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渣$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电视剧在去年风靡一时,很少看电视的我也零零碎碎的看了几集,确实是对现在中国社会所拥有的价值观的一种冲击也是一种反映。前两天翻了翻这本书,其实是比电视剧更好看一些。房价上涨确实带来了太多的问题,矛盾也在急剧的激化,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下现在的问题。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只不过这个时代赶上了这样的情况,只能去面对一些本来就应该属于自己的问题。其实像宋思明那样的感情,难道有什么不好吗?一个人到了像宋思明名那样的年龄,拥有着呼风唤雨的关系网络,完成年轻时羡慕但却不敢去做的事情,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是现实的价值观就说这种事情是不对的,见不得人的,可是这正确的观念又在哪里?在哪里刻着或是记录着应该去做的事情呢?每天织关系网、赚钱,然后呢?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可是兼济天下之后呢?隐居归隐,了此一生的消极做法,还是去做一些事情,追求曾经错过的爱情。当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始终奢求,但是当自己拥有了一切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去解决其他人所不能解决的事情,确实是一种成就感,不是每个人能在中年的时候还能攥住青春,不过在中国这个价值体系下,似乎无法容忍这样一个事情。看到最后其实我忽然看到一种至纯的感觉,有些像杨过和小龙女那样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为什么不行呢?有些东西到了极致就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不过这比那些成天装纯的人要好的不知道成千上万倍,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还生生地说无所谓。最后MAIK呆着海藻去了美国,好像往往到了最后在一个地方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就去了美国,有时候混合的东西并不一定比单一的东西差,要看自己内心的选择了,没有错的,只有不去做的。
来自: 豆瓣
亚亚$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跟某只借這本書快一年了吧?畢竟她到非洲去也快一年了。
直到最近才看完,可能最近人稍微安定下來了吧,沒這麼浮躁,雖然仍然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似乎有一點曙光出現。
記得某只說過看過書之後會更討厭海藻,但是我絲毫沒有這樣的感覺,我絲毫不覺得她自甘墮落,甚至我可以理解她,也不覺得海萍有甚麼錯,她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她要的一直很簡單。
人往往都是被不斷的意外擊垮的,向“光明”低頭有甚麼奇怪的?當然社會還是需要一個道德的外衣,小三是需要人人喊打的,但大家都如此理智,這世界似乎會變得黯淡許多吧。
人生在世幾十年,似乎多一點驚濤駭浪也不枉走這一遭。
来自: 豆瓣
飛雪$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它揭露了当今社会丑陋的现实。看到最后,海藻的流产,宋恩明的惨死,我心里的感觉一直是莫名的。宋思明的自私自利,是我对他自始而终的评价,而对于海藻背负的骂名,我略感不满。这个世界做第三者的很多,但成功做到第三者的却很少,因为男人都是自私的,特别是已婚的并且小有成就的男人,他们永远是吃着碗里还看着锅里的,老婆情人同时兼得是他们的理想结果。即使是在情人面前甜言蜜语不断,还信誓旦旦答应与家里那位离婚的男人,也不一定有几个能说到做到。这就是男人,自私自利的代表。
海藻的悲剧,很大部分是宋思明造成的。究其原因,他跟海藻一起,是为了实现其年轻贫穷时无法实现的爱情梦想,到最后让海藻为他生孩子,也是因为家里的小孩长大了,无法像儿时那相对他千依百顺。这种自私的男人本该让女人们厌恶并唾弃的,可是在这个物欲极度腐化的社会他的多金,他的权力又让女人们深陷。也许,换句话说,女人的虚荣,在某个程度上,也造就了男人的自私。
来自: 豆瓣
黄瓜七$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我是在读完《奋斗》之后,读《蜗居》的,记得这已经是几年前的热播电视剧了,不幸的没有看过电视剧,只是上几天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的,如获至宝!
读完《蜗居》之后,那个纠结啊,不知道这些是不是现实,但总觉得可怕,不知道真正的社会上又是怎样,不知道中国是不是真的开放到如此连小三都可以正大光明的接受!
