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人 - 书评
这本散文集是以写人为主的。书中所写的人物――赵一凡、周英以及“今天派诗歌”群体中的芒克等人,是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涌现出的一批“新人”。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6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徐晓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而我在2011年也通过高考来到了这个地方,据说是全国中文系最好的地方。但是那个时代永远的过去了。那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我依稀从曾经教过徐晓教过刘晓波教过莫言的老师那里,听到那个时候的耳语。那时候的北京,人们爱文学,不,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以英雄主义出现在世人眼中。有人说文学死了。从现在大家对中文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徐晓是幸运的。但又何尝不幸。想到了很多,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半生为人》真是一本苦难的书,但作者却把它用较为轻松的方式写了出来,就像她说的,删去了血腥和暴力,留下了那些不可磨灭的人,留下了那些支持着她走过来,活下来的信念和乐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写她的丈夫和在监狱生活的部分。
她的丈夫周郿英,一个老实正直的人,喜欢帮助别人,经常是竭尽全力不厌其烦并且不计回报;在生活上是挑剔的,不是那种非山珍海味不吃的挑剔,而是不吃则已,一吃就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喜欢喝生啤;到最后的日子明明最怕麻烦别人却丧失自理能力不得不要人天天照顾,受尽病痛折磨。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肠子粘在了肚皮上,肚皮破开,喂进去的东西马上就从肚子上的小孔流出来,还有毛衣针一样粗的针插进他身体里,他还强忍着说“来吧”。
作者说她经历了这么多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哭了,可那次还是哭了出来。她说她宁愿他早一些解脱,没有一分是想让自己轻松一些只是为了他能够不再受此苦痛,她说自己从来不信佛,却在他手术之前去了寺庙,在每一座佛前许下自己的期许。最后周郿英还是先离她而去,她和儿子吃饭的时候总是觉得他就坐在桌前,静静的看着她。
这些叙述太真实,感情太深厚,以至于我读的时候,难过中也带着深深的压抑,一路都是皱着眉读下来的,仿佛经历这一切的是我,仿佛我也眼睁睁的看着他和她在苦难中挣扎却无济于事,我多想伸手去帮一帮他们呀。
其实想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同情。
我不知道作者在回忆监狱这一段有多痛苦,多委屈,多后怕,但我只看到了它传递给我的乐观的,天真的,有趣的,温情的感觉。进监狱,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想有这种经历,并且还是莫名其妙的无辜的就被抓进去待了两年。
监狱里的血腥残暴冷酷阴暗不难想象,出狱之后受到的排挤蔑视,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也可想而知,但她把这些过程删去了,这是对历史的一种仁慈,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仁慈。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好的,充满希望的。
这并不是对于事实的不尊重,不是虚伪,不是一味维护什么,这是作为写作者的一种善良,一种责任。
她不想把人拽入她曾经历过的黑暗恐怖的深渊,贩卖她在其中的苦难,就算她这样做了,又能怎么样?同情不是她想要的,她已经过来了,并且现在生活得很好,需要吗?值得提及的应该是她面对这些的态度才对,于黑暗之中坚韧不败的信念,支持她没有绝望,没有自杀,没有出卖别人的坚守。
她写了那个在众多冷酷监管中对她好给她卫生纸的有那么一丝丝温情的女监管,写了那么手臂很长可以随意翻到前面后面的室友,写了自己怎样在危险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同伴,这一切都是给人以希望的。在多的苦难,再暗的人生也终究有乐趣,有亮光,我们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放弃。
半生为人,这是一句慨叹。至于回忆起这半生时心底涌起的到底是些什么样的情感恐怕只有作者知道了。
而我每当觉得自己辛苦委屈不应当受某些苦难时,想起这本书,便觉没什么了。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也是我能够回报它的最好的了吧。
