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深蓝 发表于 2013-9-15 20:32:31

        我愿意用这样的称呼来确认这个作家笔下的文字对我造成的冲击和震撼,并不仅仅因为她在文学史上的形象始终是那个停留在十八岁的少女单薄而美丽、颓废而执拗的影子,更是因为在她的身上,我清晰地触碰到了一种自己在心底无数次默默呐喊着想要追求,却深知自己没有勇气也无法得到的生活状态,一种只可能属于青春的岁月,换而言之,她仿佛就是我镜子后的另一种生活,一种永远处在黑暗的虚空中等待着的光明。
  
         Sagan和塞茜尔、《你好,忧愁》似乎是三位一体的,彼此不可剥离,而她用了一生的时间也没能摆脱成名作带来的巨大名声、财富和随着而来的宿命般的阴影。轻挑戏谑,放纵不羁,这些代表着青春的关键词经过五十多年岁月的淘洗,依然完好无损地保持着当年的活力,就像Sagan照片上微笑的面容,灿烂,自如,带着微微的得意,能够轻易击中我们的心中最单纯最美好的那一部分情感,那一部分最美好也最易逝的情感。但是她笔下的每个故事,却都无一例外地带有不被大众认可的情感,无论是塞茜尔用她精巧的心机害死安娜,还是女大学生与吕克叔叔之间那个带着金合欢花淡香的“心不在焉”的幸福,抑或La Chamade中所有人在狂乱的生活中复归孤独的荒谬,这些故事带来的阅读体验很难让我们用“畅快淋漓”来形容,却无法不让人反思自己的青春、爱情,和每个人从出生便如影随形着的孤独。
  
         对秩序的抵触与反叛,对成人世界的排斥与恐惧,对爱情的渴望与随性,对生命的热爱与挥霍,萨冈笔下的青春带有极强的放纵性和隐藏着的破坏性,对这个世界极尽抵抗,这种看似迷人实则脆弱的姿态可以成为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却很难成为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许每个人在墨守成规、戴着各自的枷锁行走在路上的时候,都会期待着那种明知无法到来的生活状态与自己发生碰撞。青春是最少羁绊的,也是最少悖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轻易把自己与世界割裂,在我们放弃了一切成规、义务甚至是责任的束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爱情后才终于发现,原来即使是爱情也无法使我们拜托孤独,即便我们躺在爱人的眼底,平静地凝视着天花板的缝隙,凝视着镜子中那个忧愁妩媚的容貌,也会从心底发出疑惑:我爱过吗?我在爱吗?一切激情,如果与青春挂上了钩,是不是一定会迅速消逝?当记忆中某个刻骨铭心的夏天,连同它蔚蓝海岸上的白帆,连同它夜晚枝形吊灯下玻璃映照出的车流,一同散逸得无影无踪?这一点,恐怕连Sagan自己都不知道,她只是用一个个并不沉甸的故事,配上简单的不加过多修饰的思考,一起抛给这个她不愿意融入的世界。正像她自己说的,每个人都有权利自毁,只要不干涉到别人。年少成名,腰缠万贯,放纵享乐,晚景凄凉,我不愿意用“错误的人生”这样沉重而坚决的字眼否定她的一生,但如果有选择,我相信,Sagan也还是会走上这条道路,从她踏进朱利亚出版社的大门的那天起便不再有更改的可能。她花了一生试图与青春和解,却还是深深陷入名声、金钱的沼泽没有自拔,最终把一切都变成了虚无。
  
         无论如何,她的一生是自己支配的,是不受外力束缚的,这一点就足以让每个人欣羡,所以,她的那些幼稚的错误,她的略显张狂的选择,都可以被轻轻原谅。像马歇尔计划一样,《你好,忧愁》和它的作者一起被五十年代的法国人牢牢记住,成为一代人青春时代的群体写照,她试图以深刻的方式剖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和人生,但是一切的“理想爱情”最终的指向都是得到后的迷惘,抑或失去后的落寞,而那些被社会认可和赞颂的真正“成熟”的爱情,有相守,有责任,漫长而坎坷,需要用一生去细心呵护,这恰恰是萨冈无法接受的,因此她终究无法收货属于自己的完美的爱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失败,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成熟是对青春的反叛,责任是对激情的抗拒,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相信,爱情是不包含任何悖论的?
  
