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问道 发表于 2013-5-24 22:22:44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 书评

  1914—1918年,大约800万法国人应征入伍,实际参加战斗的士兵超过 400万,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前线牺牲。本书描述的正是这些没有特权、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普通士兵的战地生活。他们除了面临死亡的威胁,还要忍受饥渴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7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JUNWK1 发表于 2013-7-23 18:47:13

  而且过多地引用了文学作品中关于一战的描述,即使那些作者本身都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将文学作品中的段落直接当做史料来使用,是需要斟酌的。
  在中文的排版编辑中部分引用材料使用了不同的字体,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材料既没有使用引号,也没有任何字体的区别表示,只是在某一段话的结尾加上了尾注的记号,非常混乱。
  当然如果是拿来当做一战老兵回忆录来阅读,作为对一战的侧面了解,还是很不错的,战争的残酷与无常感都有很好的表现,只是这个标题起得太大,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地叫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士兵的日常生活》为妙。

LVCRET 发表于 2013-8-1 12:56:58

  “距离前线越远,民族主义情绪越浓”,这是书中最让我觉得好笑,又觉得可悲的一句话。只有那些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士兵,才能理解战争究竟是什么东西。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经历者要么不愿谈战争,要么已经死了——却总是一次次愚蠢的以各种名义去拥护战争。
  
  其实我并不否认某些战争的意义。如果说我反对战争是因为我认为人的生命很重要,生活很重要,情感很重要,那么我就必须接受某些战争——当别人准备杀你,夺走你最珍贵的一切东西的时候你难道能以任何名义反对战争吗?
  
  但这仅仅是不得已。
  
  “工业战争为了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需要有人数众多的,能由它调集到一个地点并承受巨大牺牲的军队。这种军队的士兵所以能忍受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重担,既不是出于忠诚,也不是由于义务;只不过为了逃避那沉重的饥饿命运。他们对自己的长官既不爱戴,也不感恩。长官对自己的部下也毫无亲善可言。在他们眼中,这些部下不是人,仅仅是以尽可能少的花费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的生产工具。”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自比雷《论贫困》的一段话)
  
  也许比雷的观点并非全部正确,或者存在历史局限,但在民族主义普遍形成以前对工业战争的这段评论还是会对我们有所帮助。某些热血之人认为,我们生在这里,所以必须承担这个使命。但问题是,你是一个人对吗?可是在统帅部那里,你不过是一个数字。
  
  将一个人贬低为一个数字,这还不够荒谬吗?我们保卫国家,因为国家同时也保护我们。但是国家并不是神,它没有意识,不会说话,不会思考,而且如果人们什么也不做,那么国家也同样什么也不会做。国家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没有人,国家什么也不是。
  
  当人被残忍的无视的时候,国家的意义又何在呢?
  
  反抗侵略,是因为我们需要保护人;而反对侵略,也是同样的理由。

乔治 发表于 2013-8-26 22:15:31

  过多引用他人的叙述,显得比较杂乱,并不连贯。
  书成于1964-1966年,距离一战太久远了,所以回忆不准确。
  
  翻译者水平如何我不好说,毕竟我法语不好,但是,伊普雷这么著名的地名居然有两种译名并存,著名的潘兴将军被翻做佩尔希格将军,如果看不懂括号里的英文拼写,岂不是一头雾水?
  
  