好吧,总结一下,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感触,所有的震惊!这本书读着读着就觉得可怕,我们宿舍有个人说也要看着书,被我回绝,说实话,还是不看的好,至少还有希望,这下就只有绝望了!这书带来的恐惧比《盗墓笔记》要更多,因为书里的都是你所要面对的,比《沧浪之水》更深刻一些,或许你可以拒绝官场,现在《蜗居》告诉你,什么也逃不掉!都是宿命,都是孽缘!
盘点一下:
一,让人觉得宁愿让爱情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能要婚姻一这座坟墓!
解释一下,这是看到一半时的感受,当时看到海萍和苏淳因为一点点小事的争吵时,你会发现这就是真的折磨,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爱情经得起大风大浪,经不起琐碎小事;友情经得起琐碎小事,经不起大风大浪!(我对关于朋友的说法保持沉默),关于爱情我觉得太有道理了很精辟!z
面对婚姻,爱情真是奢侈 ,其实双方都是受害者!
好吧,对此我没有经验,还是少说几句,保持沉默!
PS:以上观点仅仅是看书时的感受,不代表本人想法!
二,永远别指望说你好好工作,做个守法的好公民就能一世平安,万事幸福如意!
就像我说的,法律是用来保证我们的生活的,不必因为他而搞得人心惶惶!这就像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一样,就像书中告诉我们的,不是所有时候规规矩矩就可以的,你会发现,打破这些才是王道!就像苏淳一直努力工作,工资却不见长,职位却不见升!好人有好报吗?对此,这本书的感受就是,或许不一定吧,就像“彭宇案”就像“钓鱼执法”。改革开放已经把人们的最初的善良改革出去了,所换来的是经济高速增长,不知道值不值得?
三,别指望勤勤恳恳的工作就能买得起一栋房子!
房子!房子!房子!
哎,这就孽缘,房子就是孽缘!想一想房子,你就会发现,现实是多么可怕,安土重迁的想法下的中国人,房子就是根本,土地就是生命!房子就是中国人的命!你说说,为什么都改革这么多年了,不把这想法改革出去呢!原来租房子住的幻想只会存在于爱情这种美好的想法中,现实就是就算要当一辈子的房奴,也要将房子拿到手,这就是现实!
记得关于房价,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某局长在2005年的时候,花了50万给他的二奶买个房子,然后每个月给他3000圆的花费,然后到2010年的时候,两人分手,局长留下房子,其他的都给他的小三,然后他把房子卖掉,除去这些年的花费,局长净赚50万,搞得他老婆都抱怨说,你怎么不多包几个.。。。。。。。好无奈的房价,好痛心的故事!
想来真可怕,你会发现即使你一个月工资上万又怎么样呢,和房子相比是如此的虚弱,更何况,上万的工资也是幻想!真TMD可怕!房价,哎。。。。。我还是不说了,保持沉默,因为——你懂得!
四,每一个小三背后都有那么一段凄婉哀怨的被迫!
关于小三这个话题吧,我还真的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就只是谈谈关于这本书的想法,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容忍小三的存在,说实话,这玩意你只有把它放在自己的身上才能感受到你痛心,很简单,想想你是小贝!可怜的小贝!我对他,哎,还是同情吧,毕竟他和开始时的海藻还是我们大多数毕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太像了!太真了!不可否认,对于小贝,这是作为一个男人的耻辱!一种尊严的亵渎!
故事的发展,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我相信海藻的现象肯定不是一个两个,我在想她到底知不值得原谅!慢慢的才发现根本不值得!因为你会发现,每个小三背后似乎都有那么一段凄婉哀怨的故事!都是迫于无奈,都是没有办法!我们不可否认,三从四德的确已经不符事实,但是这种背叛已经超过了底线,每个男人的底线!
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祖宗的话就是真理!
这个,这句话,真的太有道理了,就像书中海萍和苏淳一般,刚开始的拮据生活,真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这就是生活的无奈,每天的生活就是挣命,而年轻时的海誓山盟,浪漫情怀全都消失于每天的吵闹中!这就是生活,在最基本的东西的得不到保障时,一切都是虚谈!很多东西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就像很多时候,有些人说着普通平凡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而我相信更多的人是不相信这样的想法,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生活更美丽!我们的平凡生活却被一些伟人羡慕着,或者说,我们相互羡慕着!因为经历!我相信很多东西凭想象是想不出来的,只有经历才能体验痛苦!人类的一大恶习就是不会懂得珍惜,除了失去!
