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首先声明下,这和政治无关。
在我小的时候,不怎么好好听讲,对于语文课这种补觉的课自己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再长的觉也总得有一个醒的时候,所以当时语文课最大一爱好就是反反复复翻阅课本里一些比较长的文章反复阅读,古文一般短小而且生涩难懂,所以pass,有些散文大家的作品光是抒情缺少情节,所以也pass,翻到最后还就只剩下鲁迅的了。那会作为革命的旗手,鲁大师出现在课本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差不多一本书有上那么个两三篇加上大师擅长讲故事,能讲一件很小的事渲染的绘声绘色,所以当时反复翻阅那些文章,竟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中那会儿的文章还比较轻松。基本都是百草园或者社戏什么的,加上那会儿我还处于我人生短暂的青春期中,生活说不上充满阳光最起码也是春意盎然。所以对迅哥儿的印象还不错,感觉先生至少不像老师们讲的作用类似于墙上的照片那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可以挖何首乌挖坏了泥墙亦或是在书屋里狗窦大开要么就是偷罗汉豆的之类的琐事。不用说,初中那会儿对鲁迅印象还是明亮的。就好比现在下午有时还能感觉蚕豆的香味儿。
唯一比较沉重的就是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正好我接触这两篇文章已经到了初三了,青春一下子烟消云散,大家都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打算,当我不在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开始追忆那些逝去的岁月,我相信鲁迅也曾经如我这样,所以他才会写下这些怀念的文章来追忆那些失去的美好,这无关于体制的宣战,只是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这在我的信念中带来了凌厉的共鸣。
再后来,自己的精神更坏了,带着对世界的烦闷来到了高中。高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语文课睡觉,睡醒了继续看课本里的文章,我很高兴语文里鲁迅的文章更多了,如果把那些鲁迅的文章像现在这样抽出来,我估计我的语文书也就现在一半厚,因此我猜学校就可以少和我收点钱了。不过要是没有鲁迅的这些文章。那么我高中的生活得多空虚啊。。。。。。
后来再看呐喊彷徨。去除掉那些对黑暗时代痛恨之类的废话,我在里面的每一个小人物身上看见了自己颓唐的影子。你也可以说他给了年轻人希望,但是我却看不见光芒,我的青春短暂,我可以把这件很严肃的事用一件很扯淡的语气讲出来,当然也可以把斗士看成是消极的代言人,原因就是我当时寂寞,现在我还是寂寞,鲁迅给我带来了深沉的共鸣,我想问一下他大毒蛇缠住了他的头颈,为什么没有绞死他?
时间过去了130年,先生如地下有知定会不得安宁,这个时代更好也更坏了,或许当他在瑜儿的坟墓上填下的那个花环就像60年代那些年轻嬉皮士头上的花环一样消散在了风中。后来的年轻人有着形形色色的梦,最后他们一样伤逝了,寂寞了。因为这现实太黑暗,他们不能一面拿着国民党的津贴一面还能说话,我宁愿把鲁迅那句绝望之虚妄与希望相同,理解为当你充满希望的力量时你丫就等着绝望吧。
我们都是孔乙己,在贫困中却不肯放弃自己那点可怜的尊严直到被现实吞没,亦或我们都是阿q,在这个世界上没法儿让自己快乐,假装欺骗自己快乐最后还落个悲剧收场,大家以为血馒头可以治病。都绞尽脑汁去抢,却不知道吃了的死得更快,自己的血都被人做馒头。
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如果醒来,他该怎么看这个世界?或许他死的很是时候,如果活着,要么就像郭沫若那样成为一个工具,要么就继续寂寞到死。这世界真的很难,难到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但最后还是感谢一下鲁迅先生,让我们知道了穷人该咋活,还给了我们一点点冰冷的希望,希望我还能踩着自己深深的血痕中继续向前,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有鲁迅笔下那些小人物那样的善良(虽然这个世界明显缺乏对善良的人的同情)。
最后。用鲁迅祭奠过刘和珍君的一段儿来纪念下鲁大师一百三十年: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再最后,希望我可以早点儿死
因为善良和寂寞既是通行证,亦是墓志铭。
再再最后,补充一下脏鱼先生对我的评价“你的堕落太过凌厉,让鲁迅受之不起。”原谅我总是用大师打幌子,因为智者有高尚的痛苦,而小人却少不了庸俗的快乐。而已。
来自: 豆瓣
沪上老$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车撞了,我在做什么.......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呐喊,是种勇气,是种责任,是种精神!
