂了,复杂到几乎动用了日本所有的铁路、航空包括国际航空、军用航空等时刻表,另外还加入了其他一些本格诡计,反正比我最厌恶的物理密室还要复杂千万倍,总之是不累死读者不罢休!
  
  另外说一下书中有坂冬子这个女人,其实一开始对她挺有好感的,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这个女人真的脑残到无可救药的份上,对一个给自己下毒明显是利用自己骗了身子骗了感情最后还要了命得人居然临死前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只是为了掩盖那个人的身份,你说她不死还有木有天理了????
  
  最后说以下我对社会拍的印象。其实社会派一直不缺好的诡计,就像这本书中写的两个诡计都是上乘之作。但是人家压根儿就没把诡计当回事,社会派主要的目的只不过是揭露现实社会丑陋的一面(当然大多数都是上流社会丑陋的一面,主要是写书的都是中下层社会的激进青年...),诡计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道开胃点,用来勾起读者食欲的东西。当你为了看诡计如何本解开而继续下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当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你早已不关心这些东西了,因为凶手什么的早就告诉你了。而而你关心的只是凶手为什么会这样做?也就是动机!
  
  对了,动机才是社会派作家的菜,一个好的社会派小说,必定有一个让人抓心挠肝的动机,就像一个好的本格派小说,必须或至少要有一个让人绞尽脑汁的诡计!

真·暗 发表于 2013-8-23 10:13:49

  森村诚一的《高层的死角》发表于1969年,荣获日本第15届江户川乱步奖。整部小说除了第一章在介绍大背景外及案发前的一些情况外,其他章节都是在讲警察们如何查案的。故事一环紧扣一环,紧张而又精彩。
  第一件命案,护城河旅馆的社长被人杀死在了高层旅馆中的双重密室里。对于这样一个密室,凶手是如何出入其中,将人杀死的?在小说的三分之一之处就破解了密室方法,手法不算复杂。这也正体现了社会派小说的特点,其中绝对不会出现太过复杂的手法。
  之后,发生了第二件命案。与第一件案子有牵连的女人有着成为杀人帮凶的嫌疑,没想到在解出密室手法之时,她被人杀死在了福冈的某个旅馆里。经过调查,警察从厕所的冲水槽内发现了一份被撕烂要被冲走的纸张,从上面残留的字迹找寻到凶手的蛛丝马迹。通过排除,锁定了嫌疑人。
  这一部分完全是社会派的路子,社会派和本格小说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格重点放在对于诡计的破解,而社会派则强调查找相关人员的社会人际关系。正是警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了被害人与凶手的接合点。
  到这里,凶手已浮出水面,在后边重点就放在了时刻表诡计的手法上。
  现在,摆在刑警们面前的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时刻表诡计。对于时刻表诡计,这让中国的读者十分深恶痛绝。不过,对我来说,作者在解答时刻表时,那种层层递进、逐步接近真相的推理过程,实在值得一读再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为刑警那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的踏实作风感到敬佩。
  森村诚一的这个时刻表诡计绝对称得上“宏大”二字,来回往返动用了四五次飞机航班不说,更将路线延伸到了国外。在推理过程中,几乎将所有可能全部穷尽,各种搭配组合一一推理出来再加以否定,试图找出一条凶手作案的路线。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复杂到有些变态的地步。
  在时刻表诡计这方面,看出对松本清张《点与线》致敬之意。两地刑警书信往来讨论案情这一点,也与《点与线》一文相似。不过,在诡计设置方面,绝对要比《点与线》要优秀很多。
  
  在很多的推理小说中,若破案的主角是刑警的话,往往都会将主角塑造成一个为案件四处奔走、不知劳碌的破案机器,尤其是在主角为多名刑警时,更难以烘托出某个个性鲜明的刑警角色,给人脸谱化、符号化的印象。事实上,森村诚一的一些以刑警团体为破案主角的小说就有这个倾向。
  在这篇小说中,刑警平贺的形象就处理得较为立体,他不仅是破案组织——众刑警中的一员,同时他也是被凶手杀死的女人的男友,对于凶手的憎恨比任何人都要来得强烈。这样处理,便将平贺这位刑警将从传统推理小说中的“破案机器”还原为一个有着强烈爱恨情仇的普通人,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人身上的爱与恨,更容易让读者对作品产生共鸣。
  另外,凶手在新婚之后马上就去海外,刑警们要在这之前破解面前的各种障碍,这种时间的有限性,又给了读者一种限时破案的紧迫之感,更可以吸引住读者的眼光,让读者想要一口气读完它。
  
