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看客 发表于 2012-10-17 10:28:18

笛卡尔的骨头 - 书评

  这是一本西方思想史通俗读物。书中讲了一个哲学故事,核心是一个秘密:笛卡尔的遗骨在哪里?为什么头骨与其他骨头分离?追踪17世纪伟大哲学家之骨头的旅程——跨越6个国家,而且横跨3个世纪——的同时,作者还把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紫檀 发表于 2013-7-26 09:12:54

  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补充《笛卡尔的秘密手记》中表述不清的地方。比如笛卡尔为什么生前不敢公布“正多面体公式”F+V-E=2,《手记》简单的把原因归结为当时严酷的宗教环境,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他的弟子雷吉乌斯因为宣扬笛卡尔哲学惹来大祸,招致以伏丢斯为首的大主教的攻伐,意欲将笛卡尔定性为“异端”,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他绑上火刑柱。
  但全书的整体叙述上分支太多,恨不得每句话都要牵扯出一段历史背景,看得很累。

小镇村 发表于 2013-7-29 09:39:39

  对于很多生活在这个普遍弱智时代的人来说,被称作知识分子或许是一种侮辱,它意味着傲慢,意味着狭隘和钻牛角尖。但是“知识分子”一词也能包含着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如今非常令人遗憾地变得日益稀有,我们或可将之称为对个人习性的一种坚持。P4
  
  这本书不是对现代性的全方位审视,而是一次旅程的记录,它的起点始于一种确信:习性,不是一件小事。 P11
  
  “怀疑是不可怀疑的哲学的开端。”P35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经写道:“死亡并非生活中的一个事件。”……死亡正是生活中独一无二的事件,它是我们首要的自组织原则。……死亡是为何我们惊讶于自身的存在。P61
  
  他(笛卡尔)自高自大的目标就是要取代亚里士多德,成为一切知识的基础。P80
  
  “理性 VS 信仰”或许是现代性的持续高烧。P96
  如果说坚定的信仰者拥有古代文本作为依托,那么新无神论者拥有的则是启蒙运动。P97
  
  把启蒙运动想象成反宗教的也是大谬,这场运动中的主流思想家,包括绝大多数激进派人士,反的是教会,而不是信仰。P104
  
  (康德)*“启蒙就是人类走出其自我招致的未成年状态。未成年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性。……’敢于去认识!’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知性,这是启蒙运动的座右铭。”P105-106
  
  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它们一直困惑于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互相依存,还是互相取代。简单地说,在美国,宗教依然是私人或公共生活中的一股强大势力,因而美国依然延续中立的启蒙传统,呈现出中庸的现代性;而欧洲则不同,在这里,有组织的基督教已经大致上都被取消,因而延续的是一条激进的道路。P116
  
  这座半身雕像如今仍然是巴黎美术学院的藏品,作为一个符号或者隐喻,它与哲学、艺术或人体的关系远远不及它和现代性最永恒的主题的关系来得紧密,那就是,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追寻确定性。或者,消极地说,保罗.里切尔这具可怕的笛卡尔半身雕像,就是怀疑的宣言。P235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将笛卡尔以来的现代精神定性为沉迷于无望的“对确定性的追求”—-无望是因为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确定性。P238
  
  乔纳森.伊斯雷尔的观点,即随着现代性的成熟,三大阵营出现了,一是神学阵营,它坚守着以宗教传统为阵地的世界观;二是“激进启蒙”阵营,它伴随着“新哲学”而诞生,这个阵营意欲推翻其权力中心在于教会和皇室的旧秩序,代之以民主与科学来治理社会;三是中庸启蒙阵营,这个阵营有很多分支,但基本上都保持中立,它主张科学与宗教这两种世界观并不完全对立,但已有的冲突必须先解决。P26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笛卡尔的骨头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