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冬$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我对鲁迅的认识,大抵经过三个阶段。一开始当然是中学教科书里被偶像化了的革命斗士鲁迅。当时懵懂地背了很多教条式的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后来上了大学,年少轻狂,也当过一阵子叛逆的文学青年。当时对诸多束缚的主流话语相当反感,受几个愤世嫉俗的师兄影响也很深,也为了标新立异,很是喊过一阵子“不看鲁迅”的口号。
现在心智又比当时成熟了,又不在主流话语环境之下,再细细地用心重读鲁迅,发现他既非高大得须仰视才见,也根本谈不上可憎,所谓以前的种种情绪,不过是上了“说书人的当”,被别人的话语权柄所控制了而已。
无论从作品主题或艺术技巧来看,称鲁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是丝毫不为过的。在那样黑暗重重的年代,鲁迅是觉醒了的,痛苦的孤独者。他将中国人的奴性和麻木写得如此鞭辟入里,但也隐约透着悲哀绝望。虽然他穷其一生仍笔耕不辍地“战斗”着,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者精神。
另外,鲁迅也不应被简单而粗暴地解读或归类为某类英雄或主义,他实际上是一个内心生活极丰富也极深沉的人,他的作品既有大胆的写实,也有隐晦的象征;既有对旧学的唾弃、改革,又有传统中抒情、怀旧的一脉相承;包括他所流露的思想,也有传统与非传统的矛盾揉合;他也并非全然光明无畏,有时候你也能感受到他的抑郁阴暗的一面。他的思想资源是如此地丰富!而他伟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一种单一的思想资源所奴役、支配,所以我们看到的他的作品是可以多种层面来解读的,就像一颗晶莹的露珠,每一角度都能折射出色彩斑斓的世界来。
而鲁迅的小说让我感受最深的依然是他对所谓“国民性”的反省和刻画。阿Q在事隔多年后的阅读中仍然顽强而鲜活地代表着“国民的灵魂”:怯懦、贪心、无知、无骨气、骑墙、欺弱怕强,以及著名的精神胜利法。鲁迅写得太真实了,直让人触目惊心。虽然不是阿Q,却感觉如同阿Q一样,被拉到了闹市之中在一群庸众的围观之下被枪毙了。
中国人的奴性啊,根由在哪里?据许寿裳回忆说,鲁迅认为这是中国人“两次奴于异族”所致,这是最大最深的病根。真是这样吗?无从考证,但我却非常同意这种奴隶性缺少两种根本的道德因素:诚和爱。
想起了奥登的詩:
国家并不存在,
没有人能单独存在。
不论是国民还是警察,饥饿都不由得我们选择。
我们终归毁灭,除非彼此相爱。
-----《1939年9月1日》
来自: 豆瓣
Sarina$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读鲁迅先生的书时,心里会变得很平静.虽然那个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只要看到他的文字,就能感觉到那是的气息.《呐喊》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也许是因为描写生活,所以易懂。相比之下《野草》就不容易了,光是其中的《死火》就读了好几遍,但是所理解的仍然只能限于其形。去年,听说北京的教材内容要改革,将鲁迅先生的作品删去,心里觉得可惜,为现在的学生觉得可惜,他们将失去一条通往那个时代的路。
来自: 豆瓣
已注小$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与现在文坛的喧嚣相比较,过去的东西明显的黯淡与沉寂。我们不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满身是与现实不吻合的那个时代的烙印,太遥远了,稳中透露出来的“匹夫有责”应该说是我们不敢直视与面对的——“鲁迅,中学教材而已”
但是,人总会长大,总会认识到过去的动人,那不是怀念,而是发现经典的永不过时:我们依然在抗争,物质与心灵;我们依然在自欺与“他欺”,做着在生活中的阿Q;我们依然在品尝生活中时不时袭来的苦涩;我们依然要自强、自尊,敢于自嘲……
此乃我心中鲁迅至经典的意义
来自: 豆瓣
罗莎琳$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从小学就在看呐喊,看狂人日记,其实看不懂,别的虽然看懂了,体会却不太深,但这都给我日后看世界的视角打了基础,使的我思想不会流于浅薄。
呐喊一共看了至少三遍,个别文章比这还多,因为是课文,象对《红楼梦》一样,看呐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看懂的,它使人的思想变得深刻一些。
阅读时间:1987--2002
来自: 豆瓣
默$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很小的时候就读鲁迅,一直都在继续读,可每个时刻都会发现自己以前并没读懂,又会觉得自己这次好像懂了。
曾读过他的一些故事,晚年他常自己和衣在窗边呆一夜,他的心里太沉重了。年轻的我,真的很难从这文字中洞察一切
来自: 豆瓣
刀丛中$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又见闰土,揣着袖子
不着声的局促,很小心地拉长
童年的距离。“老爷,很老的
——爷,”一个字一个字地埋葬
象两个陌生人,人群骤然地
拥挤。而肿胀的舌根终于
不能呕吐,不经意挂在嘴上
童年的影子被反复涂污
月光下的沙地。有狍有獾
有狐狸,在夜旅的脚步声中侧耳
一粒籽儿结出一串好大好圆的瓜
闰土的钢叉就挂在墙上
路。不会在最初的交会中
道尽因果。象祖宗案上
沉默的祭器,一步步在飞翔
色香味最终又从何而来
我忽地怅然若失,明白了路
也就是执着于最后的黯淡
我和闰土会不会无话可说
象马灯一声喑哑苍老在黑暗中
来自: 豆瓣
逗自己$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因为没什么书看,而且有虚荣心,于是看鲁迅代表作,真有些好文章,在那个年代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只是被老毛利用来为政治服务了。
来自: 豆瓣