  这本书诡计的部分值得可圈可点,不过作为社会派小说并非是最好的,社会的批判性还显得不足(难道说是为了参加江户川乱步奖,森村诚一强化了诡计而弱化了社会性?亦或是这是森村诚一前期的作品,社会性还不足?)。后面的“证明”三部曲、“十字架”三部曲,在社会性方面都要好过本书。
  在这本书中,不论是密室杀人还是时刻表诡计,都与旅馆相挂钩。在这方面,就到了作者所擅长的领域,将自己在旅馆工作时知道的内幕或是其他不为人知的方面都做了介绍。或许也正是身处其中,对于旅馆掌握较深入,这才能发现其中的漏洞,从而发现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写出这么一部精彩的小说。
  如果说推断密室杀人手法是本格的招牌诡计,发掘涉案相关人员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派的传统套路,那么这部小说就是融本格与社会派为一炉的推理小说。同时,密室、时刻表诡计等经典元素的使用,还有森村氏特有的干净犀利清新的文风,再加上作者对旅馆内幕的把握,更加使得这部小说精彩纷呈。
  可以这样说,这部小说可以荣获江户川乱步奖,实是当之无愧。

nagasa 发表于 2013-8-24 05:28:25

  这是一本看起来让人气愤的书
  书里的女主角是我见过的最贱不要脸的女人
  
  当年我还是纯情青年的时候
  困顿的看了森村老师的《青春的证明》
  掩卷之余
  弱智的以为檀野麻子就是最TM不要脸的女人了
  常常暗自祈祷不要让自己碰上这么个垃圾
  
  没想到我心目中不倒的最恶女人被《高层死角》里的友坂冬子给秒杀了!
  这女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恶劣品质
  说到底就一个字:坏!
  
  要是一般人知道真相后
  绝对就手刃奸夫我世界了
  可惜贱人被奸夫杀了
  要不绝对乱刀剁了
  
  但是可怜的男主角还能泪洒公车,坚持工作
  追求用正义的法律来惩戒邪恶的阴谋
  实在是佩服佩服!
  
  森村诚一老师用细腻的文笔把一个贱人刻画的栩栩如生
  让人在愤怒之余不禁对作者的早年生活产生了激烈的好奇
  
  我们热爱森村老师
  希望书中的一切都是他凭空杜撰出来的
  和他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cebros 发表于 2013-9-3 12:12:42