         Sagan没有找到爱情的存在,却也没有否认爱情的存在,她笔下的爱情总是带着强烈的小资情调,就像她一生华丽而苍凉的传奇,可以品评,不可复制,可以观瞻,无法模仿,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找寻自己的爱情,留住自己的青春,让个人和世界达成释然的和解,或许要容易得多。Sagan的价值在于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所有她渴望得到并如愿得到的事物和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并用一次次的反叛向现存的秩序发起挑战,她赢得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才女,传奇,褪下一切光环后再看萨冈,也只是一颗渴望得到爱,却无法留住爱的孤独的心灵罢了。这孤独比起我们所有人的来,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既不会自己产生,也不会自动消失,这孤独,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所以,亲爱的弗朗索瓦丝,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找到爱情,愿你的笔如同当年一般倔强地守护着青春,愿你不再落寞,不再忧愁。
  
  

谷雨 发表于 2013-9-16 06:37:09

  灰常羡慕她和爸爸那样的关系。一个青春年少模糊又清晰的夏天,充斥着青春荷尔蒙的躁动。两种生活方式。但现在那样自由自在生活的人极少。我们生活得累而不知所谓。好像浑身是线的木偶。扯不清,剪不断。想起天涯在国外跳脱衣舞的女生。很羡慕她的人生,喜欢和被喜欢,即使纠结。有各种朋友,知心的和开心的。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憎分明。人是复杂的动物。

嘿!大 发表于 2013-9-16 14:40:04

     
     萨冈教会了我唯一有用的技能——
           
                 
                 摧毁我们因为对自身的盲目而演的戏。
        
                     她送给我的是一台锻炼思想的机器。

clover 发表于 2013-9-21 11:49:07

  
   “别了忧愁
  你好忧愁
  你镌刻在天花板的缝隙
  你镌刻在我爱人的眼底
  你并不是那悲苦
  因为最贫穷的人也会微开笑靥
  将你吐露
  ……”
  
  
  “……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这是一种如此复杂,如此自私的感情,我不禁为此感到羞耻,然而,忧愁在我看来却永远是那么高尚。”
  
  忧愁,孤独,我们逃脱不掉。我们伸展四肢,静静地躺在床上,以为可以什么都不想, 可抬眼,忧愁,就在那天花板的缝隙。我们拥着爱人,以为拥有世上最温暖的幸福,可当我们凝视爱人的眼睛,仍然可以看到,忧愁……
  
  可我们并不似厌恶悲苦那样厌恶忧愁。那青春岁月里的忧愁,竟是透着美丽,庄重,甚而高尚的。当我们回首青春,我们会带着微微的笑意,去怀念忧愁。
  
  按照中国人的算法,我现在23岁。或者我认为自己22岁还不到。可我质疑自己是否还在青春里。总觉得这个词是属于16,17岁的少男少女们的。过了这个年岁,我们就开始渐渐苍老。开始,回忆青春,怀念忧愁。
  
  翻开书的第一页,艾吕雅的那句“你镌刻在天花板的缝隙,你镌刻在我爱人的眼底”就让我有了一丝想哭的冲动。多久多久,连鼻子都未曾发酸过了。很多感人的东西在我看来甚而都是可笑的,却偏偏被这一句似是而非的诗句打动了。
  
  就好像,曾经被席慕容的一首诗打动:
  
  在古老单纯的时光里
  一直 有一句
  没说完的话
  
  像日里夜里的流水
  是山上海上的月光
  反复地来 反复地去
  
  让我柔弱的心
  始终在盼望 始终
  找不到栖身的地方
  
  而在此时 你用
  静默的风景 静默的
  声音把它说完
  
  我却在拦阻不及的热泪里
  发现 此刻之后
  青春终于一去不再复返
  
  ——《此刻之后》
  
  青春岁月里那句欲说还休的话,也是一种忧愁吧?当我们不再忧愁,当我们说“别了,忧愁”,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别了,青春”。
  
  所以我们如同热爱青春般的,疯狂爱上忧愁。
  
  可文中的塞西尔,竟在一开始,就说“我不喜欢青春”,也说那些大学生,“他们在青春年华中总能发现悲欢离合的情境或者愤世嫉俗的借口。”
  
  我很难想象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萨冈只有18岁,因为这仿佛是成年人回首青春抑或评价自己儿女青春岁月的话语。只有在那时,才能冷静却也冷漠地说,青春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在青春里,我们不自觉不自知地,夸大忧愁,迷恋忧愁。
  
  抑或对于塞西尔,对于萨冈,青春如同罂粟花,美丽而又罪恶,爱恨交织,欲罢不能。
  
  直到看到王尔德的那句话:“罪恶是在现代世界中延续着的唯一带有新鲜色彩的记号。”
  