来自: 豆瓣
五月的$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就在几年前,我年轻的时候,《呐喊》就一直躺在我的床头。那是,也不止一次想过在这寂寥的大地上呐喊几声。然而,忘却的旧主终究降临了罢,也就不了了之。就在上个月,随手翻翻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阿Q正传》成因的文章,顺带翻了翻《呐喊》原文。突然间发现,孔乙己虽然不在了,他的迂腐和悲剧还在;夏老栓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在了,但却是因为老百姓连人血馒头之类似的药引子也买不起了;阿Q的确是过时的笑话,但阿Q精神确实成了我们自我拯救的良方。世上的声音很多,但人民的声音越来越少,直至沉默。其实,我们少了敢去站出去大声呼喊:“救救孩子”的人。那么,读读《呐喊》吧。
来自: 豆瓣
刘磊$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不破不立。
传统的形成有其长久的原因。那么,要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成绩,首先是要兼收,要全面的了解,以获得“破”的资格,如若不了解就妄图“破”,那是“蚂蚁撼大树”。传统是我们前行的储备,没有储备是走不远的,把所有的储备全带着上路,也走不了多远。
博学。
慎思。
明辨。
任重道远……
感谢鲁迅先生,他对传统的态度,铭记……
来自: 豆瓣
方陈$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给中学生朋友推介鲁迅。
《呐喊》导读:召唤新生的力量
《呐喊》是鲁迅于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但在这些虚构的故事里,却融入了作者许多的真实回忆。因为历经了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过程,作者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面对这冷漠的世间,作者感觉如同面对着无边无际的荒原,心中充满无端的悲哀与寂寞。然而,在绝望的境地中,依然还可以回忆一些年青时所做的零星的梦,似乎希望也还有在未来出现的可能,这便成了作者提起笔来“呐喊”的缘由。
十余年过后,在谈及“为什么”做小说时,鲁迅的立场依然如初,他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在阅读《呐喊》时,我们除了去领略故事的情节外,还应当追问:小说里到底描述了怎样的一种人生?这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
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不仅开创了一个白话文创作的新时代,更重要的是,它还宣告了对一种“大人生”——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怀疑和批判。这种怀疑通过一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得以不断道出,起初我们会觉得狂人的猜疑和担忧荒谬而可笑,但随着狂人自言自语地怀疑的深入,我们不由地开始警醒:狂人是否真的怕得有理?狂人看似若无其事地抛出的疑问:“从来如此,便对么?”却像雷电一样击中了我们,动摇甚至直接颠覆了久存于心的诸多观念。一切改良需要从头开始,从孩子开始,所以要趁孩子还未学会“吃人”之前,“救救孩子”。
不可否认,《狂人日记》所要反抗的东西是很抽象的,这种东西也是旧传统的根基。《狂人日记》中所做的反抗是颠覆性的,只有彻底颠覆了旧传统的根基,具体的批判和改良工作才可能有真正的新生。
于是,接下来我们便能见到一个个具体人物的故事:
孔乙己是个未能通过科考的读书人,他家底穷又不会营生,且还养得一副说话迂腐、好喝懒做的习惯。他是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也是主顾和掌柜每每都要取笑的对象。孔乙己同咸亨酒店的那些看客,看似生存的境遇不同,但细细想来,却能发现二者有着极其相似的“人生”,这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
小栓是一个茶馆老板的儿子,不幸得了痨病,他的父亲华老栓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种奇怪的药方——人血馒头上,于是深夜赶往刑场去买人血馒头。单四嫂子三岁的儿子宝儿也是重病缠身,她想尽了法子来救宝儿的命。但两个家庭最终都事与愿违。这些“重病”的家庭有着怎样的人生?又将如何改良?
