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看客 发表于 2013-5-24 22:53:45

黄金:48小时 - 书评

  四月,正当缅甸新年,西南山区上吉村一百多人全部死于SARS病毒,病毒在8小时内将蔓延到香港机场,24小时之内,将有两亿人受到威胁。同时,欧洲发现就在该处存有十万多吨黄金,数量超过了全球现有黄金的总量,一旦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6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沙冰无 发表于 2013-7-28 16:17:18

  看完了,仔细一想,感觉世界上很多事都有阴谋,大到国家之间,小到小餐馆的优惠券。
  人真的太聪明,他们更喜欢和别人比聪明,阴谋就是这么产生的,真的有必要吗?
  
   这本书,我不敢妄自评价,谁看了就明白,什么叫好书。

道经与 发表于 2013-7-29 16:51:00

   一本书的细节,决定作者的写作态度。这是一本经典,看着那些技术细节,我从起初的深表怀疑,接着到网上查,果然,里面每一个细节都有根有据。
     我很佩服,这需要多少精力和多大的写作热情,这是一本好书!

诺明12 发表于 2013-7-29 23:13:05

  对于这本书,我只想说两点:
  一,这是本好书,值得收藏,值得好好阅读。好久没有认真读一本书了,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能够沉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实在是难得。
  二、这是本好书,值得学习,值得慢慢品味。一本好书,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看完这本书,我想就可以了。

费诺亚 发表于 2013-7-30 00:07:31

      尼玛坑爹啊,惨无人道啊有木有,惊世骇俗啊有木有?为毛好的作品都是老外写的?
     一个美国人,用中文写了一本这么好的小说,这神马世道啊?坑爹啊有木有,作协的人咋不吭一声啊有木有?都哑巴了吗?
  写就写呗,还按照美国大片的套路来,尼玛这是要玩死劳资啊?羡慕嫉妒恨啊,有木有!!!玩世不恭啊有木有!!!

夏夏念 发表于 2013-9-6 10:35:27

  听说钟拓奇这个作者,是从《黄金:48小时》开始的。
  前段时间书荒,决定看下科幻,有人说可以看下钟拓奇的技术惊疑类小说。在网上搜索了下,才发现自己OUT了。
  之前对于技术惊疑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如果想知道这个东西的概念,我想《黄金:48小时》将是不容错过的选择。
  PS:开始被书的封面吸引,后来我不得不去承认,里面的内容更有吸引力。建议大家去看一下,能学到很多东西哦。
  
  

谁说女 发表于 2013-9-19 02:43:17

  之前看了《南极:金乌之战》,感想颇多,软硬科幻对比鲜明。
  只能说,这是一部无法超越的经典!!!
  在网上搜了一下。
  技术惊险小说 (Techno Thriller) 是一种混合型的小说风格。它涵括了间谍、动作、科幻、军事、悬疑、侦探和推理等小说归类。它的具体特征是每一个故事必定有着相当的知识性,并包括许多准确 的技术细节,特别是那些尚待开发的技术内容和细节,它们通过故事情节得到完美体现。

