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看客 发表于 2013-5-25 01:24:58

麦田里的守望者 - 书评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4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睡不醒 发表于 2013-8-2 07:54:21

         是哪篇文章上说,看完一本书,总得写点什么。好吧,我不喜欢这本书,它是个悲剧,充满负能量的悲剧。也更不喜欢书里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令人讨厌的青春期,无处安放的灵魂。但是我承认,人人都有过那么一段令人讨厌的青春期,看不惯所有除自己以外的东西,总在愤怒、否定和批判,但我们似乎也没做出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霍尔顿是个矛盾体,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常存幻想,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象安慰自己,最后仍对现实妥协,成就不了真正的叛逆。我讨厌这个自以为是的主人公,因为他总让我想到自己。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曾经很想当美术生,于是偷偷跑去上了几天课,但当时我身处尖子班,而会选择学美术的都是所谓的“差生”,我没有勇气“离经叛道”,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前一段时间帮弟弟填高考志愿,又让我忆起当时无知彷徨的自己,没有方向,没有想法,在人生最重要的一天,就这么随随便便打发了自己的未来。现在偶尔也会做一些无谓的幻想,如果当时能叛逆一点,坚持把美术学下去呢?如果填志愿那天选择更有意思一些的专业呢?也许现在我就不是学着枯燥的会计,而是一名设计师?OR建筑师?
  
  
     翻完最后一页,我突然联想到另一本小说的一幅画面,一名年轻的女子总在窗前等待,她眺望远方,心生期待,可是年复一年,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吧。
     
  
     我们总觉得人生充满了悔恨和遗憾,但也许每个人的一生,都只有必然的一条路,就是现在走的这一条。毕竟,在那些应该躁动起来的人生时刻,我们选择了沉默。

Vagale 发表于 2013-8-8 06:53:51

         两年前,我一直讨厌霍尔顿这样的男孩,满口脏话,不求上进,有一种特别欠揍的感觉。可时过境迁,我终于明白,有些人的做法你无权去批判,去评价,因为你无法感受你未经历过的事情。塞林格将叛逆的少年霍尔顿刻画在我们面前,他游荡着看遍人间喜怒哀乐,混迹于各个阶层,,他的种种想法不得以实现,沉迷于所谓的“享乐”,从不为自己的想法做出些须努力。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或许我们也像他一样,可是看到他的结局,我们也该做些许反思吧!
     

子云 发表于 2013-8-17 04:30:39

      还记得一年多前看完《麦田》,主人公坐在公园长椅,下着雨,看妹妹在转马上快乐的样子。我这里是晚上,夏天,夜也并不静,房门外不时电视声传来,向窗外一瞥,霍尔顿身影自黑中闪过。
        第二次看结尾是在学校书店了,为给同学挑生日礼物,想确认译笔质量。冬天,凛风经久不息,几乎将人面割出血来。我却依然嗅到了潮湿的水汽香,耳边雨声也依旧咿哑的喧嚣着。
     总觉得那雨中的霍尔顿非常孤独。整部《麦田》几乎都是他零零呓语,自离校起,霍尔顿总在向整个世界倾诉他的不满愤怒,不停 寻找同伴,封闭自身展示自身。最后,绝望了,妹妹也并非知己,只能坐在公园长椅上,看她玩耍。
     不过其实,他需要孤独。
     “我想在森林里有一座房子,所有人在里面不能干虚伪的事情”这是他的梦,当妹妹要同去时,他拒绝了。出于爱护?自然有。但恐怕也因为,梦,是只能一个人做的。霍尔顿,他厌恶谎话,却常常说谎,愤怒别人对
  己不解,却害怕袒露真心。在雨中,他说他从未那么高兴过。对世界绝望同时,深味自己幸福。
              
     

