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雕茯$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我是看不太懂哲学书的。
  这部书是小蔡老师推荐的,而且也是一本出了名难懂的书。里面涉及到政治的一些敏感话题,可我对这些东西并不甚了解。反正是粗粗读过一遍,略微有些许印象吧。后来某人还借了这本书去读。没看过什么带颜色的书,这本书里有些描写,所谓出格的描写~应该说印象比较深刻吧。不太能理解小蔡老师的解释。

来自: 豆瓣

小咔嚓$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这些天抽空比较了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比娜同弗兰茨的观点上的异同
  (一)性
  性爱时萨比娜热爱头戴圆顶礼帽(父亲的纪念物)同托马斯做爱时 这场景令他们刺激 甚至流着泪 而弗兰茨却不觉得这一举动淫荡或者伤感只不过是个看不明的动作 令他不知所措
  (二)背叛
  吸引萨比娜的是背叛吸引弗兰茨的是忠诚于萨比娜背叛既是罪恶又似一场胜利时刻诱惑她
  (三)女人
  初遇时 弗兰茨说:萨比娜您是个女人 。对他来说并非所有的女人都称得上女人比如他尊重女性实际是尊重某个人身上的那个女人
  萨比娜看来对生来是女人这一事实进行反抗与以之为荣耀一样是荒唐的
  (四)黑暗
  于萨比娜活着意味着观看黑暗是对所见的东西的拒绝 是拒绝去看
  于弗兰茨黑暗是无限凡追求无限者只需闭上眼睛
  做爱时快感在全身蔓延看着闭着眼睛弗兰茨萨比娜心生厌恶他是个毁弃了自我的男人
  (五)墓地
  于萨比娜 墓地是能够唤起她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的是安宁的不管生活本身多么残酷
  于弗兰茨墓地只是个倾倒尸骸和乱石的垃圾场
  (六)又是性
  于萨比娜性爱中没有暴力不可想象放弃暴力男人便威风不再
  于弗兰茨爱就是放弃力量
  (七)真实
  于萨比娜 真实 是不放弃私募隐藏是活在真实里唯一方法
  于弗兰茨 真实是不说谎不欺骗不隐藏
  
  最后弗兰茨像妻子坦白自己有个情妇萨比娜即是他情妇“活在真实里”驱使他对所有眼光撇开最后一次同弗兰茨做爱萨比娜已决意离去真实不复存在 不安困扰着她以胜于往日的激情同他做爱弗兰茨在她身上唏嘘弗兰茨骑着她背叛了自己的妻子萨比娜骑着弗兰茨背叛了弗兰茨
  
  
  我想自己同萨比娜是很多相似   所以半年前初读就被其所吸引
  
  我别人你我同自己的伴侣相隔了多大的鸿沟   你热切地倾听对方讲诉自己的人生对方也怀着同样的热情双方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间流淌着的那条语义之河的低声密语
  “当我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书中这样说道
  
   我亦是热爱背叛   每次性爱都倾注热情   例如对方不能以往日的激情对待你如他对待别人一样例如发现沟通理解其实毫无进展
  
  明年若是幸运我又能回到北京 宽泛无涯无际培养我孤独的心情 放大我的人格
  
  我的很多所思所想都从孤独中来    让我依然好好的在人世中过着日子

来自: 豆瓣

雪的传$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永恒轮回的思考,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在还没有结束繁忙思索的同时,简单的另画面静止。孰轻孰重,能轻轻带走思绪的只有自己体内的灵魂的叫嚣。命运的齿轮还在旋转,来不及迎接明天,也掌控不了当下,孰轻孰重 ,又有谁真的分得清?

来自: 豆瓣

融小墨$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重新开始看米兰昆德拉的这本小说。两年前看到三分之二处果断选择了电影。影像和文字带给人不同的冲击。现在我宁愿读书,反而冗长的电影感觉太闷,而且永远不符合读者心里所想的情景。
  
  托马斯应该是符合大多数男人的形象,想象一下男人在交了女友之后,会不会偶尔午夜无法入眠之时看看身边的女人会不经意问问自己:我的生活如今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但是等到天亮的时候这样的询问又会被忘的一干二净。如果失去这个女人之后,在午夜无法入眠之时又会不经意想起她美丽的熟睡的身影。
  
