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晶乖乖 发表于 2013-5-26 11:04:03

天龙八部(全五册) - 书评

  《天龙八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所谓“天龙八部”是佛经用语,包括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4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拈花问 发表于 2013-7-20 16:48:52

      金庸后来的修改大多难逃蛇足之讥,比如把王语嫣的祖父改成丁春秋、乔帮主死而不死等等,就相当恶搞。但对段誉和王语嫣纠葛结果的变动处理,私以为,足以教人击节而叹赏。
      个人观感,金庸群书中,首屈一指当推《天龙八部》。为什么觉得它超群绝伦,大概是因为选取了一种“背负青天”的视角,一种佛家悲天悯人的态度,来推演尘世众生的贪嗔痴、五蕴盛。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阅历积累,绝难有这样的作品。
      说正题。段誉之所以一见到王语嫣,便惊为天人拜倒裙下,从此牛皮糖似的天涯海角不离不弃,大概只是因为在无量山玉洞中奇遇李沧海的玉像,心魔滋蔓,情根深种。此姝只应天上有,却不料人间复相逢,于是天雷地火,这样的震撼足以成为许多动人爱情故事的引子。
      原版结尾,段誉的苦恋终于奇迹般地打动了王语嫣,从此神仙眷属天南称王,和谐得一塌糊涂。而在修订版中,王语嫣复归慕容,段誉得而复失。两相对比,高下森然了吧!
      王语嫣心里只有表哥,最终能和阿碧守着一个无害化的慕容复,难道不是别一番旖旎?至少,发了疯的公子爷再不会伤她的心。
      陈世骧先生评点《天》,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实在是慧眼如炬。段誉从大理折腾到姑苏,再到函谷关、少林寺、灵州、姑苏,然后再回大理,总该消停了吧?折腾毕竟不是人生的常态,要不折腾,先得把心定下来,要定心,先得驱除心魔。求不得因为心魔而起,就算是得到了,心魔也不会遁形。以段、王终成眷属收尾,多少有点励志的意思,偏离了故事预设的思想背景。
      当然,再往下就涉及到一个更严肃也更诡异的话题:什么样的感觉才是爱情?例如段誉之于王语嫣,到底是不是爱情?
      凭本人迄今有限的人生阅历,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回答。也曾经因为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看到段誉的执念,多少有点同病相怜的意思。希望他能解脱,就像希望自己也能解脱。后来想,不管它有多么神秘,至少两情相悦应该是必要的根基吧?反过来,你若无情我便休,就不仅仅是风度,更是脱离苦厄的法门。只不过一旦身在其中,智商直逼负的爱因斯坦,万难捋个清楚罢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的,但如果对方于你无情呢?
      像段誉这样无限殷勤的,最后也会心生不耐。人总会被特定的情绪裹挟,但它也总有淡去的时候。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段誉素有慧根,大理段氏又世代崇奉佛法,最后如果没有顿悟,反倒是咄咄怪事了。乔峰死,因为他这样的超级英雄注定不能长存于世;虚竹贵,不过是延续一贯好得出奇的运气;段誉只有开悟。
      说起来,段誉到底还是有福之人,心魔最终能够化解,与痴情的木婉清厮守一生,也算是善之善者也。其实,人间的福报,往往不是心想事成,而是群邪辟易。
      金庸是该有多喜欢这个段誉!

小阿朱 发表于 2013-7-20 22:50:01

  依旧觉得陈世骧先生对天龙的八字评语:无人不冤,有请皆孽有点过了。
  对天龙最深的印象便是其中形形色色的女子,其实借用佛家的一句话,这些女子视乎都是入了障了。
  所谓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阿朱为了乔峰为了父亲,惨死青石桥;阿碧为了慕容复最后不离不弃;王语嫣为了表哥,熟读武学秘籍;阿紫为了乔峰,使劲浑身解数博其关心,而不见游坦之之好;李秋水、天山童姥为了无崖子,相斗终身。。。还有段二身边形形色色的女人们。这点真的佩服査老,如此波澜壮阔的场面,如此笑傲江湖的大侠,如此感人至深的友情,如此多的特色鲜明的女子就这样融在一本天龙中。
  