溯时人 发表于 2013-8-17 13:03:07

  《麦田里的守望者》所描述的垮掉的一代,和我们现在很相似。渴望反叛教育制度,渴望自由,渴望成长,渴望被认同。我们是不是真的垮掉了?你的追求是什么?你的人格是不是独一无二的?经济的繁荣,道德水平的整体滑坡,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甚至连带上鸭舌帽的勇气都没有了。

张歪 发表于 2013-8-21 22:38:32

  
  每次看到看到这个小说的名字,脑子里自然会浮现出:在我家门外的麦田,夕阳照射下,一群小孩子在玩耍,自由地,没人知道他们在玩些什么,只能看见他们围在一个稻草人的周围(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有这东西,用施咸荣的话说就是“意识流”吧),我站在旁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表情,或许我在思考,我在守望什么?
  一:霍尔顿的守望
  鲜为人知的一个事实是,这本小说的英文原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中的”Catcher”原意是“棒球运动中的投手”,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被翻译成了“守望者”一词,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守望”一词,最终在我国产生了丰富的衍生文化,这是最初引进这本小说的翻译者所始料未及的。将错就错,有时错了更好。
  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山姆大叔在战争中发了横财,美国的中产阶级数量激增,与之开始的冷战导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出台,疯狂的军事竞赛导致核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人民的精神生活却得不到满足,或者说,是被一些颓废的东西填满。处在这个时代的美国青少年狂热却又迷茫,渴望改变不公的现状却又贪图享乐,向往高尚的纯洁的生活却又苟活于污浊的现实中,现实中与想象的巨大差别,让他们不求上进,吸烟、赌博、吸毒等等,史学界也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
  小说的主人公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人物。霍尔顿从潘西被开除,他不想回家,他于是决定在纽约流浪,直到假期回家。他挥霍无度,找妓女,吸烟,喝酒,张口闭嘴都是脏话;他又主动为修女捐钱,为公园里的小女孩穿上溜冰鞋,擦掉学校里的污秽字眼。他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内心的挣扎,内心的痛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间的矛盾是阶级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那么,霍尔顿内心中的矛盾也成了他在外流浪的直接动力。
  这并不是说那是霍尔顿的进步之旅,更准确的说,是他的,成长之旅。
  成长并不一定是进步。失魂落魄的霍尔顿在家里偷偷地见了他的天真可爱的妹妹之后,跑到了他最敬爱的老师安东里尼家。但是这位老师却引用了一句不知是哪位精神科医师的话,“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男子的男子的标志是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说得多么真诚!有多么虚伪!也许这位老师是一位真心关心霍尔顿的老师,也许他与一个比他大四十多岁的女人也是遵循这条“原则”,也许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但是,这不是属于霍尔顿这一代的“救赎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安东里尼先生先生很像《肖申克的救赎》的虚伪的典狱长,他拿着《圣经》对着囚犯说“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可是,他自己却大肆揽财,他把黑钱藏在那块牌子后的墙壁里。而讽刺的是,那块牌子有这样一段话“主的审判迅速降临”。
  那么,“主的审判”会不会也会降临到安东里尼身上。诚然,他并没有什么违反道德的事,问题是,他既然有这样一条信守的原则,那么,那个社会必然会给他一个机会去让他“信守”。霍尔顿呢,他也会信守吗?
  似乎他没有。他对他的妹妹说:“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他最终的愿望,一如既往,没有任何人的支持。当他从安东里尼家里出来时,他有想去西部,装个又聋又哑的人。“又聋又哑”,很明显,霍尔顿想借此让自己不再被世间所纷扰。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他的妹妹时,妹妹的执着让他打掉了这个愿望。在这个纽约的动物园里,他静静地看着菲宓,他决定不再离家出走。