  特蕾莎还不是一样符合所有女人的思想。尤其看到那段她因为担心她的母亲想回去一个星期。我惊愕这世间的女人原来都是一副德行。永远都是一副需要摆脱生活原状后来却发现现状还不如从前的愚蠢嘴脸。想学习男人把灵与肉分开,但是当真的肉体出轨之后发现其实她们永远也做不到。托马斯是可以带着其他女人腥臊气息躺在特雷莎身边安然入睡但是永远不离开她。但是特蕾莎必须要求灵肉统一。但是真的做到灵肉统一无微不至女人们又会觉得不真实有压力。
  
  当然像是萨比娜这样的洒脱的小情人确实为数不多,和托马斯多年的肉体关系已经发展成了深厚的友谊。当才华横溢长相帅气的学者为了她和妻子摊牌后,萨比娜反而离开了他。这类女人骨子里都有着男人最牛逼的品质,那就是自私。人类的内心都充满着自私和欲望。只不过女人偶尔会因为爱之深而故意忽略自己内心中的某种渴望,男人永远明确自己的内心。
  
  三个人的微妙友谊完全在于萨比娜,她不是一般的小三,她是一个智慧的特立独行的情人。她不需要托马斯与自己有个什么狗屁美好的未来,她只要求现在,现在的身心愉快。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女画家的确让人着迷。但是没有强大意志力的男人也无福消受。当然一般的男人身边的女人也会一下子相形见绌。
  
  女人就是个两面的动物。而米兰昆德拉把这个两面性在两个女人身上夸张地表现出来。比如我在读到特蕾莎每晚被噩梦惊醒或者在镜子面前审视自己时明明就是看到了自己,但是读到萨比娜我又觉得她是隐藏起来的另一个自己。希望自己使独立的令人着迷的有思想的女人。
  
  而托马斯在这些关系里表现的矛盾是不是也同样是男人的共鸣。在特雷萨离家出走后的起初时光里突然觉得轻松自在,但是日子久了又会越来越沉重。生命里哪有轻重之分,轻重的分界只是时间段的不同而已。如果一个男人觉得爱情是不可承受之沉重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爱的不够,其二是还不到沉重的时间段。
  
  生命只是轻重循环往复而已,自以为的沉重会在某天想起觉得幼稚可笑,自以为的轻也会在某天想起觉得异常沉重,最终托马斯和特雷萨去了小村庄过着平静的日子,卡车翻滚下山的临死时光里也许他们才真正明白爱在生命里的意义。那些轻与重灵与肉在这一刻是看起来多么浅薄的讨论。
  