  推理小说中最让人郁闷的类型是什么?我想对很多人来说是社会派的作品,因为这种作品中所描述的厚重现实,往往让读者透不过起来,而且还不时的让读者倍感愤懑与绝望。这样的阅读旅程中,完全没有本格作品中的那种过瘾和愉快,而只有内心的不断压抑。
  那社会派作品中最让人郁闷的地方是什么呢?对我来说,那就是抽象复杂的时刻表诡计了。松本清张的《点与线》,算是让我首次让我领略了时刻表诡计的枯燥与复杂。但当我读到森村诚一的《高层的死角》后,我感觉自己就要被作者逼疯了,如果说对于某些密室可以用宏大和华丽来形容的话,那么,我想,对于这部小说中的时刻表诡计,只有用自虐来形容了:凶手为了自保而自虐;作者为了畅销而自虐;可作为读者的我呢?我刻不想自虐,就让我一目十行地跳过去这部分吧。
  应该说,作为森村诚一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它和其后来的大部分推理小说是不大一样的。它是一部典型的本格推理小说,作品中没有过多的关于社会背景和人性等内容,反而是两起案件的谜题占据了小说的绝大部分篇幅,而且,这两个案件都分别采取了推理作品中常见的形式:密室和时刻表诡计。
  小说的第一起案件,是一件密室杀人案。东京护城河旅馆的老板久住政之助在一间全封闭的房间内被杀害了,而且令警察们感到棘手的是,这一密室还是双重的:被害人死在一间被锁起来的卧室中,而卧室所在的套件同样是被锁起来,而且全封闭的。凶手必须不留痕迹地在这两间密室中进出,才能完成谋杀。这样一件双重不可能的事情,是如何做到呢?
  如果读者以为这一谜题是件很让人伤脑筋的事情,那么,接下来的第二起谋杀,其复杂程度就不知道要比那个双重密室高上多少个级别了。
  密室案中的死者久住政之助在死后不久,他的女秘书有坂冬子便死在了福冈的一家旅馆里,根据现场发现的一些线索,凶手很快便被确定了,但是,却没有任何证据来指证他。于是,在开头所说的那个自虐般的时刻表诡计便开始了:飞机航行时刻表、火车时刻表、从东京到福冈的时刻表、两地之间的中转路线时刻表、从日本到韩国台湾的国际时刻表,还有军用和私人飞机的飞行计划,等等等等,我想,只要是能够想到的时刻表,全部被警察们找了出来,就像是做排列组合的游戏一样,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试图找出罪犯行凶的路线。
  你能想到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过程吗?
  而且,你得听作者来用文字给你叙述这个过程。
  这简直就像是有人为你朗读一本时刻表一样,记着,不是为你朗读一条路线,而是朗读所有的路线。你听着你的脑袋不大才怪,当然,也许会有某些天才除外。
  但尽管如此,整部小说还是不失为一部好看的作品,单线条的故事线索,一环扣一环的紧张情节,若非那烦人的时刻表,一定是一部让人不忍放下的书。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若没有这恼人的时刻表,这部作品也就不会如此精彩,更不会为作者带来第十五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的荣誉。
  假如有读者恰好是列车时刻表的爱好者,这样的人是有的,例如我的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他常常出差,因此,出版社每出版一本新的时刻表,他必定买一本,然后闲暇的时候就端在手里琢磨,而宁愿去火车站问售票员,也不愿去翻那种厚厚的册子。所以我想,像我父亲那样的人,也一定会从小说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吧。
  
  
  
  

蓝胡子 发表于 2013-9-15 21:56:01

      又本格又社会的书,社会派的小说但又出现了密室。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读到后面部分变让我想起了松本的《点与线》,真的是太像了,虽然书中有些相像方面的心里对话在现在看来显得幼稚,但是还是一部可看的作品。犯人的不在场证明确实复杂繁琐。在书中警察的工作态度确实很让人敬佩。对推理兴趣的朋友可别错过了······

lillam 发表于 2013-9-17 22:26:56

  给了五星这个评价是有点私人偏好的
  
  没有离奇繁复让人惊愕的密室手法
  没有千奇百怪叹为观止的作案动机
  没有从头到尾毫无线索的铺陈让人觉得不可能并且放弃思考的细节
  
  悬念从头至尾都存在于读者思考各种可能性的过程中
  描写没有隐瞒读者
  于是可以通过那些朴实的叙述中推测各种可能性
  于是可以在下一步的阅读中获得
  “呃……果然是这样”
  或者“哦……原来是这样”的快乐
  或许这是我期许已久的推理小说
  可以让读者角色带入或者是站在与小说中刑警们同样的角度来阅读
  
  倒不是说什么脑力风暴
  只是觉得
  见到那么多只是追求奇异的动机和作案手法的小说的今天
  推理小说的最开始就似乎是写给推理小说读者看的小说
  这话听起来是有点废柴
  我的意思是,读者在看到那些开始就铺陈多离奇的情节多不可能的犯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时,立马就会觉得,恩,是的,是作家写给我们读者看的,然后在冗长的解谜中炫耀着小说家诡计的精密与巧妙和超出读者想象的成功,似乎是挑战读者好奇心而作却把读者和作品割裂开来……
  
