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说书 发表于 2012-8-11 19:24:02

鸳鸯刀 - 书评

  小说叙述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
  武功不济却自视甚高的太岳四侠为给晋阳大侠萧半和祝寿,拦劫陕西西安府威信镖局为清廷保送的鸳鸯刀,被镖行武师所败;又欲抢夺林龙、任飞燕夫妻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neuxxm$ 发表于 2012-8-21 15:36:47

  第二或第三次读。
  之前读过,但印象不深,这就是不写读书笔记的坏处。
  从这篇起,我要认真写读书笔记了。只看书不思考,一辈子都只是书童,还是没考上童生那种。
  
  江湖传说,鸳鸯刀一短一长,隐藏着武林中最大的秘密,得之者将无敌于天下。。。
  4个劲装结束的汉子拦路,匪号“神鞭镇八方”的镖头周威信以为来的都是深藏不露的高人,独自逃跑,结果手下镖师把那4个汉子打退,原来只是几个小贼。。。
  有几处好玩的地方:
  1. 周威信自己想:虽然“镇八方“倒不见得,镇他妈一方半方还行 (粗口。传神)
  2. 4个汉子中老四说他是“。。。 赛专诸 踏雪无痕 双刺盖七省”盖一鸣,老大是“烟霞神龙”,老二是“开碑手”,老三是“判官笔”,和周威信说,你还是改名叫“神鞭拜八方”算了。。。
  3. 各种俗语,”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江湖一蓬风,遇事各西东“,”晴天待不走,直被雨淋头“(?)
  
  一对夫妇互打,女追男赶来,4个汉子上去拦截,被轻松打败。
  少女萧中慧骑马赶来,4个汉子上去拦截,又被轻松打败。。。(中慧伤老大,其他三人上前请死,中慧感动,得知他们打算去给萧半和祝寿,给他们一支金钗)
  书生袁冠南带书童赶来,向4个汉子要盘缠,4汉子不好意思不给,凑了些。
  
  周威信告诉手下,都小心点,结果被手下嘲笑“谁不知道你是暗中护送鸳鸯刀,多大个事?“原来他自己在梦中说出了。。。
  中慧为此刀而来,欲夺刀。
  那对夫妇继续互打,中慧出来拦阻,被骂多管闲事。。。
  老瞎子出现,一番交手后,制住护镖众人,原来他是暗中保镖的高人,假瞎。
  众人夺镖,敌不过老瞎子,老瞎子要杀众人灭口。
  袁冠南使计吓走老瞎子。
  老瞎子追来,那对夫妇受高人传刀法,却施展不好,教袁冠南和萧中慧学,袁萧败老瞎子,得刀。
  (袁冠南会武功这桥段在我第一次读时完全是震撼。。。 武侠还可以这么写。。。
  可是,再读就没感觉了。
  可见,现在知道事情多了未必是好事,很多读书的乐趣都减少了)
  
  众人给萧半和拜寿,袁冠南发现萧半和的袁夫人是他亲娘,官兵赶来,原来萧半和是反清义士,曾入宫当太监意图刺杀皇帝,未果后救袁、杨两位夫人,杨的女儿是萧中慧。
  袁冠男和萧中慧联手,大败官兵。
  4个汉子偶然拦住老瞎子,夺回鸳鸯刀,发现鸳鸯刀的秘密是上面刻的四个字“仁者无敌”。。。
  
  PS:
  之前的铺垫让我以为男主身怀绝技,结果发现没比周威信之流好多少,唬人能力远大于真实功夫。
  两大BOSS——萧半和、老瞎子,武功也不惊人。
  夫妻刀法的配合算是个小亮点。
  这里没有变态高手,这里或许才是江湖。。。
  
  PS@12.02.24:
  1. 袁冠南拿出毛笔用墨水沾染老瞎子,将老瞎子吓走,可见江湖险恶,欺骗也是手段啊!
  2. 段誉与木婉清为兄妹的桥段可能是来自这里。

来自: 豆瓣

神仙鱼$ 发表于 2012-8-21 15:36:47

  为了真理正义等等光明的东西,当某人必须是太监的时候,那他肯定就变太监了。
  
  为了情节需要,太监是很常见的。
  
  可能金庸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太监还是个非常新鲜、之前无人涉及的题材,但现在看来,太俗套,太木有想象力了。
  
  那个可怜的道德高人,武林高手,虽名满天下,但作者为了成全作者的道德观,硬是把这个人阉割成了太监,这是非常不厚道的行为。
  
  总之,我很非常替那个太监不服的,为什么他做了天下至善的好事,得不到天下至大的回报也就罢了,还损失了天下至重的“根本”。
  
  金庸为了成全小德,而背弃了大德,还以为自己做了功德无量的好事,真他娘的毫无人性!
  
  但是故事里的小男女是很可爱的一对人儿,有了他们,这本书避免了沦为1星的命运。

来自: 豆瓣

香蕉皮$ 发表于 2012-8-21 15:36:47

  感觉金庸这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仁者无敌”四个字。本书情节安排很巧妙,而且似乎在讽刺社会中各类人。周威信只听“江湖言”,太岳四侠好大喜功,林玉龙夫妇急躁易怒,萧中慧任性自大,袁冠南奸猾狡诈...本书应该金大侠对当时社会不满的缩写吧!