  人的感情那样复杂,又岂能用轻重就可表达,人的感情又是那样单纯,又哪有轻重这样复杂之分。
  

来自: 豆瓣

盆栽湾$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1、生长于一个小国在米兰昆德拉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2、托马斯怎么会对特丽莎这么摸不透?她从未使他有丝毫忧虑之理!事实上,她是一个见面不久就采取性主动的人。他长相很好,学术事业也处于巅峰时期,在专业座谈会上与学术辩论会上 所表现的傲气与锐气使同事们都害怕,然而他为什么要天天担心情人的离去?我猜想,唯一的解释就是弗兰茨的爱情不是他社会生活的延展,而是相反。爱情只是他乞求对象怜悯的一种欲望。他自己就象一个被缴了械的战俘事先就把对付打击的防卫力量解 除了,打击降临时他也就无所惊奇。所以我说,对弗兰茨而言,爱情意味着对某种打击的不 断期待。
  3、这顶帽子是一条河床,每一次萨宾娜走过都看到另一条 河流,语义的河流:每一次,同一事物都展示出新的含义,尽管原有意义会与之反响共鸣 (象回声,象回声的反复激荡),与新的含义混为一体。每一次新的经验都会产生共鸣,增添着浑然回声的和谐。这黑色的精灵不仅仅是他们性爱游戏的遗存,而且是一种纪念物, 使他们想起萨宾娜的父亲,还有她那位生活在没有飞机与汽车时代的祖父。
  4、人们还很年轻的时候,生命的乐章刚刚开始,他们可以一起来谱写它,互相交换动机 (象托马斯与萨宾娜相互交换礼帽的动机),但是,如果他们相见时年岁大了,象萨宾娜与弗兰茨那样,生命的乐章多少业已完成,每一个动机,每一件物体,每一句话,互相都有所不一样了。
  5、她背叛了她的父亲,生活便向她敞开了背叛的漫漫长途。每一个吸 她的背叛是罪恶也是胜利。她不愿意遵守秩序;她拒绝服从秩序——拒绝永远和同样的人在一起讲同样的话!这就是她被自己的不公平所困扰的原因。
  6、萨宾娜以为,一个放弃了私我隐秘的人就等于丧失了一切,而一个自由而且自愿放弃它的人必是一个魔鬼。
  7、如果他们能在一起呆得更久一些的话,他们是能够开始理解对方用语 的。他们的词汇会象害羞的情人,怯生生地走到一起去。那么,一支旋律就会渐渐融人另一支旋律。
  8、她没留下任何痕迹地从他生活里消失了,没有一点点确实的东西可以表明,他 曾与她在一起度过了最最美好的时光。 这只能更使他决心保留对她的忠诚。
  9、不论他什么时候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姑娘都是第一个读它,与他作些讨论。而他 心里想的却是萨宾娜会对他怎么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萨宾娜而做,是用萨宾娜愿意看到的方式去做。
  10、特丽莎并不希望报复托马斯,只是希望为自己的混乱找条出路。她知道自己已成了他的负担:看待事物太严肃,把一切都弄成了悲剧,捕捉不住生理之爱的轻松和消遣乐趣。她多么希望能学会轻松! 某些女人来说,如果调情只是她们的第二天性;对特丽莎来说,调情则上升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告诉她:她是谁,她能做些什么。她把这一问题变得重要而严肃,使之失去了轻松。
  11、对特丽莎来说,托马斯太强壮,自己太柔弱。他发出那些她不能理解的命令,她努力奉命执行,却不知道为什么。
  12、当你对面坐着一个使人愉快、值得尊敬、有礼貌的人时,你要提醒自己说,他说的都不是实话,没有一句出自真诚,是不容易 的。保持不相信(经常地、完备地、毫不犹豫地),需要有极大的努力和适当的训练。
  13、他经历的磨难如此之多,内在的使命感越是强烈,导致反叛也就越多。
  14、现在,他明白了人们(他通常可怜的人们)的快乐,全 在于他们接受一项工作时没有那种内在的“非如此不可”的强迫感,每天晚上一旦回家,就把工作忘得干干净净。他第一次体会到其乐融融的无所谓,而不象从前,无论何时只要手术台上出了问题,他就沮丧失眠,甚至失去对女人的兴趣。
  15、是一种要征服世界的决心(用手术刀把这个世界外延的躯体切开来),使托马斯谴寻着女人。
  16、追求众多女色的男人差不多都属两种类型。其一,是在所有女人身上寻求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存在于他们一如既往的主观梦想之中。另一类,则是想占有客观女性世界里无穷的种种姿色,他们被这种欲念所控制。
  17、当一个女人往我们的诗情记忆里送入第一个词,这一刻便开始了爱情。
  18、真正的人类美德,寓含在它所有的纯净和自由之中,只有在它的接受者毫无权力的时候它才展现出来。
  19、“卡列宁并不想散步,只是为了让我们快乐。”
  20、这完全是一种无我的爱:特丽莎不想从卡列宁那里获取什么,从未要求他给予爱的回 报。她从未问过自己那种经常折磨人类情侣们的问题:他爱我吗?他是不是更爱别人?他比我爱他爱得更多吗?也许我们所有这些关于爱情的问题,这些度量、测定、试探以及对爱情的挽救,都有一个附加效果,就是把爱情削弱。也许我们不能爱的原因,就是我们急切地希望被人爱,就是说,我们总是要求从对象那里得到什么东西(爱),以此代替了我们向他的奉献给予,代替了我们对他的无所和无所求取——除了他的陪伴。
  
  以下非原文:
  21、一个人本来是独立完整的,为了承载另一些事物,无意识或者说是不计后果地腾出了位置,而本不属于你的这些身外之物终有一天离你而去,你的残缺便已注定无法挽回。母亲的唠叨在你背进离乡之后是那么地温馨;恋人的纠缠在分手之后是那么的美妙;男主人公不用对待繁重的工作后是那么的无所适从...
  22、或许是为了为了证明爱的权利,或许是为了消除无法绝对占有而带来的挫败,特丽莎站出了自己的身体和立场,比起一个完整的个体她反而更希望自己只是托马斯身体的某处从属或血肉。她开始用各种方式接受并接近托马斯的情人们,并尝试用托马斯的眼神去打量欣赏那些女人,享用那些女人。
  23、一切看离奇却又合乎情理,极端的相爱带来极端的伤害,彼此越近越短兵相接,势均力敌的战争往往也带来旗鼓相当的最大折损。没有重量的分量失去重力的定力,
                                                   2011-4-4

