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宁$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发表于东莞时报2011年1月16日第B05版:文化读工场
邻居家有个六岁小孩喜欢玩游戏,经常把两只眼睛凝聚起来扮斗鸡眼。有时候边扮边走路,因为测不准前面的距离,看不清周围的物体,突然就摔倒了。家长发现后,立即教育。小孩比较听话,改过了这个坏习惯,用正常的眼光看世界,终于再没因此而摔倒过。
这样的斗鸡眼显而易见。但另一类斗鸡眼,则隐藏颇深,不分东西,人人皆有,较难感知,诊治更难。这双斗鸡眼不在脸上,而处内心。它就是偏见。
闾丘露薇久经媒体沙场历练,成就一副火眼金睛。她出入中外新闻,探究社情民意,通过不断观察、思考和对比,揭示出偏见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一些小偏见偶然聚拢后,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巨大负面效应,摧毁国家间的信任,破坏人民中的友情,造成紧绷、对峙、乃至对抗。所以,偏见怎么产生?偏见兴风作浪时有多严重?怎样消除偏见的根源?这些紧要问题都是闾丘露薇在此书里提出来并试图求解的。
作者并没有陷入理论化地凭空讨论,而是从一个极小的入口来具体展开。第一章举了美国和德国两个记者随各自的总统访华的见闻,都是发在推特上,充满了正式报道所没有的调侃、挖苦、讽刺。外国记者所受教育和文化背景,与我们这边有太大不同,他们看到的中国跟我们自己所感受理解到的自然迥异。而推特报道的个人化,让这种差异更显著突出,偏见遂问世。
偏见一旦产生,社会热闹至沸腾的可能性大增。比如“抵制家乐福”短信群发后,中国的粪青们争相串联,砸其店铺,抢其货物,把一个合法经营,吸纳了大量就业者的正规超市弄得乌烟瘴气,无法营业,只得暂时关门了难。而打砸抢的粪青们则若无其事,还以为自己把爱国付诸行动,赢得众人敬仰,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优越感了。
媒体人负责把事实真相传达给受众,受众则根据他们获得的信息作出相应言行。媒体人所处位置之重要,勿需赘言。通常认为,媒体人充当着平面镜的角色,真实地反映事件整个过程,不偏不倚。但现实存在种种因素,常使平面镜蜕变成哈哈镜,或夸大,或缩小,精确形象,极难映射。
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预设立场;给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好恶。这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和媒体人所念兹在兹,时刻不忘的座右铭。媒体人应成为架设在真相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不应该造得七拐八弯,最好直截了当,直通对岸。如果让人误入歧途,那更是罪过。
最后一章以韩寒压轴,展现了祛除种种偏见后,闾丘露薇所期许的公民形象:自信,负责,真诚,勇敢。
整书基本都通过案例,剖析了近年各类重大新闻背后的不同偏见,以及怎样避免偏见,成为公民,用自己的切实努力替未来的公民社会添砖加瓦。生动具体自不待言,细细道来的背后,更让人感受到闾丘露薇作为资深媒体人的严密新闻伦理和高度职业自觉。她好像一名铁匠,用批判和反省之锤不断敲打淬炼观察之砧板,最终熔铸出这么一块精钢纯铁来。
闾丘露薇因报道阿富汗战争而赢得“战地玫瑰”称号。如今她转型为“真相玫瑰”,从记者到公民,超越当初被贴上的“勇敢”标签,不只是敬业,更是专业地,聚焦偏见消弭,培育公民意识,启发民众从俯瞰、平视、仰望等不同视角来完整看待问题。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小孩,受他父亲督促,纠正了斗鸡眼。偏见有时如同余则成,深深地却悄悄地潜伏着,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内心深处潜伏的那一双顽固的斗鸡眼,更加难改。很幸运地,有闾丘露薇这位常识医生查诊,可以慢慢得到矫正。到时候再对应《不分东西》封面那张特别的视力表进行测试,应该会比以前看得更清,更深,更远,更全面了。
发表于:
东莞时报2011年1月16日第B05版:文化读工场
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1-01/16/content_640716.htm
来自: 豆瓣
醉卧着$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闾丘露薇的新书和大眼的抗拆记是同时入手,同时开始看的。现在还都看了差不多一半多一点。有点想说的,因为还没完全看完,所以会有些偏颇。
大眼和闾丘都是记者出身,他们两个在网络上的阵地也非常有影响力,大眼的新浪博客和闾丘的一五一十上面犀利的文章对现实问题的独立看法都很吸引我。
闾丘书的风格保持着记者的专业独立视角。用心、细致,不紧不慢中把一个事情一个看法讲述清楚,让你了解作者的看法和心思。但是感觉少一些东西,在某些地方读着觉得少些文字,希望是由于我们伟大的审查制度造成的。