  福尔摩斯说:所谓事件,只要有不可解之处,就很容易解决。看起来平凡无特征的犯罪才真棘手。
  个人认为合乎情理的犯罪与推理才能带给读者更多的东西
  阅读大约是需要思考的,并不是一种感官的刺激
  在长久以来看到很多推理都需要挑战我的耐性和好奇心的烦躁中
  尽管情节平凡
  尽管在推理中还是有一点拖沓
  可是终归是快乐的
  在阅读的时候如同饮一泓清泉
  找到了最初读推理小说的欣喜与愉悦
  这是一种回归吧……
  这或许是那么喜欢的原因

Forhid 发表于 2013-9-17 23:22:53

  
  由于时代的原因,诡计惊艳的临云行空,以及推理的击节之叹与小说细节和现实常理之间的最终的意外拟合,在很大可能性上必然会囿于推友旧有的阅读经验之中,但是这部作品并不是仅仅桎梏于前辈臻临心理密室和时刻表之高层所围合起来的醍醐翳瞳的死角,而是开拓了虽非先锋但具有提升性的时刻表不在场诡计灏然新域。
  ————————
  诡计
  ————————
  简单而言,这部小说前半部分是一个心理密室诡计,后半部分是一个繁复的时刻表不在场证明诡计。
  密室诡计中规中矩,单独呈现,绝对能够成就一篇精彩的本格中短篇。
  而时刻表诡计则是规模宏大,线索繁复。这部小说据说是在松本清张《点与线》之后。《点与线》篇幅不长,全篇就是关注于时刻表诡计的破解,涉及到铁路、飞机等,但是推理线索比较单程,因此虽然涉及到多个飞机和火车的班次,多个中转站点,但读者只需要跟随推理的主线,不必为衍生的旁支初配大脑CPU的处理能力。而《高层的死角》后半部分的时刻表则是极力穷尽各种交通方式。从运载途径来看,空运、陆地都包括了;从使用的交通工具来看,飞机、铁路等都也包括了;从运营方来看,民用、军用、出租等都也包括了;从站点来看,各种中转组合也都考虑了;从路线来看,各种曲折迂回的权衡也都博弈了;从地理来看,更是不惜代价。因此,整个诡计的设计,以及为了破解这个诡计所进行的推理也必然构架宏大,读者阅读的时候最好对于各个航班的号码和起至时间稍微留心一下,我看的是电子版,没有印时刻表,不知道纸质正版有没有,实在不行地话记一下笔记也可以。虽然那部分设计多家航空公司、多个时间段、多个城市之间的航班的推理你恍恍惚惚地看过去,对于最后理解谜底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这样会少了许多参与的乐趣。
  —————————
  细节
  —————————
  有了宏大的诡计设计,为了使这个诡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小说的细节支持还是十分丰富的。虽然有人说第一个密室的必要性有点牵强,第二个杀人的时间安排太过仓促。但是,这是小说,不这样哪来推理的乐趣。
  在实施这个宏大诡计的每一步,小说对于细节的安排也是具细的,凶手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实施所产生的后果简直就是锱铢必较,比如旅店登记时心理错觉的安排,这一安排其实单独写成一篇短篇或者是两集柯南或者是金田一事件簿。这样的细节几乎填充了整体诡计构架网络的每一个缝隙。因此,对于有些人的微词,这些细节完全可以弥补甚至是超出预期。
  ——————————
  煽情
  ——————————
  纯情小男生的狗血冲动爱恋混合着热血警探对于社会黑暗面的不懈反抗,这部小说的文字丝毫不想用含蓄内敛作为装深沉的卖点,而是尽可能地利用愤世轻易煽情地跳动着具有受到正义粉饰着地单纯神经的人们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
  这样写,在推理之外少了点回味的余地,但是比较轻松。
  ——————————
  社会派与本格派
  ——————————
  虽然我看到森村诚一被归为社会派,但这不小说主要确实围绕着本格诡计进行,虽然作为罪案驱动力的动机必然涉及社会的某些方面,但在这部小说之中,它只是作为小说一个必不可少地元素而完满地保证了小说的完整性。
  个人觉得,所谓的本格小说,线索是逐步呈现的,但是侦探的推理则是在结尾,而一些所谓社会派作者写的以本格诡计为主的推理(比如《点与线》),推理是随着热血警探劳苦奔波后线索的获得而慢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所以这类小说最后可能动机部分比推理部分对读者产生更大的印象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层的死角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