来自: 豆瓣

哥本哈$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在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题记
      有那么一天,当我们睁开双眼开始新一天的旅程时,我们是期待的,是充满欣喜的,如同当年那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好奇地打量周遭一切吵闹实物,每一张不同面孔不同表情的脸庞。一切都是如此有吸引力,以至于我们在看到它们的时候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想要飞翔力量。
      是有那么一天的。那样的日子也结束在某一刻。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知道么,当你开始在这个欲望的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丛林里开始迷失,你剩下的还有什么。躯体?或许你连躯体都不再属于你自己。
      我们存在于尘世,我们存在于自我意识,灵魂和躯体是人类存在于世的唯一证据。
      人们总是希望肉体能够与灵魂达到某种程度的统一,以把握一个更真实的自我。米兰昆德拉抛出了一个灵与肉的难题,托马斯和特丽莎对爱情的不同解读,以及由此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拉开了隐藏与每个人对自我把握的困惑之中。
      托马斯一边爱着特丽莎,一边却无法克制自己的肉欲,在他看来灵与肉是完全可以分开的。而特丽莎呢?她把爱情和身体视为统一,无法忍受背叛,无法接受托马斯的观点。或许托马斯恰好正是大多数男人的代表,而特丽莎恰好是大多数女人的代表。男人和女人,对于爱情的不同见解,对于灵魂和肉体是否是忠诚的差异判断,注定了爱情是永恒沉重的。
      爱情,这个让所有人为之癫狂的东西,它是人生中不能逃避的,无论你的爱情对你来说是轻是重。它总是让人们既爱又恨,如同毒药。压倒特丽莎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这一面看来,似乎特丽莎是爱情里是败者,而托马斯呢?他会好受吗?他的爱情之路也注定是不幸的,因为他的爱是如此之轻。
      存在于世,人们在路途中要必须背负。是的,必须。
      每天每天,我们作为人工作,生活,爱同时也被爱。我们会遇到新奇,会觉得愉悦、幸福,仿佛一切都如同醉人的玫瑰,芳香扑鼻,令人沉迷。但是重复的一切总是在不停地提示我们:每天见同样的人,每天说同样的话,每天做同样的事,这样的相似多么令人感到悲哀。这时你的生活就开始变得不知所措,你找不到你想要的幸福,你的生活开始变了,生活对于你来说不过是一个开始发臭的面包而已,令你厌恶。于是生命的天枰开始不停地摇摆,扰乱你的一切。而你的选择将会改变一切,或许你自己并不清楚。你也不知道,当你选择重的时候,你或许会因为你的生命开始变得沉重而叹息和埋怨,当你选择轻的时候,你将面对的,并不是轻松,并不是解脱,而是另一个深渊。深陷并万劫不复着。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无论输赢,如若你根本没有经历过没有感受过这份生命里的沉重,那么你就如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米拉昆德拉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故事,一个或许已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故事来讲述生命重量对于人的意义。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托马斯,可能是特丽莎,然而或许事实上,他们谁也都不是。
      “人无法知道自己该要的是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于是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需要经历的这一切,我们需要在生命的旅途中学会去面对并且承担,因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种承担是我们能够成其为人的标志。
      天枰不是静止的,对生命的认同也不应当是绝对的。所有的悲或喜,都仅仅是那一面朝向自己心门的形状,而且可能每天不同,可能每刻不同。
      “人类的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关于轮回,米兰昆德拉是这样解释的。生命是直线的,是一路向前的,是我们无法预见的,不幸仿佛是一种宿命。我们在生活的相似中永远也找不到重复,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地在狂奔、飞舞,在获得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的同时,失去。
      当灵魂得到慰藉的时候,它必然是沉重的。因为你开始学会爱,学会同情,开始有了责任和抱负,生命本身需要开始承受那些你必须承受的沉重。你的人生一直在往前行进,你的所有选择你所背负的所有沉重也已然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跟随你一同前进。这些人,那些事,悲伤或者愉悦,对你来说同样重要。他们都是你来过的见证者,见证了你的飞旋,你的绽放,你的一切。
      矛盾亦或是迷茫之时,请不要停止。因为你生命的重量已然成为你的财富,是你继续前进的力量。    你打开窗,看见窗外雾霭弥漫,钢筋水泥筑起的森林里,星光点点,成为黑暗中的明灯。
      负重的生命,飞翔的力量。

