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可可 发表于 2013-6-1 09:58:45

冰冷密室与博士们 - 书评

  N大学部的“极地环境研究所”里,赫然发现两具研究生的尸体。
  当时室温是零下二十度,实验室内部的情况只能通过荧幕监看。
  那么,凶手与被害人是如何进入秘书室,又是如何逃脱的呢?
  研究者们用他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9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盥而不 发表于 2013-7-27 13:53:21

  开局低温研究室的介绍,连续出现的尸体颇能吸引眼球。可惜这本书大量与核心诡计无关的理科常识,相对来说过于正常的杀人动机,以及复杂而不精彩的密室设计,三大因素决定了这本书的质量只能是一般。当然,关于研究生生活的描写还是很有校园特色;多人推理的模式也可以激活下脑细胞。

Shi 发表于 2013-8-13 16:38:13

  书是在看完《F》后的一天里看完的。
  有点失望,故事中规中矩。巧合多了些,理性的小说是不需要那么多偶然的偶然性。故事的作案的动机已经很被淡化了,看使作案手法有点那么出奇,不过其实也就如此吧。有作案手法并不是都能写出精彩的文章的,故事还需要一些灵动。故事穿插的关于犀川和萌绘的不得不说的故事也有点无趣了。
  

星子来 发表于 2013-8-15 23:32:26

   二零零八年秋天,我在成都市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在看此書之前猶豫再三該先看《全部成為F》還是《冰冷密室與博士們》,結果還是依照了S&M系列的出版順序看的。有些事情人們總會先賓奪主,看書也是如此。對于森博嗣的書更多的人更偏向于《全部成為F》,而我卻覺得《冰冷密室與博士們》更符合我的胃口。我口味很特別,或許說有點挑剔了我也曾多次提及到。覺得對于詭計的設計更傾向于合情合理,就是覺得不要利用某些高科技的東西,更喜歡那些利用實際些的東西去做某些詭計。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我一直把《冰冷密室與博士們》評價的很高,這本一直讓我排在《全部成為F》的前面。
  
  
  
  剛剛看了某些博文,很多人都誤以為《全部成為F》為森博嗣的處女作,其實森博嗣的的處女作是《冰冷密室與博士們》。森博嗣1995年于名古屋环境学研究系任教期间,以犀川&萌绘系列(S&M系列)的首篇作品《冰冷密室与博士们》参与梅菲斯特杂志的投稿并获得讲谈社的赏识,经过众人商议后,决定把已于同期完成的系列作《全部成为F》加以改写后成为系列的首作,并以“第一届梅菲斯特赏得奖作品”的名义于1996年出版,从此正式成为兼职推理作家。希望那些自以為聰明的森博嗣如果能看到一定要記住,免得被別人笑話。
  
  
  
  森博嗣的創造出“理科推理小说”在《全部成為F》發揮的淋淋盡致,讓讀者以至于一直很期待《冰冷密室與博士們》,而在《冰冷密室與博士們》中“理科推理”并沒有前者那么高深從而并不收到讀者的歡迎,切忌切忌《冰冷密室與博士們》才是森博嗣的處女作,所以才會讓人覺得這本是屬于森博嗣S&M已出的書中好評最低的一本。大陸出版的日系新本格作品里都會提及一個人的名字島田莊司,在國內被譽為“推理之神”。他的書當我看過《占星術殺人魔法》和《斜屋犯罪》之后,再也沒有能讓我感到充實的作品,而是感覺在走下坡路一本不如一本而出版社卻為了利益一本一本的引進出版,現在導致我看島田莊司的書直接就ED。再無愛···
  
  
  
  其實我想說的就是對于一個可以給你更大的驚喜作者,不要吝嗇你手中的權利你們的贊譽也是作家的寫作的動力。也不能把某位作家捧得太高,名氣大了寫的東西自然而然也會有所改變,變得那樣矯情那么做作可是人家的書就是暢銷,我看對于那樣的作家就應該不能稱呼他為推理小說作家,而改稱為暢銷小說作家。
  
  
  
  我對森博嗣S&M系列大陸目前出版的四本喜好排名一下:
  
  《冰冷密室與博士們》森博嗣的處女作,本本份份踏踏實實的一本書。
  
  《全部成為F》詭計的設計的確很出乎意料之外,有點先賓奪主之感。
  
  《不會笑的數學家》我被某位中國X灣作家泄底,很氣憤也很杯具。
  
  《詩般的殺意》溫柔小箭,在謀殺背后讓我們感覺到的最為真實的情感。
  
  
  