阿Q是一个滑稽的小角色,成天运用自创的精神胜利法来寻求自慰。但当他意识到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阿Q变得“认真”起来,他不仅要运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取自尊,甚至还想卷入革命的洪流中牟取利益。然而阿Q终究只能是个小角色,他从来都没能把握一个稳定的局势,而是被局势所摆布。他开始担忧,落魄,变得“不开心”,最终竟遭致被杀头的命运。虽然阿Q无名无姓,但他骨子里却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流淌着你我的血液,想到这些,人们总会不由地开始战栗。但我们依然要问:阿Q的人生需如何才能改良呢?
以上的故事都带有很强的悲剧性,按鲁迅的说法,这是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鲁迅并不一味地只描述苦难,因为他“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因此作者也讲述了一些像《一件小事》、《社戏》这样充满希望和美好感动的故事。《一件小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车夫,因为其纯洁执着的善良而显得无比“高大”。而《社戏》则讲述了一段人生中不再能复制的童年往事,那像画一般的江南水乡以及梦幻一般的月夜行船经历,让人无论何时想起,都能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即便像《故乡》这样充满感伤的文章,也还有宏儿和水生的约定,有属于后辈们的值得期待的未来。
《呐喊》中充满了对旧传统的反动,这种“反动”是基于人性的大爱而生出的,因而又具有一种柔性。鲁迅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呐喊”,来唤起一种新生的力量。
这种力量,恰恰蕴藏于你我的生命当中。
来自: 豆瓣
易暝君$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处经历使得鲁迅日后的小说中反复出现“麻木的群众”这一意象。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而在《风波》当中,群体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对村人的描写:“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喊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这里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价值判断,实际上还是愚昧而残忍的。 很多年以前我们学小说《故乡》,只挑选那温暖美好的童年部分来学,然而我却记住了“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我不明白为何独独对这句话如此记忆深刻,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还时时慢声念出来嘲笑那些我认为孤陋寡闻的人。然而当我以成年之龄、山野之性从南方到北方、再从北方到南方辗转,一次又一次适应新的环境时,我也时时仰头观望高墙上的天空,这时才慢慢理解:或许无论有没有广阔的天空,仰头观天这一动作便预示了日后无尽的孤独?便预示了日后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二、爱憎不相离 有人说过:一个温馨美好的童年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鲁迅先生的早年经历既可以作这句话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这句话的反面例子。父亲生病时开始的不愉快经历在鲁迅先生心中早早地种下了孤独和怀疑的种子,有这样悲剧性格的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于乐的。虽然说这方面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我们是不免要为之嗟叹伤悼的。但是鲁迅先生毕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行贿倒台之前,他还是过着比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于一个地方望族,能够自由阅读一堆杂书,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够躺在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有特别疼爱他的祖母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亲有空闲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她去农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鲁迅是可爱顽皮的。也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对底层人民的大爱。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灵魂,如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无助可怜的单四嫂子,愚昧残忍的华老栓及其他看客们,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当然还有永远的阿Q,然而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树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确实都是在“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这样的穿越时间的力量。 其实在我读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野草》中的《过客》。也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自认在俗世中浸泡多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痛觉,前后瞻望,也不知自己回往何处或是去向哪里,只得时时翻阅《过客》,从中借一点那无尽的勇气,让我一直往前走。
来自: 豆瓣
小狼菱$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在《药》中,夏瑜未曾真正出现过,但她却是《药》真正的主角,是这短短3000字里浴火重生的高洁灵魂。鲁迅先生以沉痛悲愤之笔,绝望哀悼之墨塑造了一个在民族危亡的狂澜中,为拯救奴性愚民而殒身不恤的革命者。
她是寂寞奔驰的猛士,在茫茫无际的黑夜,燃起信仰之火,而那火光是多么微弱无助,夜空用无形的黑幕欺压它,鹰爪用无知的举动扑灭它,路人用纷纷的议论冰冻它。她用鲜活的生命为信仰祭旗,用满怀的热血为民主铺路,怎奈愚昧的民众豪不为之所动。
千年的奴性代代延续,这样一个民族势必会步入可怕的悲剧中。无知愚昧的劳苦大众,带着悲剧的枷锁碌碌终生,有多少人睁开眼看到了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寸光,看到奴役别人的主子是怎样颐指气使,想到自己的处境,根深蒂固的认为只有自己拼命往上爬,爬到至高点才可以活的体面,一朝奴成主,便会变本加厉还给其他的奴,世世代代往复循环,耗尽精血。每个人身上都是羊与狼的完美结合,遇到强大者就温顺如羊,唯唯诺诺;遇到弱小者就凶恶如狼,抽干剥尽。
启蒙的思想引燃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却独独在自诩天朝的国度里,唤不醒睡狮!