来自: 豆瓣

宿儿$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初次拜读这部作品,是在四年前。
  还记得那段时间我正在病中,一日午后坐在河边等待医务室的老中医替我开方配药,因需些时辰,便顺势捧书而坐。虽已入秋,却仍是绿葱一片,天气不暖不凉。
  
  我和往常一样皱着眉头一字一句地读着,因着理解能力有限,对哲学发展的历程和内容所知甚浅,对作者的写作习惯也不甚了解,又兼之是译文,读起来竟是相当吃力。我逐字逐句慢吞细嚼着,思绪正转到萨比娜那不断背离和流浪的人生时,校园里忽然传来了“It's Just A Fairy Tale”的旋律。我发了会儿楞,无奈笑笑。彼时,觉得这样通过背叛来实现自由的人生,终究会因为背叛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不断地逃离命运、逃离责任,人生轻薄如纸,临终回想,怕是一无所有。
  诚然,没有人不喜爱自由,但也没有人喜欢如无根浮萍般漂泊。因着有个必须回去的地方、必须守护的责任,才让游子之心得以安定。
  萨比娜离开布拉格、离开苏黎世、离开父母、离开弗兰茨,最后离开了欧洲,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某天,她收到了托马斯和特蕾纱死亡的消息,她想他们是相爱的,然后开始感到害怕,开始思念故乡。她说自己不要被埋在美国的土地下,逝世后化为灰烬。
  她死于生命之轻。
  
  如果“非如此不可”是昆德拉想要阐释的“重”、“别样亦可”是昆德拉想要阐释的“轻”,那么拿萨比娜的人生与托马斯和特蕾纱的人生作比,倒是恰如其分。萨比娜是“怎样皆可”,托马斯和特蕾纱兜兜转转,却还是“非如此不可”。在战火之中离开,又为了彼此回来;因为不妥协而失去一切,又为了心中向往的安宁快乐离开城市,在乡村的劳作中老去,最后安息于此。他们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伊甸园,纵使仍旧有着不时颤抖的双手和猜忌怀疑的眼神,却是唯一能使他们成就牧歌的方式。
  
  这个世界充满了黑暗与谎言,不若抛弃、不若分离、不若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孤独和遗忘,成就一个人的伊甸,一个人的牧歌。
  如果这就是昆德拉所要告诉世人的真相,那么的确,世界荒谬可笑。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或者应该通过这样的途径和方式去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
  我认同“重者方有价值”,昆德拉也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抗起命运”,所以,逃离纷争隐避于世,成就了一个人的牧歌后,“价值”二字便陨落在自我感悟的日升月落之中。
  也不尽然。
  “白天数花瓣,夜晚数星星,闲时享受奕棋之乐。”这对任何人来说,都幸福得奢侈。既然于每个人而言,“必然”的内容不尽相同,那么“价值”的内容必然也不相同。
  不妨再去寻找,再作斟酌。

