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一 )鱼与熊掌
  人生就是一场戏,我们既是导演也是主演。我们该怎么导、演这场戏,选择悲剧还是喜剧,选择动作片还是情感片?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剧本且没有反悔的机会,因为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你,永远没有彩排一说。这就是米兰昆德拉在《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第一页提出的“生命一旦消逝,便不再回复”说。他的阐述很劲道,越嚼越有味:生命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
  现在托马斯面对的选择是:“到底选择什么?是轻还是重?”是选择舍弃一切责任的重负,轻便潇洒的辗转于老情人与露水情人们地床第之间,放任自己一次次“用想象的解剖到,从宇宙无尽的天幕上切下细薄的一条,”享受每一次将一个女性压缩成一个化学公式的满足感,还是接受特蕾莎那“重得连俄国人的千万吨坦克都微不足道”的爱?是选择以“事不关己高高挂”的态度和“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借口,面对国已亡族已灭的现实,屈服于一张“检讨书”,轻松的苟活于世,还是选择奋起反抗,坚贞不屈,背起民族的重任,匍匐前进?人生只有一次,永恒的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托马斯只能选择一种人生。他却想钻上帝的空子,轻与重,我都要!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叫欲望的孩子在作祟。
  是孩子,就会长大。从托马斯与特蕾莎结婚到俄军得坦克开进布拉格时止,这是托马斯性欲(不如说是对“我”的独特性的追求)的成长和膨胀期。特蕾莎则因嫉恨而陷入恐惧和虚弱无助的无底洞,“这份无助的感觉,让她感到发晕,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往下坠落的愿望,”噩梦开始单曲循环,永无止境,仇恨像酒精令她头昏,“她时刻感受到一种不可抑制的,想要摔倒的欲望,她生活在一种时刻发晕的状态之中。”从这个,因爱上一个被自己视为救命稻草的人,因与自己深爱的人结婚,而身陷炼狱的女人身上,从她那颤抖的手上,折射出的是欲望成长后强健的肌肉。
  有成长,就会有衰老和死亡。沦为清洗工时起,欲望和着托马斯的激情,一起走向更年期。尽管仍旧有成打的艳遇,托马斯也从没拒绝,但他开始力不从心,甚至接到点名要他去的工作时,“害怕叫他的又是个女人”,“他只想着特蕾莎,艳遇对他已经没有诱惑。”
  汤姆斯也试图摆脱“在轻与重的夹缝中求生存,谋谋发展”的窘境,他把对特蕾莎的爱解释成同情,拒绝儿子的要求(在万人书上签名),但是人生的舞台,没有彩排,没有剪切,没有蒙太奇。
  巴门尼德把世界分割成一个个对立的二元:明与暗,厚与薄,热与冷,在与非在。这是正与负的对立,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托马斯想借着模糊这一盾牌,跻身于二元世界之外的第三世界,事实证明他失败了:他舍弃艳遇,隔离政治,决定一心一意和特蕾莎回归平凡,过普通农人的夫妻生活——第三世界向二元世界的投降。所以他构建的刚现雏形的第三世界顿时支离破碎,他的人生以及依附其上的特蕾莎的人生遽止。
  (二)小说到电影
     我是先看完电影再看小说的,看完小说之后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之前电影留给我的疑惑,在小说中我找到了答案。
  如果把电影《布拉格之恋》比作一篇古文,那么小说《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就是它的注释:小说对主要人物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弗兰茨都有详细的注释——其家庭背景、童年、婚姻等,而这是分析和理解人物心理的重要因素,是他们所做的选择,行为习惯的根源;电影中的某些寓意深刻的画面,可以在小说中找到解说词,如特丽莎的出场:在一个室内游泳池里游泳,水是碧蓝的,一些疗养的病人夫在水面上露出头在下棋,棋盘漂在水面上微微起伏,特丽莎像一条美人鱼一般游过,棋盘上下颠簸,最后掀翻了。光看电影,我实在吃不透这一幕要传达的含义,将这一幕在小说中对号入座,就会发现它是要解释文中的一个抽象的比喻,“她(特蕾莎)象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托马斯)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是为了说明,特蕾莎既非情人,亦非妻子,她是一个被放在树腊涂覆的草筐里的孩子,顺水漂来他的床榻之岸。
  电影与小说相比,最大的差异是情节的删减、添加和重组。删减的大部分是人物背后的故事,除了要考虑时限和情节的连贯性外,导演最主要的目的是,避免把观众的重心引向对剧中人物心理的剖析上。毕竟电影不是纪录片,是以娱乐而不是以研究为出发点,电影面对的对象是普通大众,而不是哲学家。攻读了哲学专业的米兰昆德拉的创作风格是——隐喻式的哲学思考,力图展现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小说《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即被写成了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引入哲学问题的思考中,探索何为人生,何为美。换一种说法,就是电影和小说的侧重点不同,银屏上突出的是情节,而静态的文字更能发人思考,他们是朝着两条路线引导读者去发掘其中的奥秘。所有的情节就像一堆积木,有人想用它堆长城,有人想建房子,他们对积木的排列方式肯定是不同的。
  在我的理解中,文字是二维的,视频是三维的。相比全仗方块字来构建人物和世界的小说而言,电影有其声色影音的特权,音画的叠加,会给观众带来更多好玩的东西。例如,在电影开始6分钟左右,有这样一幕,托马斯受命到一个疗养院执行手术,在旅馆中有一个小乐队在演奏,镜头给萨克斯风手一个5秒得特写,重点是强调他吹奏时一鼓一鼓的嘴,刚好与手术室病人测呼吸的一收一胀的气囊形成呼应,画面对接地自然而有趣。演奏与手术室的画面交叉进行时,演奏的音乐也是托马斯想象出的手术室背景音乐,他甚至在手术最紧张时刻跟着音乐哼唱,吹着口哨,手术动作也踩着节奏进行。。。在这两分钟的时间里,导演将托马斯的性格、价值观取向都交待了,当然也包括他的女人缘,在这两分钟里,三个女人(手术时他身后站的女护士和看乐队演奏的两个女观众)对其示暧昧。也就是这两分钟,让我真正觉得电影真好玩。
  一部小说,在所有情节均打乱重组后,依然完整,除了导演、编剧和小说作者的伟大,还是导演、编剧和小说作者的伟大,这种伟大让我语塞。
  