黄敏兰 发表于 2013-9-2 18:31:50

  法国学者雅克·梅耶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仅书名就足以昭示这是一部立意新颖的史学著作。通常我们阅读的军事史、战争史都是讲述战役的成败、战事的进展,还有军事技术之类的问题,鲜有对士
  兵日常生活的关注。而且在此类著作中,政治家、军事家是主角,广大士兵只是作为参战或伤亡的统计数字记载在史册上,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是如何作战、如何生活的?他们的人生价值如何体现?在死神面前他们如何保持人的尊严?等等,这些重要内容却被历史粗心地遗漏。另一方面,尽管目前生活史的研究和著述方兴未艾,但多是关于和平时期平民的日常生活,战争中军人的日常生活史极其罕见。所以,无论是在军事史和生活史方面,此书都堪称一部掘井之作。
  本书的“前言”开首即提出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话题:“士兵们真的曾经有过日常生活吗?”书中说,在一战中,“死亡的危险随时降临,死亡的可能性不胜枚举,以至于讨论‘士兵们的日常死亡’倒是很正常的事。”不过,该书又说,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战士们并不是时刻处于战争状态,他们也需要在后备阵地休整或在乡村待命,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危险是士兵们的家常便饭。在我看来,重要的是,士兵们并不只是作战的工具,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作为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要并不因战争而消除。他们依旧要吃喝拉撒睡,仍有喜怒哀乐。只不过战争极大地改变了士兵的生活状况,使之与普通意义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
  该书主要介绍的是打仗的战士们,因为当时还有一些在后方和营区享受“美差”的军士。他们从不或很少遇到危险,他们的日常生活舒适得让作战的士兵鄙视和愤恨。在打仗的士兵中,作者又将重点放在步兵的身上,因为步兵不仅占了军队的绝大部分,而且死亡率最高,作战和生活条件最为艰苦。
  作战士兵的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何不同?书中的描述让人震惊、悲痛、感动、激愤。如果说那也能叫做“生活”的话,充其量是一种非人的生活。正如兵士们自己说的“真不是人过的日子!真的,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作者说:“确实如此,战士们每天过的日子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书中多次出现“地狱”这个字眼,把士兵生存的环境比作地狱,将士兵从战场向后方转移说成是从一个地狱走向另一个地狱。在我看来,简直比地狱还可怕。
  说士兵生活在地狱中,因为死神随时会降临,炸弹不时把人炸得血肉横飞;士兵的周围遍布死尸,触目皆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尸体——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没有了头颅——死尸散发的恶臭弥漫于空气中,令人窒息、令人作呕。士兵们不得不时常喝浸泡着死尸的池水,头枕着死尸睡觉(因天黑和太困而未能辨认出是死尸);从死人身上搜寻可用、可食的物品;行军中在泥浆里踩出一具具死尸更是司空见惯,有时被死尸绊倒,与之躺在了一起。更可怕的是,成群的蛆虫在战壕上方噬食着尸体,发出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突然间就如雨点般洒落在蜷缩于战壕中的士兵身上……这一切给人的精神折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幸存者时刻想着,什么时候死神会来召唤自己,自己死后会是什么样。也有人神经已经麻木,企盼能尽早离开这个悲惨世界。据书中说,在1914年—1918年这4年中,大约800万法国人应征入伍,实际参战的士兵超过400万,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前线牺牲。
  地狱只是士兵生活的大环境,士兵们具体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呢?除了打仗和到后方休整外,士兵平时多栖息在战壕里,因此需要挖掘战壕。挖战壕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有时因缺少工具,士兵不得不用手去挖,把手挖得血肉模糊。有一首诗写道:“一定要走进这初冬的战壕,才知道从前的日子多么好。战壕里的生活处处糟糕,整天陷在烂泥里,脚上好像黏糨糊,无处可逃,只有泥浆里的窝棚,那里连狗都嫌弃。”可见居住条件之恶劣。有些地区土质差,气候严酷,战壕不断坍塌。因而这些战线上冬季寒冷难耐,夏天酷热难当。
  战士们并不总是呆在战壕里,而是不断上前线,或离开前线去休整。大部分行军是在晚上。这段描述也许是对行军的典型概括:“75毫米炮到处爆炸,我们就像一队幽灵走在突如其来的火光中,地面到处是炸后的大坑,乱石堆、大片的泥沼和垃圾,树枝纠缠,死马尸体横陈……行军的路上背包沉的让人无法忍受。”“换防的人和撤退的伤兵挤来挤去,伤兵包扎伤口的绷带落在地上,被脚拖来拖去。”
  士兵的形象是这样的:“他们看起来就像一群真正的拾破烂的人。这群身上满是泥浆的‘拾荒者’,头发蓬乱,饥肠辘辘,焦躁不安,脸上带着防毒面具,头上顶着风雪帽,身穿军大衣和沾满油污的雨衣,披着羊皮依然瑟缩不已。背包、帐篷布、方铲、镐头、厨具、弹壳、武器、军用水壶、挎包和所有的 ‘兵士装备’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这群乞丐、脚夫、衣衫褴褛的人,他们也只是在心里跟自己说说这些苦难。”
  士兵的食物有面包、尽是筋的牛肉、硬如石头的面饼,糖、咖啡、酒等。军中根本谈不上绿色蔬菜和维生素。由于运送食品的车时常在路上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面包掉到泥浆里,咖啡和汤被洒一地。“士兵们何时何地又是如何将这些被弄脏的、有时冻得结了冰、经常散发着臭气的食物吃下肚去?无论如何这是茫然无望的士兵们唯一能获得的食物。他们不会抱怨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悲惨的时期什么都是悲惨的。他们把自己的饭盒装满,安静地吃起这冰冷的饭盒来(就是牛肉和发酸的土豆煮成的烂乎乎的炖菜)。”
  除了饥饿和口渴,让战士们感到难受的还有睡眠。他们夜间必须轮班站岗,因而无法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在短暂的睡眠当中还时常被警报或爆炸声惊醒。只要夜间相对平静一些,哪怕是躺在又脏又臭的随便什么地方,即使有老鼠相伴,也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享受。战士们除了要与敌人作战外,还要与无数的害虫搏斗:老鼠、蛆虫、虱子、跳蚤、蚊子和苍蝇,多得让人难以招架。
  该书说,士兵的日常生活尽管十分悲惨,却“不乏缕缕光明”。收到亲人寄来的信件和包裹是最快乐的时刻。大家分享着来自家乡的各种美食:巧克力、果酱、奶酪、火腿、香肠等等;相互传递着家乡的消息。战士们苦中寻乐,在战争间歇中看书、打牌、喝咖啡、抓虱子、写家信、用炮弹壳制作手工艺品、撰写小报自娱自乐……圣诞节是大家翘首盼望的时候。节日里不仅有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战火也暂时平息。德国人在对面打唿哨,与法国士兵相呼应,并一起唱圣诞歌曲,共庆基督徒的节日。大家欢呼:“好啊,这个时候没有枪声!”这些久违的生活气息冲淡了非人生活中的悲惨。书中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数年如一日,忍受一种‘简直不是生活’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具备持久的适应力。”“我们的士兵已经习惯了忍受痛苦,只要得到一点满足他们就会觉得幸福。”
  战争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联系在一起,消除了以往的冲突和误解,增进了彼此的理解。这种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人物类型,即“战壕中的人”。他们在同甘苦,共患难中建立起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精神支柱,这使他们增强了忍受非人生活的耐力。
  看了此书,增加了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不由得更加痛恨那些制造战争的人。而此书的目的也是要通过鲜活的事例来展示战争的残酷性,呼唤永久的和平。不过,该书的书名与书内容不尽相符。书中所述绝大部分是法国士兵的日常生活,鲜有敌对国——德国士兵的情况,所以,书名似乎应该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士兵的日常生活》。
  
    黄敏兰/文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11月14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