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晶乖乖 发表于 2013-5-24 23:47:57

刑场 - 书评

  1963年冬天,古老而封闭的斯卡代尔村就像一个游离于世界之外的独立存在。小女孩爱丽森的神秘失踪打破了这个世界的宁静,而同时被打破的还有人性的平和。当年轻的探长乔治内贝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失踪的爱丽森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14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吃吃喝 发表于 2013-8-11 23:58:33

  非常垃圾的一本书。
  全书296页。前200页都在铺垫,后6页写出真相。作者非常墨迹。翻译的也不好,因为关系复杂,所以交代不清楚,很多时候需要看很多遍才能明白他在说谁。举例:278页,倒数第四段。翻译陈静可不可以说的在复杂模糊点?????
  VAL是做新闻出身的,所以整本书都在卖弄他的那点新闻写作才能。
  推理???别想,根本没有任何推理成分在里面,你完全不需要动脑。唯一需要理解的就是搞清楚人物关系就好,人多关系复杂,近亲繁殖,有初读红楼梦懵的感觉。
  简单的事被她叙述的这么拖拉。很差。
  
  另:亚马逊购买的这么书质量很不好。印刷有模糊,也有排版不整齐,书页有洞和褶皱。。印刷和文学价值都不值得购买。看电子版得了。

andy 发表于 2013-9-1 22:24:06

  其实我是想看作者的另外一本《遥远的回声》但是没得借,所以就退而求其次了。一部悬疑得没有痕迹的刑侦小说,有很多场景值得细心看。例如判案那里,才发现受害者和警察看着板上钉钉的事情居然打起官司来可以弄出这么多曲折。对于英美这种陪审团制度的法庭,一个牛逼的律师真的可以扭转乾坤。所以看事情不要太主观,客观一点就可以发现很多第三者才能看到的东西。
  还有就是,看到中间我就已经受不了想去翻谜底,看了最后两页,觉得自己猜到一点了,开始觉得没有意思,最后居然发现真相比想象中还要崎岖。

浅丶夏 发表于 2013-9-1 23:21:11

  我是个从来不看推理小说的人。对推理和侦探之类的纸上文化始终停留在福尔摩斯和柯南之流的层面上。换种方式来说,在读《刑场》之前,我对推理的理解就是——杀人、然后寻找凶手。
  《刑场》却说,看见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推测证明出的也有可能是精心策划好的。人性永远有着看不见的面孔,死亡,也未必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得不说,薇儿是一个很善于讲故事的人。字里行间浓浓的记者范儿,让属于女性的细腻里添上了硬朗和理性的味道。再加上作者对场景和人物动作神态的详尽描写,让这本书变成了一本流动于眼前的纸上电影。
  她的故事不止拘泥于杀人、破案。更是添上了许多现世的色彩。
   故事以一个女孩的失踪作为开头,层层递进到发现她的继父曾对她实施性侵犯,然后再到推断出这个禽兽一样的男人杀了这个只有十岁的女孩子。
  虽然法庭上的证据总显得有些暧昧和欲说还休,但是在情感的倾向上,陪审团还是排除辩护律师强烈的干扰,判了这位在那个遗世独立的村庄中翻手为云的乡绅死刑。在他慢慢走向绞刑架,咽气于绞刑台上时,人们心里爆发出愉悦的欢呼声。
  奸杀十岁的小女孩,这是不可原谅的罪孽。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那位亲手将罪犯送上绞刑台的探长在看到本应死于三十年以前的人时,心脏病发住进了医院。命运的轮盘好像又开始吱吱呀呀的转动起来。他意识到自己亲手将一个可能无辜的生命断送在了绞刑架上,心脏难堪重负。
  真相,到底是什么?到底是谁杀了谁?
  他抱着满腔的疑惑强迫自己面对逃离了三十多年的问题。爱丽森,那个本该在十年前成为一具尸体的女孩好好地坐在他的面前,向他展示了那些难以入目的照片。他瞬间明白了。那个道貌岸然的乡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糟蹋了村庄里所有小孩子的生命。
  而爱丽森,为了全村的人,站了出来。以自己以后的生活为代价,换取了一场等价的死亡。而主导这一切的,是整个村庄的人。
  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了曾经听说到的新闻。一个公X员在强暴一个女职员时被踢伤了关键部位,结果被判刑的却是那个被伤害的女孩子。我不懂法律,也不知道什么防卫过当的界限摆在哪里。但是在看到男人的头衔的时候,我好像懂得了一些。
  想必书中斯卡代尔人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混蛋送上绞刑架。
  结局算是圆满。但是过程却不免让人唏嘘。比如明知霍金有罪,却巧舌如簧、甚至不惜无中生有中伤他人而为他辩护的皇家律师;比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证人;再比如只想利用别人的失踪或者死亡来为自己铺平升迁道路的记者。
  《刑场》为我们一点一点剥离人性外的糖衣,渐渐尝到里面酸涩的部分。也许真的应证了一句话:有些事情,不知道真相会更加幸福一些。
  

Vivien 发表于 2013-9-18 18:22:58

  的确前面铺陈了很多,开始慢慢磨,突然第一个线索出现,接着第二个……然后,就让我一口气读到底,欲罢不能了~~一个忧伤的村子,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村子里所有的孩子,不过马老太头脑还真是不错。最后的结局很感动,踌躇满志欲一举成名的记者最后也放下了,所有人都默契地选择遗忘,是罪恶太深?是惩罚太过,这个秘密,掩藏了35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刑场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