六,孩子就是父母前世的孽缘!
这个不解释,我昨天和宿舍的一同学开玩笑说:***,以后你们结婚了不能要孩子,要不到时候,你家里面,孩子排第一,你老婆排第二,你家的狗排第三,你是垫底的!这个——不解释!
七,或许,在你们年轻的时候可以甜言蜜语的相偎,超过三十后,你会发现所有都会土崩瓦解!
看了,《蜗居》你会懂得,苏淳和海藻的例子!
八,现实就是折磨理想的!
这个可以参考我的日志中《老男孩》的影评!
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个真的太有道理的,你会发现老祖宗的东西,有很多都是经典,不管你信或不信,这就是摆在面前的事实!我不知道宋思明到底是什么个官,只知道他是个秘书,不知道他有多大权利,但书中至觉得他很强!几乎就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情!虽然最后挂了!文中超搞笑的就是那段苏淳出了监狱之后,竟然开始升级,当了科长,这是他忙碌了一辈子都没有的好结果,然后开始不停的被人拉出去喝酒,出去消费!很简单的原因,他只是宋思明的小三的姐姐的丈夫,关系够复杂的吧,但是没办法啊,这就是人脉,这就是关系,很可笑,很现实!
我们说是谁得道了呢,海藻还是宋思明,或者两人都是!宋思明得道之后,家庭富裕,生活富足,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海藻得道,不停消费,生活质量提高,就连海萍也有了工作,很简单的在医院开了证明,找到了房子,本可能在里面关个10年8年 的苏淳也安然无恙!这就是关系!否则李明启又怎敢大呼小叫说:他爸是李刚了呢!
以上几点,各位仅供参考,由书而得,不全代表本人想法!给位多多指教!见笑了!
来自: 豆瓣
汪青$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六六的这部《蜗居》很压抑,读了一遍就不再想读了,精彩的还是借用宋思明这个人物道出的对现实的认识------
宋思明:原本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就是衣衫褴褛。国际大都市,就像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把焦点放在镁光灯照射的地方,观众所看到的,就是华美壮丽绚烂澎湃。对于光线照不到的角落,即便里面有灰尘,甚至有死耗子,谁会注意呢?我不是说上海,即使纽约,巴黎,东京,都一样。你能对外展示的,别人看到的繁华,只有那一片,而繁华下的沉重,外人是感受不到的,这是一种趋势,我们回不去的。如果你要我选择,是生活在过去的清一色土布灰蓝,每个人收入都16块8毛的日子,还是今天,我想,我还是愿意生活在今天的。至少,它有一种变化,它给予相当一部分人以希望。
宋思明:资本市场原本就不是小老百姓玩的。但老百姓又逃不出陪练的角色。只能慢慢努力吧!
来自: 豆瓣
蘑$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作为一部都市题材的小说 比类似的同类小说要现实得多 看了几集电视剧 觉得没有小说生动 有一些假
不是说谁的不好
小说作者思维没有拘束 市井百姓人间冷暖都是题材 主人公随处可见
而可以展现在银幕上的演员是固定的 要从这有限的人中选出合适的演戏 实属不易
看出了一些小时代的影子 满大街的繁华 疯长了楼价 是蜗居一族盼望着 却不敢迈进的海市蜃楼
宋思明 不像一些小说男一号无所不能 没有摆不平的事 他的缜密和稳重都用在了歪处 他的一切似乎就是个漏洞百出的网 看似处处井井有条 却是由无数个窟窿织成 他对不起两家人
郭海藻 开始还挺喜欢她的性格 安静 甜美 有志向 对家人的无限回报 但是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不顾家人阻拦义无反顾地守候一个光环 一张可以随心所欲刷钱的银行卡 其下场是自食其果
郭海萍 她的结局算是最好的 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职业 创立了自己的学院 尽管为了买房子凑钱过的艰辛 吵架无数 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在丈夫最危急的时刻不抛弃不放弃 进一个妻子的全力
孙淳 似乎在家里不太重要的角色 之前总是被海萍骂没出息 不赚钱 还偷偷借过高利贷 然而不断反省自己 在一次变故之后 认清形势脱离宋思明开始自主创业 虽然艰难却自食其力
贝利 他是可怜的 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 小心地疼爱着海藻 曾努力挽回被伤害的感情 然而最终选择离开 丝毫没有责怪他的理由 他只是一个纯真的大男孩 给不了海藻想要的虚荣
Mark 这个似乎在全剧都不太重要的角色 却帮了她家很多忙 让海萍找到了工作的希望 在孙淳事出时寻找合适的方法解脱 托宋救出孙淳 又带走了遍体鳞伤的海藻 也体现了城市的国际化
