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虫 发表于 2012-8-9 18:10:21

雪山飞狐 - 书评

  本书与金庸另一部小说《飞狐外传》情节相关联,但又各自独立。故事发生在清代乾隆时期的关外。饮马川陶百岁、陶子安父子从雪山中挖出一件宝物,封于铁盒之中。北京平通镖局总镖头熊元献带一伙人来抢夺,却被天龙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5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小豆子$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看完了《雪山飞狐外传》,我总感觉胡斐太凄凉了,喜欢袁紫衣,人家是尼姑,爱不能;等到发觉不能没有了胡灵素,人家却死了。文学上的大家总是喜欢采用悲剧式的结尾,似乎这种结局才能凸显大家功力。不过这次的雪山飞狐的结尾,还好啦,像我这样乐观开朗的人就愿意相信胡斐最终是和苗若兰在一起的。这样,心就安啦。

来自: 豆瓣

抹茶熊$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近来再看<飞>和<雪>两部书。以前觉得苗若兰漂亮,现在看来仿佛假人似的,一味得冰雪聪颖,不可方物,震惊全场,却没什么趣味。不过倒是比那袁紫衣要动人得多,袁紫衣在<飞狐外传>中着墨太多,也是美人一个,一上场就把没怎么见过女人的胡斐迷得晕头转向,和<雪山飞狐>中的迷法近似,特殊得不能再特殊的场景,没有谁敢心猿意马,敢坐怀不乱,美女与英雄注定要在一起的。依我看,若兰还是要胜过袁姑娘许多,至少温柔体贴通人情,不似圆尼姑,最后竟然以出家人身份出现,突兀,莫说胡斐不接受,就算读者也很难转换思维。前两位美女,深受大众喜爱,我觉得最可爱的,还是那位"灵枢"的"灵","素问"的"素",程灵素。有人说大部分女人喜欢程灵素,是因为程灵素不够漂亮。但纵观全小说,不得不承认,外貌着墨不多的小程,比苗袁二人更真实,更惹人垂爱,也许这样的女子,注定了要充当红颜知己的角色,男人们爱上的都是一见倾心的美娇娘,哪管你是不是聪慧坚韧解人心,所以程灵素终这一生都盼着一声"二妹",殊不知胡大哥啊,她要的怎么只是兄妹。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说的是你,程灵素。

来自: 豆瓣

半辈子$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感冒了,喉咙里像塞了块破抹布,脑袋里都是浆糊,一起身就一个咣当。白天睡太多,结果早上四点多就醒了,既然睡眠满格,就看本书,雪山飞狐。
  
  倒是不费力,刷刷就看完了。我还记得当年看武侠的小孩们,咋样比攀着夸老金的书,好看又耐看是显然的。老金的书,优点提得太多了,这两年却看不太下去,主要是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没法儿再坦然接受江湖豪客们个顶个的没脑子,但凡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事,绝不说清,一定要结结实实地误会了,酿成大错了,才悔恨不已。以前他们悔恨跟着心里难受,现在不行了,有点哭笑不得。
  
  国产剧里有一个俗套,就是关系本来就扯不清的某男和某女,总会在某个最最暧昧的档口,被另一个人结结实实地看到了,然后结结实实地误会了。老金的书,像这本雪山飞狐,也是来来回回使这一套,只是更直截,就连”你听我解释“和”我不听我不听“那些也不爱整。江湖豪客们之间的那点儿误会,本来三两句话就解开了,但大侠们从来懒得言语。胡家和苗范田三家本就没什么仇恨,苗范田三位爷因误会杀苗,后来意识到是个误会,咋办?才一搞清楚赖自己闹了个误会,立马就起来刷刷抹了脖子。
  
  结果呢,误会非但没能解开,反倒子子孙孙无穷尽,没完没了的误会下去。
  
  开放式结尾的一刀,落没落下去,我根本就不在乎。我困惑的是,苗人凤和胡斐你俩生死相搏的打个屁,苗、胡或者苗家姑娘说两句,误会不就解了么。老金生生要把这些武功修为都到那么高层次的大侠们,智商拉低到这个程度,但凡有个能误会的由头,绝不放过了,一定要人酿成大错,悔恨个终身才甘心。
  