来自: 豆瓣

chocol$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无意之间买到了这本书,对它的标题很感兴趣,一个很有意味的“轻”字将我深深迷住了。读该书花了好长的一段时间,故事似乎很零散,在不同的场景中穿梭,作者突然插入的每一句话都有点费解,但慢慢琢磨后又觉得意味深长,个中哲理很到位,让人不住陷入沉思。笔者仅浅略拜读过作者这一本小说,对其其他作品了解不深,未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思想,仅对本书作出评论,若有不全面周到之处,请谅解。
  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本书最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部分有三个:轻与重,灵与肉,生命的媚俗。而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存在”这一个点发生的。
     存在之轻与重
  其实小说题目中“生命”二字正确的翻译应为“存在”,“存在”是一个更有哲理的名词,它不包含“生命”一次中的感情色彩,更为理性,更值得思量。我们的存在有时是虚无的,作者把生命比喻为一张草图,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文中托马斯说“einmal ist keinmal”解释为“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活过一样”,如此说来,生命就变得如鹅毛般得轻,这样的生命有何价值?对于宏观宇宙来讲我们的选择与过程又有何重要呢?“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也就说对于微观的人自我来说生命是唯一的,不可预知不可反复的,因此我们只能从目前存在的角度去思量我们的生活,思量我们生命的价值(也就是作者所讨论的轻与重),如此考虑,我们的选择与过程又显得无比重要。如此的轻与重,我们该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点呢?或者说,是否绝大多数的我们都在用尽一生的力量去将自己的存在之重证明给存在之轻看呢?而这样做是否值得呢?我想这便是作者想讨论的。
  而托马斯正是这一论点的体现者,托马斯是个有众多情人的离异医生,他的生活态度是轻松的,毫无压力的,直到特蕾莎的出现,托马斯认为她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的,安放在自己的床榻之岸的孩子。多情的托马斯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独一无二的女人,而他将要在这个女人和他以前的自由生活中作出选择。“‘怜悯’一位妇女,意味着处境比她好,也就意味着降贵纡尊,要与她处于同一位置。正因为如此,“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它指的是一种处于次要地位的感情,同爱情没有瓜葛。”很容易可以判断,托马斯对特蕾莎最初的或最根本的感情是同情,而日后的挣扎和矛盾才是爱情产生的源头。对于托马斯来说,如此的抉择是沉重不堪的,他那轻松自在的本性与这一抉择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因此他痛苦,迷茫,不知所措。最后,托马斯选择了特蕾莎,他选择了生命之重,他希望用这样的选择来抵挡生命之轻的虚无。然而这样的选择是否值得,作者没有说明,只留下了一次沉重的反思给读者。
  但书中的另一位女主人萨比娜却是走着跟我们相反的路,她的一生都在往回走,她试图抗争,叛逆,她选择的是生命之轻,她希望背叛一切,希望打破一切,为此她激动不已,她追求的是不断地更新,面对未知的事情,直到走到背叛的尽头,她发现原来那里是一片虚空。“赋予我们行动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所以萨比娜自己也不清楚。她的生命中没有负担,没有责任,她随心所欲,她就如一个断线的气球,挣扎开沉重的地心引力,自由地飞翔,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轻,她的爱情如此的没有存在感,没有分量,无足轻重,她开始疑惑,或许她毕生的“es muss sein”(这必须不可)就是去追逐那份生命之轻。这是悲剧还是喜剧呢?再一次,留给读者去思考。
  选择重还是轻,这是一个生命中不可回避的提问,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经过这样的拷问。这是可沉重的命题,却并非一定有答案,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有句话说得好:人活着,其实就像是在沙滩上做沙雕;有的人捏了一座泰姬陵,你只划了一条线;你觉得羞愧吗,不会的,浪花一来,沙滩就又都平了。这就是我们活着的写照。个中轻重,要自己去掂量,作者的故事模型只是给世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平台,然而书写最终的抉择,是要靠我们自己。
  存在之灵与肉
  男女之别其实有很大区别就在于这灵与肉的矛盾中,男性因为生理原因而在潜意识中更偏向于灵与肉的分离,托马斯则是这一潜意识的极致表现,他有凌乱的性生活,简单的精神爱情:“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他的观念中,性与爱并没有共同点,“兴奋是造物主用以取乐的一种机制,相反,爱情则是只属于我们的,我们凭借着它逃脱造物主的控制。爱情就是我们的自由,爱情超越了‘es muss sein’。”托马斯的爱情是纯洁而忠贞的,但他的肉体却是放荡的。然而他生命中的另一半特蕾莎却是女人潜意识的极致表现:她追求的是灵与肉的绝对统一。从小母亲教化“你的身体和其他所有女人的身体是一样的,你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她的一生都在和这个观念抗争,她爱上托马斯,是因为她认为在托马斯的生活中她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她要把自己的身体和别人的身体区分开来。然而她怨恨自己的身体,因为它无法成为托马斯的独一无二,她说“让它走开吧!这身体!”由此可见特蕾莎代表的是所有女人内心的极致观念,特蕾莎的痛苦源于妒忌,源于无法接受灵与肉的分离。
  作者刻画这一矛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情与欲,更跨越了一个人性自身的哲理层次,“净化灵魂就在于使灵魂尽可能地脱离肉体,是灵魂习惯于肉体脱离一切联系而只注意自己,而且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灵魂要尽其所能地独处一隅,摆脱肉体的束缚,这不是必然的结论吗?” 在古希腊人便已有如此深层次的思考:灵与肉的关系。很明确,苏格拉底追求的是灵与肉的分离,他认为人的思想是无限的,是绝对高尚的,然而肉体却是脆弱的,易受诱惑的,因此他观念中的死亡,则是将肉与灵分离,使其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因此他果断地喝下毒药。对肉与灵的思考和观点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生与死的态度,文中的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就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中被撕扯,最后两人双双死亡。作者又再一次将血淋淋的提问交给读者,一个大大的“你的选择呢?”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