郭妈妈 两个女儿的妈妈 尤记得老人一番话 穷养儿子富养女 小时候没给姐儿俩好日子 才让她们受到宋的恩惠就扑上去舍不得离开 虽然知道海藻的下场却无法改变 母亲是何等自责
陈寺福 一个自己干得不怎么样却有靠山的小头头 这种人的生存之道是奉承和服从 他却没有懂得 稍作主张造成纰漏 看似是小事 成了宋整张网被扯出的第一根线了
幸好我们父母都在北京 幸好我们家庭财力还可以 幸好我们还年轻 有继续努力学习的资本 幸好我们不担心有外遇 我们会好好的
来自: 豆瓣
文曲星$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可是我们也要量力而行。本不属于我们的城市,我们非要呆下来。强迫自己成为城里人,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不是努力就能改变。于是才有海藻和宋思明的悲剧初现。
来自: 豆瓣
ssfigh$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这句话被我用作QQ签名很长时间,总有人跟我说生活不是这样的,让我不要这么消极这么悲观。我承认,我心理是不健康,但正如韩寒所说的“心理辅导是没有用的,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
生活,总是给我们一种无力感。在《蓝风筝》里,无力感是铁头面对的造反派小将的拳头;在《沧浪之水》里,无力感是池大为在医院里面对的护士的眼神;在《蜗居》里,无力感是达芬奇的家具,是意大利餐馆,更是几个电话就能把苏淳从局子里面捞出来的权利。这种无力感总是包围着我们,任你愤怒地嘶吼,迎接你的只是旷野的寂静,最终教我们学会逆来顺受。
说到底,一夫一妻制只是保护我们这些无力的男人也能有自己的子嗣,而道德只是这种制度的脆弱的锁。面对着扑面而来的诱惑,你怎么保证自己的女人一定愿意共苦,怎么保证自己的男人一定愿意同甘?在生活这张大网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被紧紧地缠着,无力地挣扎着,却摆脱不了自己的命运。小贝是无力的,他一个技术员如何敌得过巨大的权利?宋太太也是无力的,她一个中年妇女如何敌得过年轻女人的诱惑?宋思明呢?他面对教授家女儿的时候,是否也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无力感呢?
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我拿什么去爱你,拿什么去证明我爱你?年轻时候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就幸福的昏过去的女孩儿,总要面对柴米油盐,总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琼瑶害了多少女孩子,以为花前月下就能一起慢慢变老。金庸害了多少男孩子,以为穷小子也会有美人来爱,有一天可以因缘巧合而学会绝世武功。而生活是,穷小子只能娶胖妹,梦中情人搂着自己的老板,自己的老板扣自己工资,拿着少得可怜的工资回家被胖老婆数落。
我从来就没恨过二奶们,谁都想做贵妇人,而不想成为在菜市场上和小贩为了几角钱吵起来的泼妇。可是优雅是有条件的,经济基础就是条件。面对生活这张大网,这种无力让我们无能为力。即便某一天老婆被人睡了,或是女儿被人睡了,或是老婆和女儿一起被人睡了,亦如当年造反派的拳头一样,永远无力对抗。
回到小说上,我不喜欢小说的结局。对于读者来说,小说不是悲剧的结局,但这不是生活,生活是永远没有人来帮你挫败这种无力感的。更符合生活的结局应该是,海藻生了孩子,被宋思明弄到国外去了,小贝找到个老婆结婚,因为无钱买房天天闹家庭矛盾。而宋思明呢,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生活就是这样,强大、顽固,无论是贫贱的夫妻还是你我,都无力抗拒。
来自: 豆瓣
⑩①尐$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先说说苏淳郭海萍这对贫贱夫妇。苏淳是一个很好玩的人。他忠厚老实,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很平庸,没有什么本事,这一点我不否认。但同时苏淳身上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他精于夫妻相处之道。面对老婆的指责和牢骚,他都能去包容和忍受,也能用他的那张嘴去化解老婆心中的怨气。我想这一点是他们夫妇两走到最后的一条纽带。而对于郭海萍这个女人我很是厌恶。郭海萍在第一集中那个披肩长发的清纯形象给我的感觉非常好。但是自从她生了女儿以后,郭海萍就好像换了一张脸。为了能把女儿搬来和自己住在一起,她很激进很偏激地一味借钱买房。她可以理所当然地指着苏淳说我妈都能拿两万出来,你妈为什么就不能;她也好意思向当时只有八千元存款的自己的亲妹妹郭海藻借两万元。当然这种出于思念女儿而急于买房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自己的亲妹妹要钱结婚就不能理解了吗?其实这一点也是海藻投向宋思明的怀抱直至最后造成切除子宫的悲剧的一大诱因,或者说是伏笔。