来自: 豆瓣

乔克叔$ 发表于 2012-8-21 15:36:47

  鸳鸯刀里处处皆小人。
  “太岳四侠”见人就吹嘘武功高强行侠仗义,内心却打着抢刀劫银的如意算盘;袁冠南虽然饱读诗书但生不逢时,在江湖险恶的时代也只能借书习武耍起打不过还骗得过的小聪明以明哲保身;原以为生性谨慎的周威信,却因梦长话多说出了鸳鸯刀的秘密,他哪里是送刀的使者,一路靠着师伯的保护才得以艰难行走;还有那一对不吵不罢休的欢喜冤家,夺刀送情的萧中慧……这些小人物没有远大理想却一心想得志,闹出了让人拍破肚皮的笑话。
  鸳鸯刀上破解无敌之谜。
  鸳鸯刀一长一短,长鸳刀短鸯刀,合并成鸳鸯刀。江湖中传闻得鸳鸯刀者天下无敌,但偏偏拿刀者处处受阻险象环生。小说的结尾点破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长刀上写着“仁者”短刀上写着“无敌”,是为仁者无敌方能无敌于天下。
  当时我就感觉和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受骗上当了。。

来自: 豆瓣

金先生$ 发表于 2012-8-21 15:36:47

  微小说的结尾——仁者无敌
  滑稽的人物——太岳四侠
  颇有耍宝,逗逗读者的感觉。
  之前玩金庸群侠传,拿两把刀换了本《鸳鸯刀》,书中的人物都没有出现,我一直并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10年之后,我终于看了这本小说。
  不如不看

来自: 豆瓣

呦$ 发表于 2012-8-21 15:36:47

         写惯了侠之大者,最高也就郭靖、乔峰、令狐冲那样了。写多了精深武功,最厉害也就九阳(九阴)真经了(攻击范围+攻击力最高)。吃惯了鲍鱼海参,偶尔也来个长安料理三件套解馋。其实江湖没有那么高深,多的是险恶。道上混的大部分人都像“太岳四侠”一般,没有真大侠,只有牛皮王。所以最厉害并非侠客,亦非武功,而是人的一张嘴。不由得让我想起《叶问2》的一幕,“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各位师傅挑战叶问,大家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于是人人都牛B了,到底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最清楚。
      唉,江湖传闻害死人。

来自: 豆瓣

小黑豆$ 发表于 2012-8-21 15:36:47

     《鸳鸯刀》所写再没有什么人性的斗争和诸多感情的纠葛,只是诸多喜剧人物的小打小闹。故事还是老套的夺宝模式。“得鸳鸯刀者天下无敌”。然而这里已经没有笑傲江湖中的那些变态人性了,也没有对人性善恶等方面的大篇描写,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通篇不到一个小时便可读完,整个过程没有提心吊胆,没有百感交集,只是轻轻松松,好像喝了一口飘着淡淡的残留茶香的白开水,两个字:索味。故事最终揭晓天下无敌的秘密,曰:仁者无敌。此处看去似有深意,欲引人启发,可人人看到此处怕都只是恬淡一笑,且略带失望。人们看惯了金庸的“大河小说”,似每到故事煞尾处,作者总会设置一个绝响以产生余音袅袅之感,让人回味不断。看《鸳鸯刀》时,我的心情亦是如此,全篇淡淡无味,胃口便始终吊着,盼着金大侠的文字能在结尾时再次震撼我的心灵,然而….然而,结果便是那般了,提着的胃口再慢慢放下,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大概算是金大侠诸多小说中的一篇小品文了。然而就是这样一篇小品文看过后也让人备感舒服,正如人吃惯了大鱼大肉,忽而来上一杯清水却备觉香甜一样。我且从血雨腥风中暂躲一躲,品品这杯遣怀的清水先。
  

来自: 豆瓣

大西瓜 发表于 2013-7-20 16:40:13

      相比长篇,门派和爱情都不够丰富。以至把几乎所有读金庸系列都写成了爱情感悟的我都无悟可感。“所有的小说故事都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完毕,所有的故事梗概在没展开之前都恶俗无比,但是所有迷人的事物都隐藏在细节中。”用这句最近读到的话来形容小说恰恰好,爱情更是。
  
      本书金大侠似乎要走诙谐风格。比如书中自有黄金,比如林玉龙、任飞燕说萧中慧父母“夫妻若是不打架,那还叫什麽夫妻?”后证明萧义夫妇果真不是真的,夸张的让人好笑。热吵好过冷战,但夫妻刀法终归要同心才能断金,而刀法的精要在于互相忍让配合,金大侠寥寥几笔却总是涵义深重。
  
      鸳鸯刀中藏着秘密,让人很难不想到倚天屠龙,结尾的意外有点儿黑色幽默,并非武功秘籍,却是为帝为人的真谛,对于皇帝还是夺刀的豪客都是讽刺。也许从此时,金大侠就开始不经意的在说: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结局,不是自己的夺来也无意义。
     
      人物性格单薄,但还是有可读性。

杨羔 发表于 2013-7-20 16:50:51

  虽然是个中篇,但还是有很多金庸元素,比如夺宝、复仇、寻母、插科打诨的几个活宝兄弟、情侣变兄妹再变情侣、太监、夫妻刀法等等,这些元素单个都看不出金庸味,但糅合在一起就是一盘很强的金庸小菜了。这些内容都似曾相识,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轻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鸳鸯刀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