  故事至此结束,最后的废话表明这个一度想隐居世外的迷茫少年最终又回到了俗世,颇有点像《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英雄终成草莽”!
  资产阶级所特有的软弱性在此时完全显露了出来,这早已被中国的民主革命所检验过。霍尔顿的守望变成了心中永远的梦想,比尔盖茨说过:“要想改变社会,必须先适应社会。”那么什么是“适应”?像安东里尼那样,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又回到原点,守望什么?怎样守望?
  二:90后的守望
  同样是一块麦田,如今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与之对应的是,旧的道德体系解体,精神生活逐渐萎靡,我们的精神生活也被某些不好的东西所塞满。
  同样是那代人,转了大半个地球,出生在90年代的红色东方。现代的史学家给了这代人一个响亮的称号“脑残一族”。
  客观的讲,中国是不能完全等同于美国的。中国的国情与美国差别实在是比较大,但是,历史,总是有相似的地方,用来捉弄人。90后这一代,叛逆性逐渐增长,与传统的较专制的父母之间,矛盾逐渐增大。但在某些方面,矛盾却在减少。我实在是难以找到一个词汇来描述这种现象。整个社会的宏观方面,乱象层出不穷,似乎整个社会法律道德体系岌岌可危;但是另一方面,正义的力量也在积蓄,全民素质是在提高的,无论从哪个角度。
  可是,所有的进步汇集起来竟然演变成了现在这种乱象,令人哭笑不得。
  我只读到前几页,我就觉得我像霍尔顿,或者是说,霍尔顿像我。一样讨厌那种虚伪的东西,一样抵制这个国家的僵化的教育体制,一样有轻浮的思想,一样依赖于金钱所带来的东西,一样有叛逆的精神,但是,也一样有崇高的希望,一样有本质善良的心灵,一样有向往纯洁的愿望,一样有渴望公平的盼望。我总希望整个社会不再以房子,车子,票子作为衡量人们成功的标准,可是当我想去给别人描述一个人,我的潜意识里总会浮现出这些词语。
  就像霍尔顿经常说他的哥哥或者同学有钱一样,我们在心底里排斥,但同时,脑子里,甚至于行动上,都是为这些东西在“奋斗”,可笑的是,大部分时候我们竟浑然不觉,就这么昏昏噩噩,度过一天、一分、一秒。
  可是我们心底里也是在守望的,守望着自己的心灵家园,守望着自己最本真的希望。我们都希望国家能够富强,能够变得公平,能够不再拜金主义。真的,这确实很多“脑残一族”的希望。可面对很多成年人(安东里尼的翻版)的“淳淳教导”,最初的守望已经不知丢到了何处。只剩下迷茫和金钱,就好像我们天生就得是一部赚钱机器,或是印钞机就更好了。但是,在我们中国,却很少能兴起像“嬉皮士”那种运动。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使我们内心有种挥之不去的“奴性”,我不能对此妄加评论,这涉及到一个比较严肃的文化问题。
  总之,“这是一个最光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黑暗的时代”,百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名言仍是最好的总结。
  三:有麦田,就有守望
  以前有篇文章叫做《种春风》.讲一个都市女性在邮局遇到的感人老人,让我感悟许久。在心中深远之处种植麦田,默默守护,寂静之时,常用清水浇灌,让它成长,最终占据心中某个地方。
  很多东西,很多经验,都证明,比尔盖茨的话是相当正确的。大部分时间,心中的麦田都要在黑暗中生存,在黑暗中与黑暗对抗。我们生活的时代使我们注定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只能适应,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整个社会的习惯力量是那样强大,我们的力量是如此弱小,我们只能去适应,但是这不是妥协,绝不是。我们在这之中,用自己的力量一点点去反抗,去改变,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按照唯物辩证主义,阶级矛盾一直推动阶级社会的进步,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客观规律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尽可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去促进客观规律的进行。我们没有能力去验证那些客观规律的准确性,我们只沿着麦田行走,一边小心翼翼的浇灌着麦田,一边静静的守望:
  在门外的麦田,晨阳照射下,一群小孩子在玩耍,自由地,没人知道他们在玩些什么,只能看见他们围在一个稻草人的周围,我站在旁边,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FFD 发表于 2013-9-3 05:48:14

