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怿 发表于 2013-8-10 19:16:51

        有人说,“最讨厌看文青的游记,他们看见的只有自己”。不知道如何定义这本书,它严格意义上或许不算是游记,但是左手在书中娓娓道来的叙述,至少会打动你。让你向往那样平淡、认真、不浮华的旅行,向往和她一样,和爱人的牵手旅行。
         打开这本书,就被里面朴实的文字和图片略微打动了。没有浮夸的炫耀,书的前段,左手回忆和千里相识相恋的经历,平凡却又生动,夸张点儿说,看着那些图片和问题,放佛如电影般,印象深刻。
         他们向人们展示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很客观的指出每年2个月的旅行背后是10个月的辛勤工作。说实话,对他们这样淡定从容,却又充满激情的生活方式,只能是羡慕嫉妒恨。
         或许,我永远不会像他们那样洒脱,永远不可能像他们一样背着十几二十公斤的摄影器材去各地自助游,但是,我想,自己也要力所能及的多出去逛逛,慢慢的走遍国内国外的的大好河山,最好,能像他们一样,找到一个人,一起牵手旅行。
        let's hit the road

Erin七 发表于 2013-8-18 12:36:06

  很实在,没有过多的夸张,就像在菜场里遇见某个人她边提着刚买的菜边给你讲她和老公的旅行,然后对于你的好奇给予一点实在的评说,最重要的你不仅会羡慕这样的旅行,还会会心的微笑因为这样的幸福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旅行并不是一个单反,一个行李,一张车票就能完成的,两个人的旅行需要的是更多的机遇,还有坚持一起走下去的信心。

向日葵 发表于 2013-8-22 11:49:52

        这本书是在我第一次旅行的起点机场买的,红色的封面引入眼帘,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被这本红色的具有魔法的书给吸引住了。平时我不是个常看书的人,但不知怎么的机场的书也不打折还非得在那买了。也许是被书的封面照片给吸引了,照片上的两人很亲密,也很幸福。
  
     这是我的第一个旅程,很巧合的我买了本爱情旅程同在的书。原本的预定的这个旅程也应该是和原本的那个人一起的进行的美丽旅途。虽然行程没变,但是人变了。所以当看到我们始终牵手旅行这几个字的时候,说不出的涟漪在心里跌宕开来。
      书中的他们美好的像童话一样,我一直以为是偶像剧才会有的情节,却真的出现在了这现实的生活中,不知道是该感动还是惊讶。
  
  认识27年,恋爱11年,结婚8年,自助旅行10年,23个国家,十几万张照片,几十万文字……
  
  他们青梅竹马,万水千山。
  
  他们双手紧握,边走边爱。
  
  爱情迟早褪去激情,唯有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左手在书中的字字句句都透漏出她对千里的爱意,她在围绕着千里转悠,但也转出了自己精彩的世界。他们去了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以至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也经历了很多。但世界真的很伟大,常常会给他们一个惊喜,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任然存在着真正的善良与淳朴。
     细细翻过他们一路到达的地方,我的心也跟着飞的很远。每多翻一页都恨不得马上带上行李出发,寻找自己的旅途,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多美好。
     和心爱的她,一起牵手旅行“我负责拍照,你负责微笑”,再美好的风景也敌不过她的微笑。
     
  
  
  
  

杨子 发表于 2013-8-24 04:09:38

         爱情迟早褪去激情,唯有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很喜欢这句话更为左手和千里的爱情感动
      你负责拍照 我负责微笑 如此温暖过一生这是多少恋人心中的梦
      旅途中更贴近自己的内心世界更贴近对方
      旅行是为了以更好的姿态回归生活
      期待一场为爱的旅行~~

文熙 发表于 2013-9-10 17:19:00

    昨天终于把《我们始终牵手旅行》看完,这大概是这一两年里看过的最好的一本谈旅行的书,细致,理性而又充满张力。抛开旅行本身,真心羡慕这对旅行的主人公,青梅竹马而又志趣相投,这样深厚的缘分真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他们一个人负责拍照一个人负责微笑,前前后后去过了23个国家。这种至情的生活方式一定又会折煞了很多人吧。
    不可否认,这几年旅行很火,以至于旅行书也开始频繁进入我们的眼球。但是,一些旅行书传递给我们的就是去了多少个地方,花了多少钱,某一个景点是多么的让人惊叹。其实这些文字和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正确的旅行心态。如今,很多人对旅行趋之若鹜,但这其中的很多人并不适合旅行,因为他们扭曲了我们旅行的初衷,把旅行变得庸俗了。我想,旅行不应该是攀比我比别人多去了好多地方,不是跨越了多少经纬,倒了几个小时的时差,而是,我们真正的磨砺了自己的心智,坚定了对这个世界的爱与包容,让自己和世界一样开阔起来。或许,在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以后,总结这一路的收获,那些旅程中的小困难和小感动会成为真正的记忆,而那些建筑和山水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所以,真正让这一路精彩起来的其实是我们自己,不同的自己,逐渐成长起来的自己。
    我想,旅行也不是冲动和逃离。我们该带着怎样的心态上路,而在这次上路之前又为自己做了什么准备呢。我并不觉得别人的每一次旅行都值得羡慕,也不羡慕那些冲动的,随随便便就出发的旅行者。我喜欢把“旅行”和“旅游”区别开来看,虽然只有一个字不同,但我就是更喜欢“旅行”这个词,因为我觉得“旅行”应该是充满哲理的,他应该比“旅游”更加严肃。虽然,我去过的地方并不多,想尝试的旅行方式也有多种,但是,“旅行是心灵与世界的共鸣”,这个观点是不会错的。只是,这种共鸣并不意味着旅行就是感性的。这一路我们大概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理性。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特别喜欢在某个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世界再大,都要回家。旅行大概也是一样。我们之所以能够越走越远就是因为我们有家。而我们旅行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帮我们找到一条通往自己的路,更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
    趁着年轻去旅行吧。
    