来自: 豆瓣

莫亚$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誉为反装逼的集大成之作,昨天我终于把这本大作看完了。确实,在他的笔下,一切的形式上的作为都不过是“媚俗”的体现,但这个社会就源自媚俗,包括他自己也免不了俗。
      说实话,我看得似懂非懂,但已经有很大进步了。高中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翻过几页就已经没有欲望了,如今可以翻完,并在书上留下诸多划横与笔记,显然我的人生是在上升的轨道上的,我为此庆幸。对如我这般前期积累不多的人,老昆的这本书的确深有启发。虽然我也觉得他在小说的组织结构上有故弄玄虚之嫌,一副装腔作势的派头,强势地进入小说人物之中大谈特谈他的哲学观人性观,但又不可否认,他强势丢出的那些观念却处处生辉,点中要害。抛开对爱情、对人性的那些观点不谈,就对关乎政治的一项,形容当下的中国是何等的不偏不倚?!捷克的革命传说,苏联的共产政治,一个是希望,一个是现实。
  
      可写这篇书评真正想说的暂跟书的内容无关,而是看完各类书评的一些感慨。
      有一部分人,一大部分人把这本书封为经典,细细研读;他们百般咀嚼书中作者的意图,他们可以看穿作者的每一个情节安排,他们把老昆的结构设计看成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音乐美,镜头美,并沉醉其中。
      有一部分人,一小部分人把这本书称为垃圾,娇柔造作之作;他们声称老昆把玄虚当深沉,拿着一些先哲的观念玩弄世人,拔高自己,那些叫好的人都不过是附庸风雅。
  
