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状态 - 书评
《恐惧状态》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我们生活在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不,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恐惧国。
恐惧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侏罗纪公园》作者迈克尔克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3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这本书很厚,比作者大部分的作品都要厚,但是内容却不够充实
感觉节奏有点乱,不像他以前那些作品一般紧凑
快看完了,希望结尾能给点惊喜 http://www.xiaoshuo.com/pages/ox/index/103/5192/0011035192.html 看了这本书后,对克莱顿的逝世感到由衷的可惜,小说界又失去了一位人文关怀的高科技作家.
网上也有人评论这本书里,克莱顿的状态有所下滑,也许吧,也许他讲故事的才能没有十年前,二十年前那么的汪洋恣肆,奇思妙想不绝,让人读着他的文字而完全被他的文字所牵引,阅读的快感是这本书所没有的.但是,这本书确实是克莱顿有着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但绝对不对称的信息时代里,人们应该怎样去接受怎样去相信你所接触到的知识与内容.
全球变暖,多么时代化的话题,一贯的延续了克莱顿关注于最前沿的风格,可惜,他的视角永远的那么独特,那么的与众不同,环保组织和环境运动人士不再是,至少不再全是大家眼里为了人类的未来所忧虑所采取应该采取的行动的正义人士,他们已经沦为了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日益变质的,反而成了危害公共的害群之马.当然,政客,媒体的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鼓吹,也是书里一再强调的所谓利益共同体.
当然,回到故事本身来讲,本书还是具有一定水准的悬疑小说,不过与故事中作者希望表达的东西来讲,就显得落了下层.也许这就是有些朋友觉得作者江郎才尽的原因吧.
想想,近年来中国可曾出了什么值得人深刻反思的高科技小说?为什么我们出不了这样的书,我们看到的都是众口一词的言论,而本应该有的独立思考,人文关怀,反思内省却未见踪影!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当然,也让人不得不对克莱顿由衷地敬意,他的这种独有的视角,开辟了我们所缺少的封闭的视野,让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社会! 實事求是地說,這本書在同類懸疑小說里,不算好看的。
情節既不曲折故事也不動人,唯一吸引俺讀下去的是它里面描述的觀點:
地球并沒有發生氣候的惡劣變化!
跟不要說變暖了!
即使局部地區變暖,也未見的就是壞事!
……
天哪,難道過去十多年來的宣傳真的就是一個陰謀?為了讓人們——全人類陷入恐懼之中?
我不知道,但我非常理解其中一句話的含義——“社會控制的最好辦法是恐嚇。”
對俺來說,閱讀這本書的最大收獲就是:
不要輕信政府、媒體、專家等和你說的那些似乎言之鑿鑿的事情——例如全球氣候變暖——要有證據,要獨立思考并努力求證(有必要的話),要能看到肯定的語氣背后的東西。哪怕是所有人都在這么說!
迈克尔克莱顿一向是我喜欢的科幻作家,此人可以视为将硬科幻与软科幻出色结合的代表。虽然他对于具体的科学细节掌握得非常之多,但是对于总体的科学,对于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他一向是表示怀疑的。他最著名的《侏罗纪公园》一方面是对于混沌理论的出色科普,一方面又根据混沌理论,对于人类试图依靠科学掌控自然的狂妄,进行了批判。
对于《侏罗纪公园》,大部分人只是电影观众,不是小说读者。但即使如此,这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也不仅仅是商业惊险片,同样也表达了相当的对于科学及其技术的质疑和批判——虽然比小说弱了很多。在他的早期电影《西部世界》中,未来的机械世界是一个令人恐怖的世界,人类成为机器人的追杀对象;前几年的《猎物》则对当时最为时尚的高尖技术纳米进行了批判,描述了一个纳米技术充分发达时所达到的一种恐惧状态。
然而,在这部《恐惧状态》中,他却对当下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表示了怪异的看法。一般而言,对于科学技术的批判,与对于环境问题的倡导,在立场上是一致的。但是这一次,克莱顿所质疑的却是当下环境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全球变暖。他告诉我们:全球变暖并不存在足够的证据,因为全球气温一直在浮动者,把时间尺度放大,我们现在的所谓升温其实微不足道,甚至,即使这微不足道的升温也是建构出来的。因为有些地方升温了,有些地方没有升温,而且还降温了。(340页)冰川融化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因为全世界有十六万条冰川,被仔细研究的只有几条,有五年以上数据的只有七十九条。(379页)物种灭绝也是这样,因为我们不知道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物种,而且每年还有一万五千个新物种被发现(378页)。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增加,都是没有足够证据的,甚至只有否定性的科学依据。(380-390)进而,他还试图说明,如果真的全球变暖,对于人类生活却可能有更多的好处。(381页)
在他的小说里,他认为当下已经被普遍接受的“全球变暖”是被绿色分子建构出来的,而建构这个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利益。
小说大概是这样的。
一位富翁,乔治莫顿,一直从事环境慈善事业,对绿色组织投了不少钱。这个人出场不久,就借助一场车祸隐遁了,直到故事结尾才出来。隐遁的目的是为了旁观,是为了揭露阴谋。于是故事的主角就成了他的律师埃文斯。埃文斯在莫顿假死后仍然为他工作,处理他的后事和生前签署的文件。莫顿的长期资助对象是国家环境资源基金会,基金会的负责人是尼克德雷克。在故事开始的时候,莫顿捐助了一千万美金,一百万用于支持瓦努图诉讼上——一个岛国因为海平面上升国土危机而起诉西方大型工业企业;九百万给基金会以后的公益官司。在莫顿隐遁之前,他与德雷克发生了小小的不快,并把小说的重要角色科贝尔介绍给埃尼斯。科贝尔在这部小说中,是科学的阐释者。此人学识渊博,能文能武,兼有卡尔萨根和詹姆斯邦德的双重功能。
在小说中,德雷克为了不断换取经济资助,需要把全球变暖这个概念炒热,引起全球的关注,为此,他组织了一个会议“气候突变研讨会”。全书的惊险场面都围绕着这个研讨会展开。为了给这个研讨会造势,德雷克试图动用高技术手段炸裂南极冰盖,甚至要制造一起海啸,而为了让这起海啸有更大的效果,他们还施展手段,让大量的美国家庭和中小学生在会议那天到河边的公园度周末,使他们在海啸中遭受直接的损失。德雷克为了实现这个阴谋,使用了用毒的海水生物,以及人工控制的雷电谋杀知情者。毫无疑问,科贝尔发现了这个阴谋,他带着埃尼斯等人,南极南太平洋地全世界跑,历尽艰辛,最终粉碎了德雷克的阴谋。
(待续)
在这部书中,作者延续了善于编织故事,以丰富想象力和开阔的科学知识见长的写作风格.关注是对象是21世纪引起全球关注的温室效应.通过曲折的故事设计,丰富的科技研究知识,作者试图说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自然自身变化之间的关系.对貌视的科学的研究其实常常被人为操纵,成为利益渠道的现实的揭示,展示出作者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后面各种关系的复杂的情绪和难以排斥的忧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