  为之一震。
  
  王尔德,从我还小的时候起,他就以一篇《快乐王子》俘获了我的心。直到后来的《莎乐美》,再到《道连格雷的画像》,不断加深的迷恋。他不是我的偶像,因我无意也无力去描摹他的生活方式。可我想,我一直都爱他。
  
  因此,我可以轻易地回想起,这句话来自《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亨利勋爵,那个享乐主义的花花公子,那个不自觉地引领道连格雷走向罪恶的堕落贵族,却用他那机智迷人却也道德败坏的格言警句,让人情不自禁爱上他。他亦不就是王尔德自身的写照么?虽然王尔德给小说安上了一个正义最终得到伸张,罪恶终于得到惩罚的结局,可我一直都觉得,王尔德是热爱罪恶的,虽然他可能自己都恐惧这份热爱。他知道这将引向毁灭。他笔下罪恶的道连格雷,罪恶的莎乐美,最终都是毁灭。可他自己仍然如同飞蛾扑火般,扑向罪恶,最终也是毁灭。而萨冈,塞西尔,是否也是这样。明知罪恶仍然义无反顾。“美丽与罪恶是一对彼此不能分开的恋人”,罪恶是那么迷人,如同王尔德在巴黎的墓碑,永远印满唇印。
  
  青春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迷恋上美丽的罪恶,就好像我自小学起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一些动画片里的俊美反派。主角的正义、勇气、道德有的时候竟让我觉得虚伪和恶心。
  
  就好像塞西尔不能忍受优雅、高尚、聪慧的安娜。
  
  我想,我没有勇气也没有条件去像塞西尔一样,以“过卑鄙无耻的生活”为理想,但是,这不妨碍我在虚拟幻象的世界里,迷恋“卑鄙无耻”。
  
  只是当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对罪恶的迷恋或许就会慢慢减弱。“我们选择和自己黑暗的青春和解,这就是成长。”我们会崇尚道德的约束,忠贞的爱情,井然的秩序。可我们再难像曾经迷恋罪恶那般执迷于道德。于是,大多人在怀念青春的时候,与其说是怀念青春的美好,倒不如说是怀念青春的罪恶,怀念那一份执迷不悟的心境。
  
  可当我们长大成人,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看到自己孩子青春的罪恶,仍然会惶恐吧。因此,代沟是永恒存在的。就好似安娜与塞西尔之间的矛盾。
  
  然而,如果太迷恋青春的罪恶,以至于拒绝和解,不想长大,可我们又不似道连格雷,可以把青春安放在一幅神奇的画像里,那么,我们就只能如同王尔德,如同萨冈,如同张爱玲, 他们的青春,无处安放。
  
  青春,这个词如此美好,因此我们总是宽恕青春的放纵,原谅青春的罪恶。所以,永葆青春的道连格雷,便不用承担罪恶的后果。可王尔德,萨冈,以后张爱玲,他们没有能够被宽恕。因为他们在青春不再的时候,仍然执念青春。于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青春的殉道者。
  
  
  如果说文中的安娜象征道德和成长,塞西尔,希里尔,爱尔莎,雷蒙象征罪恶和青春,那么我们会惊异的发现,道德和罪恶并非一直互相仇视。
  
  优雅的安娜爱上了“软弱、轻浮、怯懦”的雷蒙,塞西尔认为父亲“身上可没有一丁点儿东西合她的趣味”,可安娜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为他的笑颜,为这强壮有力的胳膊,为他旺盛的活力,为他炽热的感情”。完美的安娜也被那青春所深深吸引。道德,也会爱上罪恶。
  
  可罪恶不也恋慕着道德么?过惯了放荡不羁生活的雷蒙,为安娜的绝美之姿所倾倒,竟打算与其结婚,开始过“和睦协调的生活”。而就连塞西尔,不也说“我一直羡慕着她的生活”,“她会引导我,会为我分担生活的重负,会在各种环境下为我指明前进的道路。我将走向完善,父亲也将和我一起走向完善”。
  
  青春并非拒绝道德,青春一样憧憬文雅,精致,秩序。只是,青春抵制不了诱惑。
  
  或许,如果没有希里尔,如果没有爱尔莎,那么塞西尔和雷蒙,或许真的可以在安娜的引领下“走向完善”。可明知希里尔和爱尔莎亲率肤浅,父女俩仍然抗拒不了他们的青春美貌。对于塞西尔这样的少女,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而对于父亲雷蒙,“爱尔莎成了往昔生活、青春时代、尤其是他青春时代的象征”。雷蒙是个拒绝成人的“大孩子”,相比起塞西尔,他更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去抓住自己已经不再的青春,比如爱尔莎。
  