接下来就是小贝、郭海藻和宋思明、宋太太四个人的感情瓜葛。
基于郭海萍在郭海藻心目中比母亲更重要的这份情感,在感情上我还是很倾向于郭海藻的。这个原本很单纯善良的女孩很可怜也很可悲(我不想说她无耻,但事实上很无耻)。生活在大城市的压力之下,海藻自己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一方面,海藻面对比母亲更重要的姐姐借钱买房;另一方面,她面对宋思明这个高纯度毒品的侵蚀和诱惑,她一步步地走上了小三的道路。当她怀上宋的孩子的时候,在姐姐和母亲的劝阻之下,她原本可以回头的,但是她执迷不悟,一步步地走向身体残缺的深渊。她爱小贝吗?爱,偏于精神,但是她心猿意马,同时心里还装着宋思明;她爱宋思明吗?或许爱,偏于物质和宋头上的那顶光环。不错,海藻最后确实把宋给她的钱还了,但是这很明显不是出于她对他的爱,而是海藻很清楚这钱是不干净的,用不得。说到宋思明,平心而论,我真的很佩服他那种摆平四方关系以及女人的能力和手段。迷恋宋的人对他推崇备至,看他不顺眼的人说他龌龊。其实这些都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说的是同一个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宋思明是一个贪官,贪污数量之巨大,是这个法制社会不能容忍的;另一方面,宋是一个极度不负责任,很滥情的感情败类,因为他背叛了他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同时也毁掉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宋爱海藻吗?很肯定,爱,但是是打折扣的。在宋的身上有很严重的处女情节,海藻对于宋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年轻的符号或者替身而已,而这个符号或者替身可以是海藻,也可以是其他的妙龄女子。宋对海藻的爱同时也是他官位和光环的一种炫耀。最后他选择了用车祸来了结自己,我想这更多的是对海藻的愧疚,对自己女儿的愧疚,以及他这一生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的一种解脱。
这段孽缘同时也伤害了很无辜的小贝和很屈辱的宋太太。我很喜欢小贝。这个年轻人热情,阳光,可靠。他对海藻的爱真是体贴入微。当看见自己的女友和别的男人偷情的时候,他内心的那种地动山摇、天崩地裂的痛,做为男人,我完全可以理解,所以我也很同情小贝。在小贝离开海藻的时候虽然很痛,但是我为小贝感到庆幸。而宋太太,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的女儿,受尽了内心的折磨和痛苦,到最后为了那个背着自己在外面包二奶,想离婚却又不舍的老公宋思明把自己也搭进去,作为女人,她这一生很不幸。
现实生活确实很有压力,也很不容易。房子啊、钱啊什么的,这些可以让人们有奋斗的目标。在奋斗的过程中,有的人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样一样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有的人却走上了一条血本不归的道路。呵呵,为什么?是这个社会有问题,还是我们本身有问题?
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来自: 豆瓣
carol2$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1. 宋海明说: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不过我是所面临的问题是:没钱 -_-#
2. 唯一有些遗憾的结尾太匆忙了,以宋的能力和安排,不会那么草率,而且我觉得海藻应该不会轻易开门,如果她不开门,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尾了。
因此我觉得66的结尾与其说只是二奶向大奶妥协还不如说是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一种妥协
来自: 豆瓣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