      看完这些书后评我故作深沉的思考,应该把自己划入哪一个阵营呢?
      那些大部分,我达不到他们的境界啊。我看不出他的结构有音乐的美感,因为本身对音乐就没什么研究,怎么让我看到书的音乐旋律?我也没有透彻的明了书的意思,吸收的不过是一个一个杂碎的观点,思维片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消化完全;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这本书,我只能站在围观的人群中拍手,至于登堂入室堂而皇之的讨论,真没那个境界与本事。但我也深深的疑虑,这些人为什么就确定老昆就是他们说的那个意思呢?说不定结构的设计真的只是他耍的一个花招,他就是想彰一些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已。他每句话,每小节,真的都是人们剖析出的那些概念么?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呢?我相信有些作家背负了道德的十字架,相信他们会为了一行一句一字,费劲心血,但老昆就一定是这样的么?说真的,我不明白,就像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专门的“红学会”只去研究《红楼梦》,研究结果出来了是作者本人的还是这些研究者的?曹雪芹可以活过来证明对错么?
      那些小部分,我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啊。敢说出那些话的人,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啊,他们看了多少的书,阅了多少的人才有这种气魄去反反装逼的大作啊!他们说他在装腔作势,那可能是因为他们看了很多不装逼也可以牛逼的大家的大作啊,譬如有人说的《尤利西斯》。我没有看过多少书,我没有比较啊,跟着他们一起公然的闹腾太缺乏底气了啊!但我也深深的焦虑,站在高处可以俯视一切,但藐视低处的一切或达不到心中标准的一切会不会心胸过于狭隘了呢?又或者,跟大部分的人一样,小部分怎么就这么肯定老昆是在卖弄清高,人家或许真的就是在寻求小说艺术创作上的新方向呢?
  
      这样看来,我没有能力归属任何一个阵营,那只能自成一派了。阅读是很自我的一件事,别搞得太麻烦吧·

来自: 豆瓣

penny$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人生中的孰轻孰重,我想每个人的答案是不同的。而有很多重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就是世俗强加与我们的,对于它们我们想逃离,想去寻求轻松,但却被告知我们必须接受它! 我们也就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心去顺从,去容忍,因为社会需要我们这样做。因此我们总感心累!!而轻我想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灵魂最真实的追求,就像托马斯夫妻最后选择乡村生活 ,是心灵的解放。灵魂同时也回到他最初的纯净。其实人本身就是矛盾体的结合,想想也是人的可悲之处吧。。。。。

来自: 豆瓣

HCHHop$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高中图书馆匆匆浏览过一次,当时这本书还是像新书一样,显然没什么人翻过。因为图书馆的借书期限太短了,我续借结束的时候书只看了不够五分之一,于是决定买下。在那个淘宝还没盛行的高中,以正价买下这本书的代价就是我两个半星期的零花钱,找回2块。回家的路上买了两根棒棒糖,一根马上吃,一根留着晚上复习功课吃。钱包里只剩下一块钱,有史以来最低记录。报应就是忘了兜里只有一块钱,第二天没回家吃饭,只能和朋友以全身的积蓄,一块半,买了碗净面(多善良的一个朋友,经常身上只带5毛就敢叫我出来逛)。老板很好心地帮我们加了两根免费的青菜......
        这本东西被我放在枕头旁边,放在一起的还有王小波那一套杂文和小说。我看书是看情绪的,一段时间喜欢科幻,一段时间喜欢杂文,一段时间喜欢散文,一段时间喜欢小说,结果就是这东西断断续续地在上大学前才把它看完。我第一时间竟然会想起《情人》。其实两者没连续,我第七感把它们硬生生拉一起了。知道现在,我越来越清楚。

来自: 豆瓣

太阳的$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这是我高一暑假时买的,高三暑假一直在看的书。凭我还幼稚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我无法完全消化米兰昆德拉的理念。但是其中的“目光理论”着实吸引了我,我也由此问了好友,结果我们都是第一类人——在熟悉人的目光下活着······我们也许是俗人,不过我们有勇气建立新的联系,我们的生命殿堂不会因所爱的人的离去而黑暗一片。