  于是,当父女俩遇见安娜的时候,他们都爱上了她。可当安娜介入他们的生活,要让他们远离诱惑,要强迫他们长大的时候,塞西尔首先意识到,“安娜是危险的,有害的,应该把她当作绊脚石一脚踢开。……她妨碍了我爱我自己”。
  
  塞西尔要踢开的,正是成长。而她所爱的,则是罪恶的青春。所以,如果说雷蒙还是对成长和道德有所向往的话,那么塞西尔,则无法容忍完美的道德来评价青春,让被塞西尔认为理所当然的罪恶自觉羞愧。
  
  于是塞西尔选择了与成长战斗。她的王牌竟是自己的父亲雷蒙。或许相比起安娜,她更无法忍受的是父亲,这个曾经拒绝长大的典范,居然背叛了青春。所以,只要把父亲拉回来,就是对“成长”最大的打击。
  
  于是,塞西尔用爱尔莎去诱惑父亲,让父亲在青春与成长,在罪恶与道德之间艰难选择。可同时,塞西尔自身也一直在举棋不定。即便在她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她不也三番两次地犹豫过,想要放弃过么?只是每次,当她遇见希里尔,当她遇见诱惑,她又坚定了决心。
  
  于是,就如同道连格雷在象征道德的画家巴兹尔和象征罪恶的亨利勋爵之间摇摆一样,这对父女也在青春和成长之间徘徊。选择安娜,还是选择希里尔和爱尔莎,这是个问题。
  
  又如同最终道连格雷走向了堕落一样,这对父女面对青春的诱惑,抛弃了安娜,抛弃了成长与道德。“假如她不惜一切代价地寻求公理,就让她把我们扔给谬误吧。”
  
  这是人性的软弱,这也是青春的强大。
  
  “我不想逃,也不想回避,于是我堕落于这黑暗。但是这黑暗使我光明,因为黑暗代表了一切,无从对,也无从错。”
  
  于是,安娜带着她那“残酷无情地生动”面容,轰轰烈烈地消亡了。
  
  结局或许是最令这个社会为之震动的。毕竟,同样是谋杀了道德的道连格雷,最终忍受不了良心的不安,自我毁灭了青春和生命。而在这个故事里,毁灭的却只有道德和成长。塞西尔没有像安娜说的那样“走进私人诊所”,雷蒙也没有成为一个“穷途潦倒的落魄鬼”。在短暂的缅怀了那曾经离他们如此之近的道德和成长后,这对父女重又快快乐乐地回到了罪恶的青春中去。
  
  或许因为,王尔德那个时代仍然是相信上帝的存在,畏惧上帝的公正的。而在尼采宣布上帝已死后,萨冈说:“……我们不相信上帝,在这种环境里,相信偶然和机遇也就已非常幸福了”。
  
  于是,罪恶心安理得,气焰嚣张地在现代社会延续。
  
  “把evil倒过来就是live,被神认为是罪恶的,正是活着的。”
  
  一场残酷的,青春与成长的战争,以成长的失败而告终。可我们却也应该意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成长才是胜利者。塞西尔也知道“我仅仅是一块可塑的面团,只不过它拒绝任何模子而已。”青春反抗一切形式的束缚,却反抗不了终有一日的干化,定型。青春迷恋“疾迅的,炽烈的,转瞬即逝的爱情”,可“总有一天,我会激情满怀地爱上一个人,我要寻找一条通向他的道路,那一次,我将小心在意,充满柔情蜜意,双手颤抖……”,那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留恋”……
  
  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
  我就是那一只
  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
  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怀
  
  你若是这世间唯一
  唯一能伤我的射手
  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
  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就好象是最后的一朵云彩
  隐没在那无限澄蓝的天空
  
  那么让我死在你的手下
  就好象是终于能
  死在你的怀中
  
  ——席慕容《白鸟之死》
  
  或许正因为现实中青春的柔弱,萨冈才在小说中给了我们一个如此强大的青春,让每个人带着那一点点的忧愁,去回望自己那已经如白鸟般逝去的青春。我们一边成长,一边仍不能自已地爱上萨冈,爱上张爱玲,爱上王尔德,爱上他们那近乎惨烈的美丽青春。
  
  爱上我们,那无处安放的青春……
  
  
  
  就静静的   看青春难依难舍
  泪还是热的   泪痕冷了
  
  
  
  
  
  