茕茕白 发表于 2013-7-21 03:10:08

      一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盛夏的太湖,莲藕并蒂。
      荷下流水脉脉,暖阳之下,更显明媚婉转。这便是我的家,江南燕子坞,姑苏慕容氏的居所。
      我闲闲哼唱《西洲曲》,同阿碧划着小船在湖中穿行,水光潋滟,景致美好,不见来时湖上浅痕。阿碧却似心不在焉,托腮瞭望远方,目无聚点;我知她心系湖畔黑影,伟岸挺拔,公子每每外出归来,必于湖畔顾盼,与阿碧会心一笑。
      未至初秋,阿碧已将公子所需冬衣置备妥当。我知晓阿碧的心意。姑苏慕容,鲜卑燕国皇族余脉,公子是慕容家的男子,丰神俊貌、翩若惊鸿,举手投足皆是皇家气韵。他铭记大燕亡国之恨,流落江南,为的是重整旗鼓,复辟前尘。阿碧喜欢公子,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我同阿碧来这燕子坞,已逾十年,外间江湖如何,不可窥探,只道这世外桃源处,消磨光景,心旷神怡。但男子却不可沉溺山水,公子身负重责,重之又重,需得深入江湖,深浅莫测。
      于是便有了阿碧的思念,入骨相思,每日清晨在琴韵小筑抚琴,但问归期。
      我知晓她的思念,却并不能够体会。曼陀山庄的表姑娘也是那般,心系公子,她博古通今,与公子仿若天造地设。想念公子的人这样多,而我却并不如此深刻,或许是我资质愚钝,连感官都不及他人敏捷;可那又何妨呢,我依旧日日欢愉。
  
      二
  
      听香水榭是我的居所,处在燕子坞的前哨,每日迎来送往。
      我性喜热闹,或许正因这样,我的琴技才差了阿碧许多,她的琴声如同燕子坞的流水,无滞无碍、不促不慢,音色宛转、神闲意畅。
      而我却不能,我的琴音里有太多快慢起伏,如同心绪,宁静时少、嘈杂时多。
      我喜欢观察周遭各人的形貌、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长此以往,我的易容术已近精绝,常可以假乱真,颠倒众人。我不及阿碧的温软,也不似表小姐端庄,更多的时候,我总在想着如何去戏弄别人,才更有趣。
      吐蕃国师鸠摩智来燕子坞求看六脉神剑,我便着实戏弄了他一番。我先扮作胖子孙三与他斗嘴,后又以老太太的模样与他东拉西扯,不亦乐乎。
  
      三
  
      江湖人说,北乔峰、南慕容。
      杏子林的丐帮大会,我第一次见到乔大哥。他是在江湖上与公子齐名的男子,但他与公子却如此不同,粗布衣裳掩不去他眉宇间的正气。他不惜以自己的鲜血来减免属下的反叛之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这般词汇,只有他才配称得起。
      乔大哥将我同阿碧从西夏蛮子手中救出,心存感激,我气不过丐帮众人是非不分,逼走乔大哥,寻思着乔装他的模样,小施恩惠,不料却叫乔大哥有理说不清。他是顶天立地的豪杰,我只是身无长物的小女子。
      少林寺一役,本是我易容偷溜进去凑热闹,熟料身受重伤,乔大哥却将此当做自己的过错,一意用真气为我续命。
      想我阿朱活了这一十六年,第一次如此靠近地瞧男子的面孔,而我倚靠的男子,是当世一等一的豪杰。念我命不久矣,乔大哥便说故事伴我入睡,他说的故事,是自己幼时的事,一桩桩一幕幕,他活至如今,全凭自己本事,却身受三大罪名。
      乔大哥累极困倦,我瞧见暗淡的灯光照在他脸上,忽然起了些怜悯,这个粗壮的男子,心里竟这般苦,比自己实在不幸太多。
  
      四
  
      聚贤庄血战依然历历在目。
      流言蜚语、恶语相向,乔大哥曾那般不计前嫌地救了他们的性命,他们今日竟敢如此忘恩负义,用恶毒的言语去玷污一个正义之士的心。
      杀父弑师、契丹胡虏、大辽外敌,这一切的欲加之罪,加诸在他的身上,何止千斤重。
      狠毒的污蔑、以多欺少的无耻行径,乔大哥本可一走了之,但没有人会相信,他只身到此,只为求薛神医救我一命;他执意不走,只为护我周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江湖正义之士,叫嚣着这样的激愤之词,其实包藏祸心者又岂在少数!
      恶语如毒箭,针针见血,乔大哥未曾辩解一句,于千万人中,将那绝交酒一饮而尽。
      推杯换盏,豪情之中多少不甘,此情此景,永生不忘。
  
      五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关内,是大宋国土。关外,是契丹地界。
      雁儿南游北归,难以飞越高峰,皆从雁门而过。这小小关隘,竟分出了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关外茫然无际,寒林漠漠,一马平川,那便是乔大哥的家国。
      汉人中也有吹嘘拍马是非不分的卑鄙小人,契丹人中也同样有如乔大哥般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汉子,既是英雄,又何须追问出处?
      五天五夜了,自聚贤庄一别,我连乔大哥是生是死都无法得知。我不知他会否来到这里,但是除了等待,我别无他法。
      分别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不敢相信身负重伤的他如今是何景象。连我这身若浮萍的女子都可苟延残喘,英雄似他,定当无恙。
      我不知道自己还会等待到何时,从未如此思念一个人。此刻忽然懂了阿碧,牵挂可以使人变得坚强,坚信千山万水之后,必是他的到来。
     