她不调侃当权者的无知和腐败,她不大声疾呼煽动民众的愤怒,只是告诉我们有一种客观理性的方法能认清事实,改善制度。
完全看完,再完善书评。
这两本书都没有那写着XXXX专家、XXX学者推荐的腰封,非常高兴,在这一点上没有像吆喝卖白菜一样的做法,最起码没引起我的反感。闾丘书里还送了书签,省的我又用门上夹的那种色情名片做书签了,还被人误会。
来自: 豆瓣
一尺八$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偏见不分东西,谬误总有源头。前二分之一读得津津有味,后二分之一读的囫囵吞枣。
书籍20万字,一日精读足矣。闾丘站在一个资深而专业的新闻前线从业人员角度谈偏见的产生缘由、规避方式,最大的启示在于新闻从业人员如何将偏见尽量最小化,受众如何在阅读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也能独立思考,尽量分辨事实真相。
颇为难得的是,闾丘的姿态,她谦卑、自觉、既有师者的谆谆善诱,又有新处事者对一切的好奇、怀疑,更别提她平等的看待书中提到的每一个个体、群体、事件。不去轻易评价(judge),这既是一个记者应该秉持的,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应该学会的,且与独立思考并不相悖。
印象最为深刻的几点:
1、很多时候,即便出发点是良好且善意的,也会产生偏见,先入为主的预设立场会阻碍个人开放心态接受讯息,特别是会抗拒忤逆自己意见的看法,甚至会质疑提出这些相左观点的人的用心。
2、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取外界资讯主要依赖媒介、公共知识分子,但媒介或个人展示的内容往往有主观性,需要警惕的是有些人利用信息源与受者两边的信息差距为自己谋取利益。因为在他们看来,人们对外界了解得越少,对自己的依赖就越大,而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威也越大。这也提醒公共知识分子或者意见领袖们更规范自己的言行。
3、国内有部分媒体总喜欢拿“民族主义”刺激读者神经,因为他们明白这话题既迎合读者心态,又显得有深度,还不用背负某些显而易见的敏感话题责任,最重要的是——有阅读量就有销量和点击量。
4、不论书中还是发布会现场或者闾丘个人的微博,闾丘都多次提到内地年轻人的成功学本位和急于求成的心态,看得出她的焦虑。
5、偏见或异见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发出声音的渠道,如果真的万口同音,那黑暗的就不只是新闻界了。
闾丘很认真的讨论了国内的教育问题、民工问题、新闻伦理问题,她极力避免观点偏颇,努力做到意见的“平衡”。她引用大量数据、观点、资料,但总是强调出处和背景,同时也很注意论据的比对,相比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自己选择事实,自主思量。一个专业的记者正要是避免自己的倾向外露,陈述事实,启发读者追问,足矣。
但是,这是一本阅读门槛很低的书,故而令人有“不分上下”的错觉。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大部分偏见的讨论是基于新闻报道衍生的,如果平日不关注时事,很难产生共鸣;而对于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学者可能会觉得事例与观点不够力,记者可能会觉得书中作者的希冀对国内传媒生态现状而言意义不大。
1月9日的新书发布会我有幸出席聆听,闾丘露薇、刘瑜、贾樟柯三位的智慧激情碰撞,难得都是平易近人的名人,肚子里很有货,却不着急倾倒,都很爱倾听,不卖弄,不急躁。
p.s:贾导真人太白嫩了,年轻时候是正太吧。
来自: 豆瓣
书蠹精$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昨天从闾丘露薇的微博了解到,她出版了新书《不分东西》,出版人孙海玉(Helen)给她做的书。今天卓越做了名人访谈。
Helen过去是首代,与我有多次交往。前年她通知我去参加了复旦校友会,我在那里见了她和闾丘,听她朗诵了校园诗歌“黄梅雨季”,看上去动了感情。
知道Helen最近几年在京港之间奔波,几次约见都错过了。从MSN上了解到她又做了新书,没有想到是闾丘写的。
当时她告诉我,她们是系友,住隔壁,很熟悉的。
记得N多年前,还是在图书馆北侧科贸中心的全聚德烤鸭店里,Helen托人介绍见我。我当时根本没有心情见那些烦人的出版社代表,只是应付,没有想到见了校友,还是学哲学的。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有哲学情结的人。
知道她曾经在出版社里当处级干部,给Wiley做了几年,出国几年,又给Springer做了一年多,后来就自己闯江湖了。
因为不是纯粹的商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书,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在这个商业气味很浓的社会里是不容易的。
能做到现在,不知道Helen自己认为是否成功了呢?