NeoCob 发表于 2013-9-22 08:10:52

  少女最后才懂得,原来爱情和婚姻可以对一个女人那么重要,原来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之后,可以如此痛苦
  无论怎样,她日后放荡不羁地生活时,总会心有余悸
  萨冈的文字译成中文后依然优美绝伦
  她对小资少女的大叔情结的把握,是无人能出其右的。

正在输 发表于 2013-10-10 20:34:23

  断断续续的看完这本书,一边看一边自忖,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做什么能不能写出相同的东西?答曰不能。制度不允许,性别不允许,身材同样不允许。
     跟十八岁的萨冈没得比,跟尚未成年的塞茜尔同样没得比。她活得比我们班最会泡妞的爷们还潇洒。那时初中生怀孕的花边新闻都可以让我们听的脸红心跳,还很少把怀孕必须做爱这个顺序进行链接。尤其是男方竟然是成年人,那可是爆炸性的校园八卦。
        那时还有一哥们从法国回来,说那边如何开放,JB不是累,而是烂。那时意淫这个国家俨然成了一座巨型的免费妓院。使初懂人事的我们迫不及待的想去体会法国人的浪,而非浪漫。
  
  一
      萨冈在出这本书的时候,爸爸曾说,未免被人误认为是自传。最好使用化名,她给自己就取了这个名字。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套路不多。细节的描述却总能搔到内心合适的痒处,引人乱叫不已,当做共鸣。
  
  二
      我怀疑书中的事,萨冈是不是已经做过。这么年轻总会从身边人找灵感,最拿手的应该是写自己。某时某刻也许她就是这样想的,某刻某时她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她才是个小魔鬼,也热爱撩骚。人们总可以从塞茜尔里看见她。
  顺手摘抄了几段
  
  不喜欢青少年,比起青年人,我更喜欢父亲的朋友,那些四十来岁的男人,他们彬彬有礼地根我说话,满怀爱怜,体现出一种父亲或情人般的柔情。
  
  
  (这同时也说明萨冈的恋父情节。)
  
  他轻轻地拥吻了我,我眺望着蓝天,随即,我只看见在我紧闭的眼睑下一片发亮的红光。炎热、晕眩,初吻的甘味和一声声粗粗的喘息,长长的几分钟,只剩下这些。
  (如果没亲吻过哪会知道这些,我仿佛钻进妞的脑袋里看他们怎么激吻)
  
  我忘却了死亡的时间,忘却了生命的短暂,忘却了世间美好的感情。我考虑着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就是我的理想。
  
  坏得令人着迷,就像孩子调皮扮的鬼脸。
  她报复了,也得逞了,却害怕了。还能分清对错,不是变态,而是小坏。
  
  她写明了少女情怀,妞们不就是这样想的吗?只不过没有去做,生活是自己的,你也可以这样,但到那个份上,敢这样的人依然少数。
  
  三
         很多人恶毒的拿她和杜拉斯相提并论,说杜拉斯就像是个老气干瘪的妇人。我也曾一度把杜拉斯误认为江青,两人外表确实有些形似。杜拉斯的爱情,有种沉重,也有种抱持。但萨冈的却总是放纵,她当然可以和只是喜欢的男人做爱,并分外理性的清楚自己只是喜欢,所以离开。杜拉斯在这方面像一个灭绝师太,叫嚣着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只存在激情。想表达的嫌恶不言而喻。萨冈把此当做一种游戏,你陪我认真玩,我也就好好待你。跟过家家区别不太大。才不会写出“我独爱你苍老破碎的容颜”安慰自己。因为她压根就不在乎,喝酒,抽烟、烂赌。样样都来,眼眸子却清纯得慑人心魄。你肯定做了不少坏事吧,小家伙,要不总有那么机灵调皮的眼神。
  
  四
         我很无奈的发现,貌似自己已经过了最适合看这本书的年龄。也同样错过做这些事的年龄。依照我们国情来看,这不叫放纵,而叫堕落。萨冈如果在天朝,这辈子恐怕都难嫁出去,父母在外肯定天天千夫所指。本来都是破事,还写成一本小破书。还好意思叫《你好,忧愁》。年纪轻轻哪来那么多愁,就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完全忘了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
         可就是这无病呻吟,共鸣着不同时代相似年龄的人们。那个年龄阶段就是这样的。我们不用再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是哼着周杰伦的歌唱“没有你烦,我有多烦恼”。
        世上总有那么多本书,升华生命的意义,但就有这么本小破书,在讲生命如何无聊,并且把无聊写得生动,让人感知。意义是暂时的,无聊似乎才充斥着生命的全部。所以,愧疚,罪恶感终将烟消云撒,最重要的还是及时行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你好,忧愁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