  就这么些没脑子的货,就那么稀里糊涂杀来杀去,又好气,又好笑。

来自: 豆瓣

夏米的$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电视剧版《雪山飞狐》是个伴随我童年的记忆,印象中那是个白茫茫的世界,没过膝的深雪,父子俩由同一个演员扮演,我看的半懂不懂,分不清好坏人,只记得田归农,苗人凤,胡一刀,胡斐等几个角色,但是那个白茫茫的世界所营造的氛围,和“雪中情”的这首歌,永远存在我的记忆力,心中,伴随我成长,成为我的一部分,我始终认为,童年的东西,会影响人的审美、喜好等等好多好多,也许这也是我喜欢好妹妹乐队浪客jeff的原因,因为他没有追赶所谓的前卫潮流,而且勇敢滴唱起了我们小时候熟悉的歌曲,看见他,就仿佛看到了我小时候和妹妹一起扮演武则天,杨贵妃,包青天的日子。
  金庸的《雪山飞狐》原著比我想象的还要短,而且结尾戛然而止,看得人好生难过,好在我有了电视剧版的团圆结尾做心里铺垫,所以我就执念的认为最后一定是个团圆的结局,金庸说是留给观众遐思的空间,我倒觉得他是不负责任的虎头蛇尾。
  胡斐在书中可谓新生代的男主角,但他父亲胡一刀却是我心中的大英雄,看到胡一刀妻子坚毅冷静的殉情一段,眼泪毫无预警的就留下来,感动在我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发生了。还有一段摄人心魄的描写,就是胡一刀在与苗人凤决战前夜,跑死了五匹马,杀了苗人凤的仇敌,这胆识、气概、身手、谋略,当真是大英雄真汉子,试问哪个女人不爱戴?金庸擅写大豪杰真汉子,在胡一刀身上,依稀可见乔峰的神韵。
  我不知道,如果我儿时没有看过电视剧,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会怎样,看过了之后,我觉得书固然很好,但电视剧堪称经典,毕竟,谁也无法取代它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的位置。

来自: 豆瓣

撒哈拉$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小说的剧情以多人叙述的方式铺展,就是所谓的“罗生门”式(作者就此相当不满,说此种叙述方式甚至可追溯到《一千零一夜》),悬念环生,200多页尽划人性的善与恶,但结局是败笔,胡斐最后为选择信义而不杀苗人凤而跌落悬崖还是为选择现实(与其厮守终身的苗若兰的等待)杀苗人凤而自身获救而纠结,但造成这种纠结很大程度是因为误会,要是消除了误会,苗人凤就不会开打了,这就变成蛋疼了,本来可以尽快解释以其消除误会,却循着大侠范儿一句话也不说……就像《天龙八部》的巨bug——萧峰打死阿朱一幕,阿朱小女子自作聪明再加上帮主突然性智障才做成这一幕,但胡斐怎么说也是一个有历练的高手啊……
  

来自: 豆瓣

三鲜伊$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显然读雪山飞狐的人都会想到罗生门吧?几个人讲了几个版本的故事,从而拼凑出一段具体的过去。
  雪山飞狐很短,看起来也很快。只不过最后胡斐和苗人凤的决斗有点硬凑,金庸的人物一直有个毛病,无论是不是误会劈头盖脸先打个你死我活再说,打完了一解释大家携手而坐了。这个设定估计是被广大读者接受了,可惜我就是看不好这一点,何必非得打这么一下呢?武侠也不一定非得隔三差五就打吧?
  看雪山飞狐时觉得苗若兰和胡斐两情相悦没啥,可最近在看飞狐外传,请问袁紫衣咋办?后来好像还有个程灵素吧?纵使她俩都没能跟胡斐一起,可胡斐看到苗若兰就真的脑海中丝毫无任何联想?金大侠写雪山飞狐时显然不会想到日后会写飞狐外传,可是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怪。
  雪山飞狐的结尾十个悬疑,可在我看来完全没什么可悬疑的,那一刀,如何劈得下去?

来自: 豆瓣

straye$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这次的故事不是写得精彩,而是讲得精彩。大半情节是在雪山峰顶从不同人口里回忆出来,有时就像《罗生门》。或许金庸写书之时,曾受其影响也未可知。
  不得不说,开头很棒,从三路人马一连串的追斗到宝树横插一杠,都相当精彩。而雪山飞狐还未出场就已震慑群雄,也是作者的高明。然结局有些草率。不仅在宝藏一面,粗描淡写。而且我个人认为,金庸自我感觉良好的那个“悬念”,并不高明。小说不是哲学思考,应该有美的意境、韵味在里边。诚然,作为半吊子读者、智识浅狭,自然也不能提出一个更好的结局。
  侠义之事较多,人性劣迹少彰。
  胡斐与苗若兰的爱情部分如果加重戏码就好了。
  
  
  朋友说《飞狐外传》更精彩,下一部准备读。

来自: 豆瓣

真好吃$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雪山飞狐和萧峰有关系;又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萧峰不大感兴趣,觉得这人有点痴有点迂。于是,也一直对本书不大感兴趣……
      的确是挺特别的一篇,快赶上暴风雪山庄的侦探故事了。就是一帮人你一段我一段的回忆,拼成一个故事。一直觉得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跟着主人公到处去历险,经历江湖上的各种奇闻异事,本篇完全弃掉这一点不用,故事仍然精彩好看,佩服。

来自: 豆瓣

莫莫莫$ 发表于 2012-8-12 21:22:16

  
  
  傍晚看了,就只有几句来表达我的敬意....
  
  
  
  雪下寒峰飞狐过,风抚兰花别样红。
  
  江湖一事谁理清,自待光阴揭谜底。
  
  可叹恩怨无处去,唯失情谊万里明。
  
  相逢一笑把酒饮,金银珠宝抛冰底。
  
  一见钟情晓彼意,却见胡刀踌躇行。
  
  -----莫言。

来自: 豆瓣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雪山飞狐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