  存在的媚俗
  媚俗Kitsch就是“矫情”,随时意识着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这种情绪的“正当合法”,哭不是为了悲痛,是因为应该悲痛。笑不是为了幸福,是为了应该感到幸福。
  在昆德拉的作品中多是对政治媚俗的批判:
  1618年,波希米亚贵族贵族为了捍卫宗教自由,充满勇气地对抗维也纳皇帝,从而引发了三十年战争,捷克几至毁灭;三百二十年后的1938年,为避免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把捷克割让给了德意志,却更助长了法西斯的硝烟,捷克亡国。1968年,共产党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在国内实施民主化改革,引起了苏联勃列日涅夫领导层的不满,8月20日深夜, 20万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武装入侵布拉格,杜布切克被囚,改革失败,之后是二十年的政治压迫与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正因为人的生命无法重复,历史也无法重演,即使有了1618和1938两次的经验,1968布拉格之春后的捷克历史也还是走向不明的未知数。当权者用“都不知道,都被欺骗了,当时以为是呢,其实在心灵深处,都是无辜的啊!”来推卸那些以合法名义杀人的罪行。在文中作者在此利用托马斯之口严厉地批判了当权者“是不是只要他们不知道就算是无辜?如果王位上坐的是个蠢蛋,那么是否只因为他是个蠢蛋就可推卸自己的一切责任?”作者提到俄狄浦斯的故事,虽然什么都不知情,直到最后才真相大白,但俄狄浦斯仍然惭愧得戳瞎自己的双眼,从此离开底比斯。作者批判批评当权者应向俄狄浦斯一样,戳瞎自己的眼睛!按照轮回之说,因为历史无法重复,一切等于不曾存在,其中的罪恶与丑陋便也因转瞬即逝而变得轻盈,故而不值一提:“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如此尖锐的评论让昆德拉在自己的祖国不能立足,因此他被迫移居法国,后来又移居美国。
  这里,昆德拉使用了政治媚俗一词,他否定了德国和俄国的战争中死亡的意义,他认为,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被俘时因把厕所弄得粪便横流而被嫌,不堪羞辱,撞向高压铁丝网自杀而亡的选择更为有价值,因为它是对媚俗的绝对否定。他否定了宗教与欧洲信仰中的对人类生存中不予接受的媚俗理想,为丑陋带上漂亮的面具,作者用了五一节的例子加以说明:“游行队伍走进主席台的那一刻,即使是罪愁苦的人都马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像要证明那是他们应有的喜悦,是要表达他们应有的赞同。”作者对共产党政治的最大讽刺在于它奉行一种对生命的绝对认同,而否定了所有个体的特殊性。作者说明,媚俗是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但大多数都是可以抵挡的,可以消除的,可以选择的,而政治不同,“政治并不产生媚俗,但它需要媚俗。任何政治运动都以媚俗,以迷惑他人的愿望为基础。”与之对比的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文革,比如希特勒,一群人子在疯狂地追求媚俗,追求所谓的“绝对正义”,这样的追求让人们忘记了理性,忘记了现实。这样的媚俗就是将每个人的意志上都刻上一摸一样的“es muss sein”。
  媚俗一词不仅用于政治运动,昆德拉也将它贯穿于人生中。文中提到四种人,第一种是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眼光的人;第二种是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第三类是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眼光下的人;第四类是生活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存活的人。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这四种分类中找到自己。在倒数第二章的最后一页里,作者用最简洁的话语,一字一字地琢入我们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当一切都化为尘土,留下的,只不过是淡淡的痕迹,那些我们曾经追逐的重,如今都化为了虚无缥缈的轻,“而在被遗忘以前,我们会变得媚俗。媚俗,是存在与意外之间的中转站。”
  宁静的牧歌
  如狂躁的交响乐,最后也归宁在沉静中;就如飞舞的狂沙,最终也沉淀在寂静里。这本小说的最后一章,犹如细细的水流,没有伟大的颂歌,没有锋利的批判,没有尖锐的冲突,到处沉浸在一片安宁中,而那种宁静来自于一只小狗卡列宁临终前的微笑。特蕾莎爱上了卡列宁,而这种爱是自愿的,美好的,它甚至超越了她对托马斯的爱。从这里可以看出,特蕾莎已经将对重的追逐走到尽头,而最后她发现,原来对于卡列宁这种轻的爱更为美好,这种爱很无私,它甚至不要求被爱。还有她从根本上接受了卡列宁,并从未想过要改变它。“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牧歌就是印在我们心中的一幅景象,犹如伊甸园的回忆:伊甸园的生活不同于那将我们引向未知的直线赛跑,也不是一次历险。它是在已知的事物中循环移动。它的单调并非厌烦,而是幸福。人不能将牧歌送给任何人,但动物却可以,因为它们没有被逐出伊甸园,它们没有灵魂与肉体的矛盾,因为动物,这一切都变得简单,纯洁,宁静。作者否定了笛卡尔的观点“绝对否认动物有灵魂,人是所有者和主人,动物只是台机器人,是有生命的机器”,作者认为特蕾莎和尼采都离开了人的道路,是值得敬仰的,而我们这些自封为“大自然主人所有者”的人,已经离伊甸园越来越远。
  最后,我想通过文中的两段话来结束本文。
  人类真正的善心个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地体现出来。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是最为彻底的测试,但它处于极深的层次,往往不为我们注意),是看他与那些受其支配的东西如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人类根本的失败,就是这方面造成的,其为<根本>,是因为其他的一切失误均由此而产生。”
  牧歌如此重要,就因为我们在直线运行的时间之虚无中飞行,还有一根细线将我们与之相连。对伊甸园的怀念,就是人不想成其为人的渴望。就好像成年之后还会有成为儿童的欲望不时冒出来一样。
  孰轻,孰重?望君多思量。
  