     我是在火车上看的这本书,不厚,很快就看完了。
     坑爹的是书前面有个简介,结果把整个故事都讲完了,再看的时候没了第一次的新鲜感,不过说实在的,尽管还算认真的看完,却也还是糊里糊涂的没有弄清楚自己真实的感觉。
      说真的,没有读懂,唯一有感触的,是他与那个收留他的老师的对话。但现在,也不记得了,他妹妹的形象倒是清楚得很,聪明,倔强。
      放在以前,说实话,看人总带几分颜色,因此,主人公这样的人,与我必无交集。虽然我也还只是个学生,不过过了人生二十载,但对那些“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同学总有几分高傲的同情,好像那种为别人担心的感觉,还总想当“知心朋友”去奉劝开导几句。
     呵呵
     但或许是长大了吧,不知不觉,看人看事的角度不一样了,对生活的认识也不一样了,发现自己也稀里糊涂,回头看,一切都有种顺势而为的感觉,其实顺势而为,换个说法,就是当了一辈子生活的傀儡,一切好像都不是我选的,又哪里还有高傲感。
  
  
     其实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原因。
     新学期,突然,发现我的“上进心”没了,一下子没了动力,不知道干什么,不是迷茫以后干什么工作,而是突然又开始想小时候一直想的问题,为什么我活着,我活着为什么
     想从宇宙论去开始找,看《时间简史》,没有看明白,把一切的开始归结为一个意外的话,有点接受不了,或许我没看懂
     又到哲学去找,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看了古人的思考,不被说服
     无意看到这本书,依旧稀里糊涂读完,还是稀里糊涂,但惟独发现,其实每个人,无论谁都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一切构成我们的因素都不是我们选择的,世界的秩序,道德伦理,法律,不过是历史的产物,是这样了,那就这样了,没有对错,历史哪有对错?
      好像又到了信仰的问题,信仰,相信便是真,但是既然我们的思想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便又是被熏陶出来的,决不能出淤泥而不染,你基本的思考逻辑也不过是后天产物。那便又有个问题,凭什么,来界定真假? 这个标准又由什么来界定真假好坏?没有
  
  
      Yet,we still carry on our life,why?
      Do we find the truth?
      Nah,never.
      So what?
      又如何呢?又如何呢? 如果一直问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设想一个完美人生,想干嘛就可以干嘛,you are the one true king of the world,you can do everything you want to do ,so what? Then you will....what?
      所以,所谓有意义的事,所谓奋斗,所谓成功,到底有意义吗?
      想这样的问题,似乎能把人逼疯。
     
      但同学的一句话却让我思考
      just enjoy my life.
      YES,joy.
      开心,愉悦,这他妈不就是活着唯一目的么!
      或者,换个词。欲望!再通俗点,就是那种“想的感觉” ,那种觉得做了会爽的感觉..囧orz...
      是这样的。所以,会让你开心的事情才去做吧。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买了只笼子养鸟逗趣(甄嬛传看的...),但如果你觉得让鸟飞了能让你更开心,那就把鸟放了吧(男女朋友一个道理)。
      所以,别怪任何人,别评断任何人,他们只不过与你不同罢啦,There is nothing wrong about being different! 别说那些听父母话做事的孩子傻,他们只是觉得父母开心会让他们开心。
  
      最后一句:别过着过着,忘了开心!
  
  
  
     

木厘厘 发表于 2013-9-8 23:30:29

  单纯的我,象牙塔中的我,害孩子的我,不喜欢那个反带着又常常尾巴的红鸭绒帽子,嘴里充满酒味和脏话,不为自己前途考虑的霍尔顿。 虽然不喜欢但是我为他悲伤,为那个环境悲伤。 生活在霍尔顿周围的那些人,正是最“假模假式”的伪君子,周围的环境里充斥着一群唯利是图的。没有爱情----有的只是性,色。我心里一直惦记的那个人-琴,我从来没动过她一下,而舍友那个家伙和琴素我来往,甚至都搞不清他是叫琴还是什么。