来自: 豆瓣

夜行妖$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我不是很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我不习惯它的叙述方式,断断续续,太多的感想,很不习惯。但这些并不妨碍我对它的评价,昆德拉讲的东西,都是我们平时很少关注的方面,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很对人生的思考。描述的生活状态我理解不了,怎么说呢,感觉太荒诞,不符合东方人的思维,也许是对的,也许是富有哲理的,但是对我这样一个17岁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太过厚重,建议有生活阅历的人读。

来自: 豆瓣

艳鬼$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灵魂与肉身在此世的互相寻找使生命变得沉重
  如果它们不再相互寻找
  生命就变轻
  在性自由的状态下,似乎任何两句肉体的结合都可以获致幸福。而回归到家庭则意味着确认肉体的唯一性,只有和这句肉体结合才可获致幸福。
  脱开爱,家庭这些元素的性使得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难于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他们带着漂泊的肉体,受伤的心灵痛切的感到“老老实实的活着才是最好的生活”
  至此,生命又开始出现不能承受之重。

来自: 豆瓣

TianNi$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刚刚读完这本书,心中非常激动,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还因为我的一个一直以来的想法和米兰.昆德拉的思考出奇的相似。每当我看到一排被掏空内脏烤得金黄的鸭子钩在架子上,我都会想象如果看到自己的同类或是自己被如此钩在架子上,会是怎样的惊恐与绝望。接着我就会想,是什么给了我如此对待其他生灵的权利。当然,我就只是想想,烤鸭还是照吃的!没想到米兰.昆德拉在这本书的最后面也有同样的思考。我表示非常兴奋
  

来自: 豆瓣

朱小喜$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突然想写些什么,是因为无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跟他人倾诉的缘故吧,不会说,也不想说,更不知跟何人说,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会感到寂寞的原因吧。
  放学的公交车总会在九点附近来,路上的风景总不会变,生活的单调并不是因为它们的一成不变,却因为它们把我的单调显得更加透彻。每日从未改变的两点一线反复循环,分不清终点与起点,方向也模糊不清,或许这个根本就不重要,这样的日子是有期限的,无论终点起点在哪儿,我终究还是要去另一个地方的,另一个循环的地方。这样的循环并不会觉得生活的沉重,反而是轻,读《不》的时候将我的“轻”唤醒了,开始思考:何为重?何为轻?媒体总形容我们这一代人是迷茫的一代,自我感觉确实如此,我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像氢气球一样飘着,只能跟着空气上升,这种轻是有尽头的,只是是下落还是破灭?
  人生便如肥皂剧,一个泡泡接一个的吹,脆弱轻浮的泡泡在空气的鼓动中起伏破灭,厚重的肥皂随着泡泡的消失与出现变小,变小,直至消失。重与轻的的联系只存在于毁灭?
  他们总爱说18岁是美好的,可我不快乐,我不知我在承受的是重还是轻,不知道我的泡泡会向哪里飘,不知道我的肥皂会在何时消失。
  我并不惧怕死亡,我害怕这轻,这无法承受之轻。
  。。。。。。
  (疯言疯语完毕,继续做题去了。。。)

来自: 豆瓣

某眸人$ 发表于 2012-8-28 13:48:47

  很指路的一本书。。。以托马斯、特蕾莎以及萨比娜的三角关系为主线,以布拉格为背景,叙述了一系列围绕他们的故事。但是,书中吸引人的不是他们的生活,而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尽管出场的人物不多,但是仿佛能从书中看到大千世界。托马斯对特蕾莎的情感,特蕾莎对卡列宁的情感,还有萨比娜对托马斯的情感,弗兰茨对萨比娜的情感,描写得十分细腻,十分真挚。怎么说,很多东西都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所以,只有读过这本书以后,才能真正明白许多东西吧。。。

来自: 豆瓣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