昨晚又通了MSN,她答应给我快递一本书。8点还在打电话,还没有吃饭。呵呵!
来自: 豆瓣
安庆卢$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这是一本关于媒体的书。书名叫《不分东西》,大意是抛却一切左右、敌我等偏见,不加预设,一心求真。具体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多为故宫星巴克风波、哈佛女孩、抵制家乐福等近年热门事件。——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一种“这本书我好像读过”的错觉?不错,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曾是喧嚣一时的热门事件,每个事件都曾经过连篇累牍的媒体报道,有错漏,有误会,有断章取义。我们关注过,评议过,争论过:既包括事件本身,也包括媒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受过偏见的蒙蔽,讨论过怎样避免偏见,更曾经思考过面对偏见如何应对。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这本书里有什么东西可令人耳目一新,那么答案是:没有。
但这依然是一本好书。
首先,因为这是一本系统的书。闾丘露薇自05年在新浪开博客以来,已经写了近千篇博文,此书却并非博文汇编。书中案例亦非简单堆砌。刚又翻了一下目录,章节脉络清晰可辨:偏见的主要成因 – 摒除偏见的总原则 – 结合不同案例分别具体分析 – 如何应对偏见……这样经过系统组织的材料,价值远大于每一部分之和。即便你对书中的每个案例都已足够熟稔,跟着闾丘露薇重新梳理一趟,亦能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其次,闾丘露薇身为名记,或曾直接参与事件,或能获取更全面的咨询,更能从新闻从业者角度感同身受。做惯了新闻媒体受众的我们,难免好奇:同一件事,在媒体从业者角度看来是什么样子?这本书多少能满足我们“用闾丘露薇的眼睛看新闻”这一好奇心。即便看完之后发现并无太大不同,这一“发现”本身也是收获。就好比,能发现“山那边也没什么不同”,也并不枉这一趟爬山的辛苦。
以上绝非空话。既然在态度、认识上“并无太大不同”,那么我们与一位高水平新闻从业者的不同之处在哪呢?倘不能问出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未免白看了。许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关乎毅力,更关乎能力。我们都知道偏见从哪里来,但在生活中却总是放松警惕,以好恶代替真伪。即便提高警惕,但世事复杂难辨,个人亦难免缺乏去伪存真的能力。回头看书中案例,当然清清楚楚,昭然若揭。但在当时,我们当中又有几人能灵台清澈,全身而退?今后若能加倍反省自觉,知难而进,就正是读完此书后的大收获。
“反省自觉,知难而进”更不是一句空话。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世界已成一块奶酪,偏见谣言的陷阱遍布其间。闾丘露薇在书中特意提到了微博,固然大力赞扬了其积极作用,也对其散布不实信息的情况表示了担忧。而后者正是我近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网络时代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公民,以往我们往往致力于积极传播各种信息,但今天看来,“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成问题,反倒是“核实”显得尤为稀缺,因而也尤为重要。前几天我还在【我说】里提及,是否可以组一个“谣言揭穿社”这样的社团?
今时今日,用新浪微博者众,却估计没几个人留心过其右下角的“不实信息曝光”链接吧?那么现在来看一看吧:http://t.sina.com.cn/pub/i/zt/wbpy ,对新浪微博此举,我十分赞赏,但同时也深感不足。1.0的辟谣怎敌得过2.0的传谣?谣言自民间起,也该由民间止。任重道远,各位公民,不妨把“传播”的热情稍微分一点给“核实”吧。以我的经验:很多时候,识破谣言,只需要百度一下,半分钟的事情而已。
半年前,一位学新闻出身的朋友曾向我分享了“如何与记者打交道”的诸多经验,大部分记者在其口中都不可信、需提防,但她又说:“有一类记者,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极高,对他们就可以完全信任。比如说,闾丘露薇。”——这番话给我留下印象极深。如今想来,要是闾丘露薇自己听到这番话,只怕也要冷汗涔涔。任何人或实体都会犯错,世上并无绝对公正中立的媒体,——即便CNN,08年的时候不也闹过断章取义的丑闻么。就好比这本书封面上的视力表:你知道,那些东倒西歪的E,一行小过一行,无穷无尽,总有一行你看不清。偏见无止境,对真相的寻求亦无止境。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