来自: 豆瓣

Aurora$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
  
  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的起或承受不起。”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可承受的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Milan Kundera.
  
  
  久久提笔,久久地阅读一本书
  
  一本重的好似一颗跳动的心脏,却轻的让我不知该如何捧在手心
  
  
  某一天下午,当自己在疏散的阳光下仔细端详它时,却发现驻扎在自己这里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薄薄的书壳套已经蒙上了一层陈旧。贴近它,嗅出被十指触摸而腐蚀的味道,淡淡的油漆味,护手霜,尘土,以及覆盖在底层的原始的书香。或者,还残留着另一个人,一份气味,那种只有自己才感觉的到得厚重。
  
  
  没有像对待村上春树那样,没有褪去最外层的包装,没有包上报纸,也没有被压平在重重厚厚的专业书下面
  
  它好像看起来无足轻重,每每都被遗落在最显眼的角落,却永远只是在自己视线可及的范畴之内
  
  
  我想马上读完它,写一篇很长很长的读后感,但是久久提笔,久久落笔,久久才会再一次翻开每一页的轻与重
  
  
  
  
  
  也许对你也一样,永远是落在触手可及之处的裸露的生命之轻。
  
  然而那一份轻,却飘在心里面最重的角落。
  
  
  
  
  
  

来自: 豆瓣

枯$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米兰昆德拉的期待是很高的。每次听到这个名字都很激动。不管是书名还是作者本人的名字,不知觉地带给我一种莫名的好感。然而我看完这本书之后,一半欣喜一半失望。
  
  说实话只给三颗星有点太少。 如果要说“推荐”,当然,这必须要从什么角度来看了。
  这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赞叹,不愧是大文学家啊。刻画的手笔,结构等,真是妙不可言,作为读者的我心里享受着被妙曼文字滋润的心情。
  然而,当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恕我的评价就不能公正了。哲学上的东西我们意见不一。价值观不一。
  
  不过作为文学作品,他还是非常了不起的。值得一看,哪怕是作为另一种价值观。

来自: 豆瓣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查看完整版本: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