    

派妮 发表于 2013-9-11 01:26:23

      最近几年,间隔年的概念在中国的年轻人当中十分流行。而在2011年,我和陈小包同学也出去流浪了三个月,当初并未听说间隔年这一概念,只是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也在进行着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间隔年”。
  
      那个夏天,我和陈小包一同向各自公司提出辞职,然后先西北后东南再西南这样流浪了一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周围的同学朋友对我们表示出钦佩、羡慕之情。其实,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走出这一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尽管之前也做了很多思想斗争,尽管之前也挣扎了好多次,但是当我们提出辞职的那一刻时,我们就已经成功了。我们的速度很快,离开公司的第二天,我们就已经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了。剩下来的时光只是享受着这一人生难得的乐事。
  
      这三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过得也很快乐很难忘。求而不得往往是人生最痛苦的时候,而我,有爱人相伴,有美景看过,足矣。其实,对于我们而言,真正难得不是在旅途中,而是旅途过后的回归。
  
  1、
  
      风景永远也不会看完,旅行却总会有归期。三个月后,我们回家了。虽然我们对于回去之后都有了一定的打算,但是现实的不如意还是让我们回去后很失落。陈小包一直想去义乌创业,于是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就分开了,他去了义乌,先找落脚的地方。我回到上海,因为租借给别人的房子还没有到期,所以只能自己只能寄住在朋友家里。朋友有朋友的生活,我贸然进去,短住一两天还好,时间一长便有些不便。更何况,自己一个人又要忙着找工作,又挂念着陈小包在义乌的情形,还要适应着“不在路上”的感觉,这种状态实在是令人很煎熬。
  
      于是在陈小包在义乌落下脚之后,我便去了义乌和他会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旅行中每天和他吃喝睡天天在一起的生活,突然一下子分开,突然结束一种状态,令我手足无措,于是我任性地去义乌找他,“解解相思之苦”。在义乌的日子过得很简单。做饭、吃饭、锻炼身体、投简历……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十一国庆假期到来了。我必须要回到上海先找到落脚的地方,然后赶快找份工作——因为旅行已经把我几乎所有的积蓄花光了,陈小包亦是如此。于是,我们十一回到上海,在莘庄一个短租公寓里租了一个小房间,房间很简单,是用隔板隔出来 的一间,在我印象中,这仿佛是农民工的群租房。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卫生间和厨房都是和其他好几户人家一起共用。随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一个人在这里吃饭、睡觉、投简历、应聘……我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很煎熬,不能享受家的温暖,也还要忍受一个人应付一切的局面,更要忍受面对面试官的各种刁难。每次遇到为什么你会离开上一家公司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更好更完美地回答,因为怎么回答都是在说谎,我说我是为了出去旅游,谁会信?信了又会如何看我?一切都令我好难受。
  
      那段日子,我时常穿着一个黑色的小西装,笔直的牛仔裤,有点优雅的高跟鞋,背着一个OL的包包,为了应聘、找工作,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穿梭在上海的地铁中。特别是在地铁中,人满为患的地铁,地铁上昏昏欲睡的神情,都让我恍如隔世:一个月之前我还潇洒的走在流浪之路上,如今我却要努力过这样的一种生活。这样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就是我未来的全部吗?我以后就是要重复这样的生活吗?有一次,在虹桥火车站看到一对情侣,穿着冲锋衣,背着旅行包,一身邋遢地从我身边走过。我当时心里感慨极了——一个月之前我也是这副装扮,现在却要装成个白领的样子到处“受气”!
  