      六
  
      乔大爷,你再打下去,这座山峰也要给你击倒了。
      他来了,终究等到了他。我抑制不住心中喜悦,顾不得羞怯,纵身扑入他怀中。
      他问我怎知他会来此,我但笑不语,太多的情思,无法一一道尽。
      就在雁门关,我亲眼看到了抢掠归来的大宋官兵。
      我曾以为,烧杀抢掠、残杀妇孺,是契丹人才做得出的禽兽行径。今日忽然明了,宋兵与辽兵并无区别,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对错,大宋子民一样可以凶恶残忍。
      就像后来智光大师在圆寂之时写下的几句偈语: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在灰尘。
      就在此刻,乔大哥终于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世,再不以大辽为耻,恢复原本的姓氏。
      无论是姓乔还是姓萧,他便是我要追随的那个人。
      离开中原、远赴塞外,天涯海角,我愿死生相随。
  
      七
  
      江南有江南的烟雨迷蒙,塞外自有大漠风光无限。我不惧风尘烟沙、荒凉凄寒,陪伴在乔大哥身边便是我此生至愿。
      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无人能及!
      我不能叫乔大哥忘却杀害师父父母的仇恨,只有大仇得报,找出带头大哥,才能让他真正淡出江湖、闲云野鹤。我日日憧憬着那样的日子。
      定居关外,再不理这江湖事,骑马打猎、牧牛放羊,做这世间再平凡不过的一对夫妻。
  逍遥自在,生死相依。
  
      八
  
      我自幼在江南燕子坞长大,无父无母,也从未想过要知晓自己的身世。身世如何,于我并不重要。
      今日,在小镜湖的竹屋里,我见到了我娘。
      淡绿衣衫,顾盼生辉。双眸闪烁如星,唇角含笑似弧,眉目如画,柔情似水。
      她生了我,也弃了我。为了身侧的男子,她枉付了青春,苦苦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属于她的名分。她从未想过找我,我的存在,只是她和这个负心人仅有的牵连罢了。
      但我该如何去责怪她,她一弱质女流,自保尚且不易,又如何能抚育两个女儿。怪只怪,世事难测。
  阿紫这样倔强的丫头,在亲情面前,也能放下防御,和父母相认。我看着他们一家团聚的喜悦,听他们说着前尘往事的无奈。
      可他们不会知道,我的肩头,就刺了一个殷红如血的“段”字,他们至亲的女儿,与他们不过相隔咫尺,却不得相认。
      毕竟血浓于水,我无法做到原先料想的那般洒脱,超脱世俗亲情的桎梏。
  是命中注定,还是世事弄人,我已无从探究。从没想过,有这样一天,在我拥有了爱情与朦胧的亲情之后,我必须做出抉择,只择其一。
      这样的玩笑,未免太过残忍。
      乔大哥的杀父仇人,我们苦苦找寻的带头大哥,竟就是他,我的生身父亲。
      原以为功德圆满,岂料满盘皆输。真相的揭晓,代表的不是完满,而是结局,一个彻骨疼痛的结局!
     
      九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塞外牛羊的生活,近在咫尺,又远于天涯。为什么不能再等一等,等一年再报仇,等我先知晓那逍遥自在的滋味。
      可我又怎能那般自私,看他志得意满,心结就要了断,我无论如何都开不了口,只笑着祝愿他马到功成。
  夜色昏暗,青石桥之约。
      若不是借着夜色掩饰,我今日的易容定是破绽百出。不过乔大哥报仇心切,又怎会看清我的容颜。
      一掌击出,闪电划破天幕,雷声闷响。
      我跌落乔大哥怀中。眼前浮现昔日种种,聚贤庄血战中,他为护我血涌如柱;北风呼啸的雁门关外,五天五夜的等待,换来他的出现;我同他许诺携手天涯,定下塞外白首之约……
      我又想起了阿碧,那个眼波流转的女子,明知无果,却坚守不渝;还有我的娘亲,一生孤苦,只为一个没有把握的承诺。
      一切到此为止了。我终于自私了一回,我不愿心爱之人与至亲之人互相伤害,生生死死都不曾犹豫,如今却是我困在这身世的囚笼里,带着遗憾离去。
      乔大哥,你是那样寂寞孤独,本想伴你一生,终究对不住你。
  
      十
  
      长发散落风中,大雨滂沱,落在我脸上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扬鞭纵马,一骑绝尘。雁门塞外,风光那般明媚,与世无争,你豪气干云,我轻笑婉转,我们是世间再平凡不过的夫妻。
      我的眼神开始迷离,我看着他,眼波流转。
      烛畔鬓云有旧盟,塞上牛羊空许约。
      爱比恨更难宽恕。
      我们终究相忘于江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龙八部(全五册)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