一开始看这本书时,觉得真的太煽情了。后来重新翻读,发现这就是她半生走过来后深刻的人生体会。感情就是人生中很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有好多感悟看了觉得真是言简意赅,虽然我知道看了这本书以后果断时间我又会忘了那些话,会继续世俗。
结婚前她就知道丈夫得那么严重的病但一直不离不弃。我想如果是我一定会抛弃选择出走,害怕承担责任的我又会失去多少值得回忆的事物。摆脱应该承担的责任去追求浮夸的社会换一种忙忙碌碌,人和人不交心,这样的不承担责任值得吗。如果爱,请深爱。不过也不能责怪那些选择逃避的人,重压之下有多少人能承担呢。生命短促,为另一个人付出自己的全部自己能承受住吗。佩服作者对丈夫深深的爱和执着,几年如一日在病房前奔波。低声下气求人帮忙,不断承受丈夫病情恶化的状况。当面对如此无力状况时执着坚持。
原来一直认为假如我得重病,我一定会选择轻生,这也是对家人负责的态度,看了《爱一个人能有多久》,才发现原来我的思想是那么天真和无知。这样家人真的就会解脱吗?那饱含深情的笔触是我永远写不出来的。我的人生经历也相对来说更加惨淡。
书中还描写了很多人和她深厚的友谊,对她的影响。比如赵一凡、史铁生等。如果可以遇到这样的人生向导,真美好。那时那些人的关系是如此美好。尤其为《今天》杂志创办的那一段历程。普通朋友容易找,但是精神向导却是如此难以寻觅。
监狱是恐怖的,但是还是会有些许温情。虽然看着一切描写没有经历过都只是故事。但至少了解了另一个社会层面。“但是当你处在一个被无聊淹没了的环境中,无聊就不只是有趣而且是有益的了。”
过一段时间,人生经历增长了,再读一定会有更多体会和共鸣。文笔真的不错。深情而不煽情。 与我同生同气的小友Shan Ting 看了徐晓的《半生为人》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看徐晓《半生为人》只看了几页,人就好像霜打得茄子。我记得上次看这么情感悲痛的书是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类书的作者固然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向读者动之以情,但读者也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看来这本书只能到此为止了,不是作者写的不好,而是没有人愿意背负这种精神负担。”
小友今年芳龄22,跟我有着17年的时间差,她出生于我上大学那一年,因此对同一本书的感悟,有着截然的不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通读全书后,我没有感受到任何精神负担,反而有了一定的充实感和收获感。徐晓讲述的人与事,发生在文革期间和文革结束以后,虽然我生于文革末期,对于文革的直接记忆只是墙上贴的毛主席画像和家中积攒的上百枚毛主席像章,但是那么浩大的一场政治运动,很难波及到三五岁的孩童,只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碎了一枚毛主席像章,爸妈非常紧张,小声商量着,把像章拿到和屋子分开的小厨房去,用榔头砸成碎末,并且叮嘱我不要往外说。这个情景如此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实在是因为当时爸妈紧张的程度太給力了,让我想不记住都难。
我与作者共同经历了文革后的八十和九十年代,但是在北京这些文化青年如火如荼地复兴文化时,我还在从小学向中学过渡,北岛,舒婷这些闻名遐迩的诗人名字,对我来说非常遥远,我在中学时的固定文学刊物是《小说月报》,接触了当时知名的一些小说家,但对于诗歌,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基本上处在理解不了,不感兴趣的状态。当年我对自己读不懂诗表示失望,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必须是有过一定积淀以后才会懂,并不是资质颖悟就可以理解那些超越自己年龄和阅历的事情。
因此,这本书可以帮助我补上因年龄差导致的一些认知上的匮乏,让我有了一种“补课”的收获。
另一个收获是徐晓的文字恰好是我喜欢的,丰富而深刻,洗练而睿智,其中最吸引我的,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敢于怀疑的理性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 我们正处在一个乱象丛生的年代,整个民族失去了信仰(或许从未有过),人心浮躁,物欲横流,而且这种情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不太可能拥有一个良性发展的大环境,但就个人而言,能在个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提升一下精神层次,尽可能地摆脱庸俗的趣味,在传统文化中寻觅一些精髓,从同代的智者身上获得一些感染, 应该是我后半生的走向吧。