      经济上的窘迫也是当时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口袋里仅剩下几千块钱,什么都不能买,什么都买不得,只能维持最正常的日常开支。在这段期间,我还和陈小包从义乌进了一批丝袜,准备在地铁口摆摊。后来就果真进了500块钱的货,最终以卖出两双共计15元钱而收尾。
  
      我想从旅行回归到正常生活的这段适应调整期应该是我最为难受最为煎熬的时刻。一方面要面对残酷现实的考量,另一方面又怀念着从前的自由与快乐。左右摇摆,犹疑不定。特别是在找工作不顺利的时候,一度又想要逃离这个城市,再度出去潇洒。就这样,煎熬徘徊了一个月后,我找到了现在的这份工作。
  
      工作之后,这种状况有所减轻,而自己也在日复一日的正常上班作息中,慢慢开始适应回归后的平淡生活。也就是在这一期间,我和陈小包的双方家长来到上海,见了见面,把双方的终身大事定了下来。婚期订在了第二年的四月十八日。
  
      很多人都说情侣或夫妇经过长期的旅行而没有彼此厌烦的话,以后结婚后保证不会离婚。或许我和陈小包就是这样命中注定了吧?
  
  2、
  
      絮絮叨叨写了一堆自己的后间隔年的生活,其实是想表示一下对于张千里和左手同学这种旅行方式的羡慕。在我看来,间隔年的旅行方式是实现旅行梦想所有方式中最为激进的一种方式。要辞职,要放下一切,要面对父母的拷问与不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没有勇气走上这条路?因为代价有点大,因为需要太多的勇气。所以,能挣脱世俗的束缚走上这条路的,终归只是少数。况且,间隔年只能是用一段时间来去完成,不可能人的一生都用来旅行,除非你是职业旅行家。
  
      从这个角度来讲,张千里和左手的旅行方式更适合大多数人们。他们找到了现实与梦想、生活与旅行之间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最近几年来,关于旅行类的书籍开始流行起来。这些书籍会告诉广大读者,该如何鼓起勇气去提出辞职,该如何放下一切出去流浪才能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可是,真正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发现,这些根本都不是最重要的。出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家,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的人生意义通过一次两次的旅行是找不到的,你的人生你的方向你的生活也不并由于这一次的旅行而会有什么立马180度的大转弯。然而,回来后你要面临着一些残酷的现实,如何做好心理上的转变,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一切都是没人写的没有人分享的。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这本书虽然不能免俗地写了一些旅行过程中的流水账日记,但是我也从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他们并不是放下一切去旅行,他们只不过是每年都在坚持旅行;他们并非厌倦了当前的生活而去旅行,他们出发后还会回到原来的生活当中,并且努力奋斗着;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孩子,更有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感,他们却在这些可以淹没人的日常生活中保持着出走的乐趣,说实话,能把生活的责任与自由恰到好处地平衡好,很少有人能做到。
  
      “事业上的攀登和家庭的完整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旅行所无法代替的。因此平衡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事业有所成就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取得父母的体谅和支持、结婚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心中始终存有梦想并逐渐接近,四者相统一,是一生最大的挑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张画,从空白到充满色彩,涂上什么样的颜色都取决于你手中的画笔。不让自己后悔没有照顾父母,没有追求事业,没有生儿育女,也不让自己后悔没有在有生的岁月里站出来,追寻内心的召唤,去看一看精彩无限的世界。对我来说,最勇敢的事情不是辞职,而是决定用所有的精力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哪怕辛苦,哪怕疲累。”
  
      这本书的主题是旅行与爱情。但是爱情过后是亲情,是家庭,是琐碎的生活。所以,当我从中读出他们对于生活的乐观、对于当下生活的珍惜、对于伴侣的信任与宽容时,我由衷地希望,自己也能够过上这样一种生活。
  
      左手在文中写道,这十几年来,从来没有无所事事的时候,每天要有很多东西去学习去尝试。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我想或多或少会与她的旅行经历有关,看过得风景越多,眼界也就越开阔,人的心胸便不会狭窄。我想,不仅仅是外出旅行,即便是在上班,在家里,你也可以把生活过得丰富而有趣,《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将这样的一种人叫做“生活家”。
  
      很开心的是,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努力的工作着,同时又不失生活的乐趣。他们有的喜欢在周末时刻背上相机到处去拍照,他们有的喜欢一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还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每周都去参加辅导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舞技。也有的人热爱咖啡制作,每到周末就钻进咖啡馆里钻研每一杯的拿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于我,自从跟陈小包呆在一起后,自从间隔年旅行回来之后,便开始有些改变。陈小包说我现在的心态、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更加乐观更加积极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这样一种变化,我为自己感到高兴。
  
      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趣而又快乐,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FOREVE 发表于 2013-9-19 11:41:23

  这是我第一次手不释卷,连看了2遍。作者对于爱情、事业、生活等的感悟都穿插在一次次旅行中。羡慕他们能牵手一起旅行、成长,向往他们“搭档”式的相处之道,谢谢他们分享做人生决定时的考量……我学到很多。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