八神花 发表于 2013-9-19 05:59:52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不得不说现如今的中文科幻小说实在是太弱小了,完全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提并论。
  尽管这些年也涌现出了刘欣慈、韩松这样一些取得不俗成绩的科幻作家,但是事实上,不论是从作者群还是从读者群来考量,科幻在中国始终都还是小众读物。
  在新中国建国之前,中国几乎没有科幻。建国之后,世人对科幻的定位也大致和科普文丛差不多,认为科幻就是写个小孩子看的,让小孩子长知识、长见识的,应该是科学,而不能是幻想。所以科幻小说不合适写爱情、犯罪、社会反思,否则就是“低级趣味”。
  这直?导致了中国第一代的科幻作家大多数都是由科学工作者或者是教育工作者来兼任,比如老一辈的科幻读者所熟悉的郑文光和叶永烈等。以至于一直到21世纪,还有许多人认为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和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甚至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多次表示,科幻是个坏东西,因为科学是严谨的,幻想却没有科学的规范。科学和幻想是两种不相干的、敌对的东西。
  在这种背景下,1983年,科幻作品被当作是“精神污染物”遭到批判和打击。文学出版社和科普出版都视科幻为异己,将科幻小说驱逐押送出境,而科?类的刊物纷纷关门倒闭,中文科幻树也倒了,猢狲也散了。
  郑文光先生因为长篇作品《战神的后裔》也在打击之列,而突发脑溢血,彻底离开了科幻创作的舞台,叶永烈也宣布封笔,其余的科幻作家要么离开中国大陆,要么沉寂下来,不再创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上下都找不到一篇科幻作品。
  然而,真正热爱科幻的作家却从未放弃,钟拓奇就是其中之一。
  钟拓奇早年在中国大陆接受教育,然后到海外打拼多年,最后入籍外国,但是钟拓奇却一直坚持用中文来创作科幻作品。在西方国家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得钟拓奇拥有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思路,并且能够捕捉到当今科技与科幻发展的最前沿咨询和动态。
  《黄金:48小时》是钟拓奇先生的《墨龙》四部曲中的一部。《墨龙》四部曲讲述的故事都与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中国组织——墨龙有关,墨龙主张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其成员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肩负的使命,就是守护中华文明,地球和未来。
  本书的男主角李古力正是墨龙小队的队长,他出身于军人家庭,有着平民的理想,崇尚人类的博爱与平等,反对奢侈的生活方式,富有为民族而牺牲的精神。
  和传统单一的科幻故事不同,钟拓奇的《墨龙》系列更注重人为主体?社会性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细节的推敲都十分谨慎周密,堪称是技术惊疑小说的典范。比如,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一般用什么型号的枪?如何进行心肺急救?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有什么不同?美国中情局外派情报员的工资?这些大量而真实的技术细节,是让故事能够精彩起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黄金:48小时》里,缅甸新年时,仰光发生了强烈的爆炸,同时缅甸西南山区上吉村意外地有100多村民悉数死于萨斯病毒,并且病毒正通过香港机场和中缅边境开始向中国蔓延。同时,欧洲发现就在上吉村的地下有着十万多吨黄金的存储,这个数量超过了?界各国现有黄金的总量。谁拥有这些黄金,谁将可以主宰世界金融的局势,建立新秩序。
  李古力带着由生物专家高亚妮、前特种兵关凯、信息技术专家王贵华组成的四人精英小队,秘密前往缅甸调查。在途中,李古力等人遭遇了受到“欧洲之鹈”指使的缅甸毒贩、假冒中情局雇佣军和缅甸变节军官的伏击,历经艰难万险,才从假中情局雇佣军手中营救了来缅甸调查UFO和外星人的美国中情局科技部情报人员。
  而几乎同时,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雷蝶森酒店发生的一起空姐谋杀案又和缅甸形势息息相关。
  在中国经济和国民健?系于一线的48个小时的黄金时间内,病毒、黄金和UFO,层层逼近,步步紧扣,着实让读者忍不住要为李古力等人捏一把冷汗。一口气读下来,这种感觉,仿佛看一场惊险电影大片,紧张刺激、环环相扣,令人酣畅淋漓。
  这是值得所有科幻迷振奋的事情,刘欣慈、韩松、钟拓奇、北星……这些名字足以让人看到中文科幻的未来。
  比起刘欣慈那堪称华丽的文笔,钟拓奇的文字要逊色一些,但是却贵在朴实简单,虽然缺乏华丽的辞藻,但是也没有任何娇柔做作,一派浑然天成。
  有了钟拓奇的科幻文学舞台,必将更加绚烂多彩,科幻文学经历了启蒙?救赎和复兴,终将走向灿烂和辉煌。也许用不了多久,在中国的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中,就能出现越来越多的,能够与西方经典电影《2012》、《阿凡达》、《盗梦空间》等比肩并存的作品。那将是中文科幻之幸、作者之幸,更是亿万读者之幸!
  

十女九 发表于 2013-9-25 18:04:54

  以前读刘慈欣的《三体》,感觉很硬。现在读钟拓奇先生的黄金,感觉一种畅快。但是给黄金写评论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可以选择的角度太多。反复思量过后挑了这个角度,在我看来,写一部好的科幻小说,或者一部适合评论家们的科幻小说都不是难事,但是当作家的心思并不是用在这些上面,而是捎带着完成了这两件事的时候,就并不是那么容易了。很容易看出,钟拓奇先生在《黄金:48小时》中表现出来的野心很大,不仅是试图将自己的作品序列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某种程度上的超越,更重要的是试图给出一些达到“科幻”这个语词内涵之中的尝试。这些尝试的可贵之处勇气可嘉,以至于《黄金:48小时》作为一部小说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不足以稍稍削弱这种尝试中闪耀着的光芒。
  

神秘博 发表于 2013-10-12 04:22:48

  我是一个正宗的科幻迷,当然众所周知,中国从来就没有好的科幻作品。撇开那些实验作品,我一直坚信好的小说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但故事并不是全部。放眼中国科幻,能编出好故事的人不少,但跳出故事的却不多。
  但是钟拓奇的《黄金48小时》却是个例外,你可以站在各个角度去看这本书,它就像一个不规则形状晶体,可以从不同的立面看到不同的表征。直面现实,或者映射当下,或者对历史痛定思痛,或者对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把脉。究根结底,人文关怀是出发点,而科幻只是一个载体。
  感谢钟拓奇先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黄金:48小时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