咕噜子$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多少年后,淡忘了昔日课本上的记忆,再来重读鲁迅,突然发现,鲁迅竟然和记忆中如此不同。
现在的社会,人们热衷的阅读对象是轻松闲适的小品,鲁迅那种“利”的风格,好像真的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真的不适应了吗?为何读起来还会有历历在目的感觉?读到自序中那段直抒胸臆的文字(这在鲁迅的文章中很少见),为何会想掉眼泪?阿q过时了?狂人过时了?药中那血淋淋的馒头过时了?我一点都不这样认为。即使是社戏里淡淡勾勒的乡村风情,现在读起来也是清新怡人,过时了?
究竟是鲁迅过时了,还是我们因为看起来还算“安逸”的生活而乐观得过了头。
来自: 豆瓣
竹上的$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处经历使得鲁迅日后的小说中反复出现“麻木的群众”这一意象。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而在《风波》当中,群体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对村人的描写:“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喊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这里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价值判断,实际上还是愚昧而残忍的。
很多年以前我们学小说《故乡》,只挑选那温暖美好的童年部分来学,然而我却记住了“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我不明白为何独独对这句话如此记忆深刻,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还时时慢声念出来嘲笑那些我认为孤陋寡闻的人。然而当我以成年之龄、山野之性从南方到北方、再从北方到南方辗转,一次又一次适应新的环境时,我也时时仰头观望高墙上的天空,这时才慢慢理解:或许无论有没有广阔的天空,仰头观天这一动作便预示了日后无尽的孤独?便预示了日后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二、爱憎不相离
有人说过:一个温馨美好的童年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鲁迅先生的早年经历既可以作这句话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这句话的反面例子。父亲生病时开始的不愉快经历在鲁迅先生心中早早地种下了孤独和怀疑的种子,有这样悲剧性格的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于乐的。虽然说这方面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我们是不免要为之嗟叹伤悼的。但是鲁迅先生毕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行贿倒台之前,他还是过着比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于一个地方望族,能够自由阅读一堆杂书,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够躺在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有特别疼爱他的祖母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亲有空闲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她去农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鲁迅是可爱顽皮的。也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对底层人民的大爱。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灵魂,如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无助可怜的单四嫂子,愚昧残忍的华老栓及其他看客们,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当然还有永远的阿Q,然而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树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确实都是在“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这样的穿越时间的力量。
其实在我读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野草》中的《过客》。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自认在俗世中浸泡多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痛觉,前后瞻望,也不知自己回往何处或是去向哪里,只得时时翻阅《过客》,从中借一点那无尽的勇气,让我一直往前走。
来自: 豆瓣
少数派$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看了很多鲁迅的小说,杂文,书信,不愧是大师,但是对于我这样的人,实在是理解起来困难,也许有些事情确实距离我们太遥远了,脱离了当时的环境,以我这样一个模式教育出来的人更加的不可理解.
更加不理解的,也是非常钦佩的一点是鲁迅那样的地位和年纪居然有那么多的热情和责任感,也许他比同时代的人缺少了优雅,但是却多了一份力量和责任并且通过那么直接的方式说出来,,而这一点是我从来没有能有的品质.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