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以后 , 一本新书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 , 我惊异地发现,书里透出的竟不是油墨的清香,而是硝烟的浓烈,继而是硝烟散尽的苍凉与悲壮。 我曾是一名老兵,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听说过“和平年代”的提法,九十年代还热播过一部名为《和平年代》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和平年代”早已深入人心,不会有任何人对这种说法产生怀疑,包括大部分军人。是啊,说的没错,我们从出生就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战争对我们来说从来都是那么遥远,即使文学和影视作品上的表现,也不过是对往事的追忆和怀念,眼前实实在在的却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改革开放成就。那是在和平的春风吹拂下,结出的累累硕果,如果不是和平年代,那该是什么?如果不是和平年代,我们的国家能够煞下心来一心一意抓经济搞建设? 一部小说除了紧张的情节,动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给人以深刻的思考,给人以启迪。看来这本《血铸的番号》做到了,甚至超出了一本小说所带给人们的欣赏价值。
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军人没有和平年代,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两个时期。据说这一观点来自外军。笔者认为,此观点除了引发争议,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新军事变革时代的战争思想,这本不是一本小说所能承载的东西,但足以证明此小书所表达的内含是多么丰富,能引发人们的争议和思考足以说明此书的成功,这是一般军事小说很难达到的高度和深度,甚至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的军事思想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穷兵黩武侵略扩张完全不同,但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经济危机、能源危机以及所派生出的政治危机接踵而至,军队保护国家主权保卫领土完整任务万分艰巨,尤其是保卫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更是刻不容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早在二千年前,被尊为兵家始祖的孙子就曾经做出过“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的论断,把积极备战,以实力求和平的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
对于军人来说,服从国家大局是一定的,但最根本的使命是备战,以战止战,维护和平才是手段和目的。如此说来,军人虽然热爱和平,想往和平,但不能有任何对和平的祈盼和思维,一旦和平的思维侵入军人的肌体,灾难为之不远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让人扼腕,有国无防,军人们不思进取,享受着与百姓一样的和平,是造成国家灾难的重要原因。这惨痛的一幕在今天的中国不能再次上演。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军人的使命提高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是最高的国家利益。因此,做为军人,不能等同于普通百姓,也就不能有什么和平年代的思想,他们只能是准备战争和为国而战,别无他求。
页:
1
[2]