  期待森博嗣S&M《封印再度》中,它已經在路上。
  
  

柯西 发表于 2013-8-19 00:14:27

  没那么棱角的正方体 这就是本作在我脑海里的形状
  这本和全部成为F相比 语言轻快了许多 可读性大大加强 也少了那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对白 可以一口气的读完了 不过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还是看上去有些晦涩
  事件是极地研究所里发现的尸体 前后有两起命案 并且都是密室的状态下 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各种门的设置 创造出了这么一种离奇的手法 最后的真相也用了多重解答 最后的一重包含了前两重的关键部分 算是完满了
  震惊度没有前一部高 但是不失为公正合理的作品 作为这个系列的过渡部分 犀川与萌绘两位主人公的塑造又更近了一步 甚至有了最后暧昧的桥段 这是作者在理科思考之余的小小感性吧
  萌绘的话 没有上一部那么冰冷了 变成了勇敢可爱的女生 而犀川 则依旧在分裂的自我中渐渐多了很多常人的情绪 期待下一部里两位的表现
  
  像结尾的解说所言 本作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 它是一部理工科师生的群像 这也是森博嗣特有的光芒吧
  不过对于我来说 最触动的是犀川对于数学的见解 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究竟有什么用 步入社会之后数学究竟有什么用 这几年我也经常这么想 尤其是学到数论 泛函分析这种课程的时候 看到教授们 或者国际上钻研各种猜想的数学家们埋头苦干的时候 我都有这种想法 虽然搞懂了一个证明 但搞懂之后更加深刻的疑问又会冒出 干嘛要证明这个呢 干嘛要研究这些呢
  犀川则说 为什么一定要有用呢 一般都是没有什么用的东西才有乐趣 不是吗 像音乐和艺术 都是没什么用 数学越是没什么用处 就越证明了它作为学问对于人类而言的纯粹性 因为只有人才会考虑没用的事情
  
  或许只要关注于解开问题的本身 乐趣就已经够人类满足了吧
  数学家和侦探是一个性质的呢 都为解谜而生
  
  

小黑 发表于 2013-9-17 23:20:52

    看到83页(P83警察来了)分析出手法和凶手了,当然有些细节还要靠往后看来补充,而且还有动机问题,此外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后续发展,所以跟我一样的“聪明人士”不要翻翻结尾确认一下就不看中间拉。
    其实我也不是时常都这么灵的,这次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厉害。感觉森博嗣字里行间留了不少线索,很多提示颇明显……或许我就是那灵光一闪吧。
    这是看的头一部森博嗣作品,当然也是接触的头一部S&M系列,接下来会回头看 全部成为F。感觉S和M的八卦更吸引我一些,哈哈。
    小说中有不少理工科方面的术语,估计很多人都象我一样完全不懂,不过实际上和推理没多少关系,不过这正是森博嗣的特色吧,而且会让很多学工科的读者觉得很亲切。

月小猫 发表于 2013-9-17 23:30:54

      森博嗣S&M系列的第二作,这次的故事发生在大学研究所里,同样是密室杀人。小说的开始较为慢热,因此我的阅读兴趣被吸引到了犀川和西之园的互动中,别扭的犀川啊,可能是下意识的在回避感情方面的问题吧,不过随着帅老师喜多(一直觉得此人就是凶手- -被太多主角的朋友就是凶手的小说影响了)的出现,终于在本书完结时有了危机感,真是可喜可贺的进展。由于该系列的其他书中译本很难找,想必要看到两位主角感情进一步发展尚需时日。
      说说这本书的密室杀人诡计,关键词是“防寒服”,这种凶手伪装成被害人的技巧并非少见,小说的精彩之处是把理科系人士的众生相展现于小说中。这些应该都来自于作者的生活吧,不过对我这个文科生而言,是非常玄妙的另外一个世界,充满了严谨的实验、理性的逻辑思维、数字与科学性,对于主角们(几乎都是理工科,如建筑、土木,包括老师及学生)在学术工作中与工作之外生活的不同展现,充满理性的思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但主角们又不同程度的存在情感上的缺失,如犀川的对某些事物的逃避态度,西之园来自父母失事的创伤。塑造出了一个个很真实,很复杂,很矛盾,但又并不让人排斥的人物。这大概就是这个系列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冰冷密室与博士们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