徐晓和她在书中提到一些文化先锋,成长于一个风云迭起的时代,她的一些同龄人,抱怨一生被文革毁掉了,可是有些人,即使在那样一个颠倒黑白、人人自危的年代,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恪守作人的底线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他们创办了《今天》这本如同号角和灯塔般的文学刊物,对于文革后迷茫的青年来说,起着着非同寻常的号召和引航作用。除了赵一凡、史铁生这些身残志坚的理想主义斗士以外,更打动我的是大家为了共同信念走到一起的那种向心力和凝聚力。那些不图名利、为《今天》而呐喊的文学青年,“他们是一些真正的精神贵族,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理想主义不是创作神话,而是身体力行地试图将神话变为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展示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姿态、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文精神,所以可以穿过昨天而历久弥坚。”
徐晓的文字中,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坚贞不屈的友情,有激越蓬勃的热情,有饱含哀伤的亲情,在对一桩桩事儿、一个个人的回忆中,贯穿着不加雕琢的、力透纸背的评价和反思。与当下很多沽名钓誉、粉饰太平的学者和教授相比,我认为徐晓的人生态度更踏实、更令人敬重,越是那些敢于揭历史的旧疮疤,揭自己的旧疮疤的人,越是真实可信的人。
在《半生为人》的第一篇《永远的五月》中,徐晓这样评价她的丈夫周郿英,让我感触很深。
如今,当我把有关他的故事放在同一张稿纸上来写,把他的身体、他的经历、他的性格放在同一个屏幕上来看,当生命无可挽回地逝去,一切已经成为历史,坐下来从头到尾细细地读完他人生的全文,我发现其实这些不难理解。试想,如果他为名为利为金钱所累,他还是爱他的朋友们心目中的老周吗?如果他不把自己看重的东西强调到极致,生活在分裂的时代怎么可能保全自己不成为一个分裂的人?一个男人,体弱多病饱受折磨,没有强健的体魄、耀眼的成就,凭什么葆有尊严赢得敬重?当年我又为什么崇拜他爱他嫁给他呢?如果说他的淡泊、退避、极端是他赖以生存的策略——每个人不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策略吗——他是成功的。他站在社会的边缘,与现实的喧嚣、浮躁、萎顿形成反差,这本身已构成了意义,并给社会提供了意义。当然他不是尽善尽美的,他选择传统中的光明,也被传统的阴影所笼罩;他蔑视世俗,却不能改变生活于分毫。如果有人因为把他看得尽善尽美而对他失望,不是他的错误。那么作为承受这一切的我,该抱怨什么,又能向谁抱怨呢?是的,生活在不断变化,不惜一切代价忠于一种观念已经使人疲惫不堪,我们不该固守陈规,也没必要总对往事耿耿于怀。但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男人和女人、老年人和中年人不都或多或少或心理或生理或内在或外表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吗?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把自己所尊崇的生活准则贯彻到生命的始终呢?
作者的哲学性思考渗透在很多追忆中,例如在《爱一个人能有多久》中,作者说到:
人的心啊,简直像是一个牢笼。每一种思绪,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一种社会的理念,都像是一头怪兽,互相纠缠,互相冲撞,互相折磨。你东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见出路。你的心是牢笼,心里的东西是困兽,没人能够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结果。
在对丈夫周郿英的缅怀中,徐晓写道:
我们的留恋是千丝万缕的,我们的胶着是无所不在的,我们的瓜葛是没有穷尽的……我的坚强在你的忍耐里,你的尊严在我的执着里,你的生命在我余生的记忆里,我的余生在你死亡的阴影里……
这一段让我格外动容,试问人世间,有多少对夫妻能在天人永隔时有这样荡气回肠的情怀?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从中看到了五零后的沧桑史、苦难史和拼搏史,看到了理想主义的火炬曾照耀在荆棘丛生的人生旅途中,看到了人性在黑暗的岁月绽放的光芒。徐晓,无论从她的个人经历和群体的经历,都可以将她的笔化成利剑,刺穿那颠覆人伦、泯灭人性的年代,但是她在审慎的思考后,选择撷取更美好、更光明的片段,这是一种蜕变、也是一种升华,也唯有如此,人才可以从时代的悲剧中超越出来,避免成为历史的终身牺牲品。
不懂蜘蛛与灶台的诗歌,后来读巨流河,又胡然间毛瑟顿开,读书可以让自己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喜欢读书,半生为人不错,但是我记得好像没有读完,至今在IPAD里还没有删除掉,有时间读完吧,这个习惯不好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