没有人看见世界其他人民享受着民主和自由时,国人仍高呼着吾皇万岁。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一句话,让人怒其不争的阿义跃然纸上。他是无知的工具,蒙昧的凶兽,他帮着统治阶级扑灭启蒙的火种,他永远都不知道,那些革命义士是在为像阿义这样的人的幸福而战斗,为他们的自由而牺牲。
革命永远都是用鲜血和身躯祭旗,夏瑜一介弱质女流不惮前驱,勇于扛起信仰的大旗。
她是一个地道的儒家战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她用绝望的希望抗击暗夜,踽踽独行,英勇无畏!纵使天下人都不能理解,仍毅然决然。
她撇下生活饥寒交迫的老母,不是对母亲的冷血无情,对家庭对父母,她有多少的负疚?只因民族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她何尝不想做一个好女儿,何尝忍心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只是有更重的责任在肩,还有四万万人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啊!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读到这里,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呢?
她终成为民族重生的药引——夏瑜的血做了人血馒头,她用鲜血医治整个民族。鲁迅在这里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这个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仍然屹立不倒,就在于儒家的当仁不让,墨家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
文学欣赏的作业,尽管老师给了个低分,但还是需要纪念一下这门课,鲁迅、曹禺、阿Q。尽管不喜欢她讲的某些初中就讲过的内容,但不得不承认她仍然是个可敬的老师,摔着书在讲台上大骂国民劣根性,哑着嗓子批判封建专制的毒害。其实有些东西虽然小时候听过,但时只是个名词,多年以后,再次拿出来咀嚼才能明白其背后那些血与泪的深意。
来自: 豆瓣
灵魂行$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这不是小说集,真正算的上小说的大概只有《孔乙己》和《阿Q正传》;这不是文学,真正有艺术高度的也只有《孔乙己》和《阿Q正传》。无可否认,鲁迅呐喊了,但他缺少胡适那般的勇气去承认,他们那些从古文学转入白话文学的人就像把小脚放大,总是别别扭扭的。鲁迅对国人的呐喊是值得推崇的,他一语道出了中华民族的劣根。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所有的高帽子都戴他头上。空头文学家,是鲁迅对自己最大的讽刺,也是被政治吹捧后,后人对鲁迅最不经意的反诘。
来自: 豆瓣
夜/xs$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我以为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上的大家,足以与李杜、苏辛相媲美!其独立的文学思想超越他所在的时代! 可以说无论何种文体只要先生写过的都有伟大的文章诞生。小说、散文、诗······ 其实关于先生的争论往往在先生的杂文上。其实那是他们不懂先生的心。先生的文章总是要多读几遍才会明白其中真正的用意,然而今人却无这耐心。因此不理解先生也是必然的。痛心疾首乎!
来自: 豆瓣
娟$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Everybody should respect Xun Lu's work!
-------------------------------------------------------------
--------------------------------------------------------------
‘鲁迅’,‘呐喊’,这两个词一直以来是我的噩梦。从初中到高中,无奈地学习语文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我看来,鲁迅的文章是最为生涩难懂,毫无意义与色彩的文章。可是我们需要通读全遍无数次,甚至全文背诵,只因为在试卷上出现频率高。
我至今可以记得语文书上的《一碗阳春面》,回忆起来是一股暖暖的味道;仍然记得《天净沙.秋》,那是怎样的古道沧桑;。。。可是记忆最深的却是孔乙己,祥林嫂这些悲惨极致的人物。并非我对他们喜欢,并非我有非一般的同情心,只因为强烈的反抗感和厌恶感。而这种厌恶感就像是野草和藤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长久以来,我拒绝接触与鲁迅相关的一切作品,鲁迅及其作品都是不正常,不可理解的。
前天,忽然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或许应该看一下鲁迅的作品。
遵照心灵的指示,立马download了《呐喊》,开始翻阅。
多年之后翻看,依旧没有觉得他的文字有多么的漂亮,却也能马马虎虎读懂了他的文章,理解他在沉默中呐喊而无人响应的无奈。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