读书妹 发表于 2013-9-13 05:38:23

  看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那天,刚好是我要回校的那天,五点半的包车,我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赶到上车点时,迟到了,车走了,转向汽车站,票没了,因为是五一,正值返程高峰,坐车难。当时已经是晚上八点,我不可能再有车了。正常人的想法是:回家。可是我却告诉自己:回不去了。我想在这外面过一夜,第二天搭最早的一班车回学校。当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那个主人翁,我想经历他的一切,我在车站里面呆了好久。。。最终,我还是回家了,因为我猛然想到,我是个女孩子,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很危险。于是我坐最后一班公交回去了。开不了门,爸妈已睡,我拨通妈妈的电话。。。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里,非常非常温暖。。。

anpopo 发表于 2013-9-17 05:20:22

  我17岁的时候看的这本书,那时自己还是个青少年,觉得和周围的世界隔着一道鸿沟,是霍尔顿的游荡让我找到了精神上发泄愤怒的出口,为那些难以捉摸的情绪找到了具体的依附。如今纯真已逝,才猛然惊醒,原来塞林格他真正要说的东西不在这里。
  
  还记得施咸荣的译序写道,这本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空虚,作用在于教育广大青少年珍惜祖国给予的幸福。不知道施老是迫于那个年代的话语体系必须喊几个口号,还是他真的这么理解塞林格,但此序在我读来就相当于一句话:霍尔顿是代表着年轻力量反叛陈腐世界的精神英雄。我当时就是这么理解的,觉得它里面深深的疏离感浸透人心,觉得青春小说无出其右。热血的年纪过去之后,衣服上的卡通萌图让人不能再忍,这本书也随之成了一个逝去的符号。
  
  直到最近看了一个美国袁腾飞的视频,在给米国中学生讲这本书。美袁老师说,你有没有注意到,霍尔顿一路上聊过天的所有人,同学、老师、妓女、修女、出租车司机……没有一个认真听他的,他们对他没有同理心。直到最后结尾处,老菲比帮他把猎人帽戴上,是第一个能感受到他的人。贯穿全书的红色猎人帽是一个符号性的避难所,每当尚存纯真的内心受到复杂世界的冲撞时,霍尔顿就戴上它,但又偷偷摸摸地不让熟人看见。而菲比说,如果这帽子让你觉得安心一点,能挡住雨水别流进眼睛,就戴着吧。
  
  塞林格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三十几岁了,他的少年纯真在二战的前沿阵地上和残酷的现实对撞过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返乡军人,会为了表达内心叛逆而写一本单纯的青春小说么?未免有些奇怪。美袁老师说,塞林格是觉得在他生活的世界里,霍尔顿这样的少年只能死掉;而他想为他们,最终是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即为纯真找到一条出路。那么博物馆的藏品、鸭子到哪儿去了的问题、旋转木马旁边的金环,以及麦田和守望者的隐喻,都变得意义清晰起来。
  
  塞林格显然是抓人内心的高手,他让读者读到的是故事中人讲述的故事,如此那个16岁的霍尔顿在同学、老师、妓女、修女、出租车司机……所有人面前都得不到理解的同时,却能在17岁的叙事中获得强烈的共情。霍尔顿看着一圈一圈旋转的木马说,真希望你也在那儿。可我们真真切切地就在那儿,和他一起。
  
  美袁老师最后说,能够讲述一件曾把自己弄进疗养院的激烈事件,表明霍尔顿内心已经有所和解。他原先发表过一通议论说,博物馆之所以那么好是因为所有东西都停在那里不会变;而结局中的木马或许在暗示一切都是无法停留的,但纯真可以一圈一圈地回来。
  
  也许这个解释有那么一点点牵强,但我觉得它比我自己的任何解释都要好。这本就不是一个青春小说,它老老实实在书名里说了,这是关于守望的故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麦田里的守望者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